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雪梅 《收藏》2001,(1):6-9
与人类文明史同样久远的收藏又跨过了一个世纪而进入新千年。时间不留痕迹地流逝了,而那些流传于世的艺术品,却能让人体味到时间的价值与分量。  相似文献   

2.
单峰 《收藏》2013,(12):44-47
一直以来,红珊瑚深受喜爱,人们形容它“千娇百媚、光泽艳丽、晶莹剔透、温润可人”。在西方,珊瑚、珍珠和琥珀为三大有机宝石,在东方佛典中,珊瑚又被列为七宝之一。  相似文献   

3.
李哲伟 《收藏》2014,(10):128-129
云纹端砚(图1)长20.5厘米,宽13.7厘米,高2.6厘米。是一方清乾隆时期中规中矩,石品、雕工均精湛完美,带有原配红木盒盖的精品龙砚。砚面布满了微尘青花、胭脂晕、蕉叶白等名坑石品,手感滑嫩细润,胜似孩儿肌肤。砚池精心雕琢蛟龙纹,蛟龙在云海里翻滚,云雾层层叠叠,在动态中形成的旋涡为池堂,  相似文献   

4.
真言 《收藏》2013,(8):158-162
你了解藏家的纠结么?你能够帮助藏家释放心中的纠结么?希望我的微薄之力能为之提供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蔡鑫泉 《收藏》2013,(12):121-121
手捧《收藏》编辑部惠赠的散发着油墨香味的2013年第6期《收藏》。感慨系之。  相似文献   

6.
陈月皎 《收藏》2006,(5):134-134
由文化部首次主办的中国国际艺术品投资与收藏博览会,自2月21日召开首次新闻发布会以来,已历时一月有余。这段期间,组委会与业界各方积极沟通、洽谈,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7.
沈莉 《收藏界》2011,(11):125-127
《收藏界》2011年第9期刊登了一篇《收藏鼻烟壶的无解之谜》,其中一部分是正确的纪实性的引述,但作者自己有感而发的某些观点明显失之偏颇,笔者实在不敢苟同。正是作者对鼻烟及鼻烟壶知识的了解不全面,在只看到了一点表面、一个枝节的情况下产生了对它们不公正的偏见。作者说:"隐约间,我们觉得这是外国玩意儿,也可能是鸦片烟之类的东西,是外国人设局害我们的铁证。"笔者  相似文献   

8.
《收藏》2001,(3):66-66
  相似文献   

9.
曾康 《收藏》2001,(5):17-17
期刊收藏,因为各人的目的和爱好不同,有的只收藏创刊号和停刊号,有的只从本身工作需要或爱好出发,讲究专题收藏,也有追求数量的,属全集型,是期刊就收集……由于笔者有收藏期刊的爱好,且已办了家庭收藏馆,故对各种期刊都有心去研究一番,追根问底。下面是笔者对期刊集藏研习的一些收获。  相似文献   

10.
11.
李阳波 《收藏界》2011,(9):98-99
在古玩物中,有一种非常有趣、我却十分不愿碰的东西,那就是鼻烟壶。不但我有此感觉,很多收藏古董的朋友都有此感觉,隐约间,我们觉得这是外国玩意儿,也可能是鸦片烟之类的东西,是外国人设局害我们的铁证。因此,我们不玩,留给外国人玩。  相似文献   

12.
收藏信息     
老孙 《收藏》2001,(7):80-80
  相似文献   

13.
14.
陈康 《集邮博览》2001,(7):34-34
中国人原本是不吸烟的,按照传统的说法,哥伦布到达美洲,除了发现新大陆外,同时也把烟这种新鲜玩艺带到了欧洲。烟又是什么时候传人中国的呢?有人说是在明代万历年间,也有人说元代时就已经有了。而本要说的不是吸食的烟,而是吸闻的烟。要吸闻烟,就少不了盛烟的器具,那就是鼻烟壶。  相似文献   

15.
叶季戎 《收藏》2001,(9):59-60
在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1996年9月28日~30日举行的秋季拍卖预展中,我有幸得识邮品业务负责人左京华小姐。承她惠赠《’96秋季拍卖会邮品目录》,此后并经常寄赠。我因此能浏览珍稀华邮图照,增加见闻,不胜感激。  相似文献   

16.
彭雄 《收藏》2001,(12):67-68
本世纪初叶,有一个名叫施永格(Walter T.Swingle)的美国农林博士,正在研究各种林木、菜蔬的选种和移栽,并在全球范围广泛收集有关适合移植到美国的物种。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中国的地方志。他惊讶地发现,中国的地方志中不仅有对一地一域的历史沿革、文艺教化、风土人情、人物事件的详细记录,还有对当地动植物种、土壤气候、灾情天象的详细客观的记载。这些史料对研究中国各地的自然地理、人文景观、物种演进有着极大的帮助,这也正符合博士的研究课题。于是,他向美国国会书面报告,建议由国会图书馆出资到中国大量收集中国的历代地方志。  相似文献   

17.
收藏信息     
陈浩清 《收藏》2001,(8):79-79
与大腕人家不同,平凡小户收藏的只是些普通物什,鄙人(芸芸众生)的收藏不过是工作之余之便,信手拈来。原本与人无涉,平淡无奇的身边杂件,只怕长久静卧被遗忘在角落,或被扫地出门,才特意作为“藏品”收藏,想不到奇迹般地竟有了生命。其生命力虽不像暴风骤雨富有震撼力,但那种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却是持久地深刻地影响着我,感动着我。  相似文献   

18.
陆克勤 《收藏》2001,(1):81-81
由上海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主持的第八届钱币拍卖会于2000年9月17日落槌。在币市持续走低、买气难聚的情况下,由于组织有方,增加委托,精品荟萃,使得这一届钱币拍卖会开成令泉友大开眼界的盛会。全部472项拍品成交逾55%,总成交额逾260万元,其中单枚最高成交价达36.3万元。  相似文献   

19.
廖国柱 《收藏》2006,(1):153-153
作为一名迷于收藏的人,为感谢《收藏》13年来为广大读者带来的巨大精神享受,特作小诗一首,祝愿《收藏》百尺寸竿头,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20.
张立 《收藏》2006,(2):121-122
垫板是复写板的俗称。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上小学的时候,书包里总少不了垫板,那是为了书写流利,且不使下面的纸页留下划痕。其质为铁,正面印有各种图案,背面印有加减乘除的口诀或网状小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