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学校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目前国外研究者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认识不同,采用的评价方法也不同.一种观点认为,科学探究能力是过程技能的集合,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主要采用纸笔测验的方式;另一种观点认为,科学探究能力是一种科学思维和科学推理能力,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多采用动手的探究任务,通过观察学生的探究过程和事后访谈来评定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证据评价能力.  相似文献   

2.
美国俄勒冈州的科学探究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俄勒冈州教育部构建了一套科学可行的科学探究评分指南以及运行机制,保障了科学探究评价的有效实施,对我国科学探究评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公立高中的统测中,科学探究能力评价作为单项进行,它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当地资源为探究题材,采用独立与合作探究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多元化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潜能,展现学生的真实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社是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与发展,就能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那么,如何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呢?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评价量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PTA量表法即“基本要素特征分析法”对学生物理科学探究活动及能力进行了要素分析,并结合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实际特点,制定了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量表。为评价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供了一个参照标准。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PTA量表法即"基本要素特征分析法"对学生物理科学探究活动及能力进行了要素分析,并结合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实际特点,制定了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量表,为评价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供了一个参照标准.  相似文献   

7.
罗敏 《阳光搜索》2014,(3):118-119
一、建立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电子评价系统的目的和意义 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活动总是以任务驱动的形式来呈现,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强弱及能力的发展等,需要一个符合实际的评价系统。评价系统的建立,不仅是为了发现、甄别不同能力、不同特长的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学生个性鲜明地全面发展。建立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电子评价系统的目的有三点:  相似文献   

8.
9.
本研究使用访谈法,设计一个真实科学情景,让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做出科学解释,同时参照KatherineL等人文中的将科学解释分为“陈述,证据、逻辑”三个因素去研究高一学生科学解释情况。研究发现,学生的整体解释水平不高;学生在科学解释中提出证据存在着一些困难,同时即使在提出证据情况下,所提出的证据在支持其陈述的比例不是很高。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结构模型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对探究学习和教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是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研究还不是很多。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水平和规律,以便测量和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我们探讨了科学探究能力的定义及其特点,构建了科学探究能力的结构模型,并分析了模型的特征即其整体性、静态性、动态性和自调性,提出了科学探究能力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施瓦布首开探究水平研究的先河。随后,美国为适应其以"探究能力"为目标的理科教育改革和应答理科探究教学评估实践的诉求,对探究水平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给我们的启示在于:探究水平层级划分应充分考虑细化与实用相结合,确定探究水平的划分标准应做到一元与多元相结合,探究水平的判断应注重学生主体与具体环节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探究式教学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倡导的重要教学理论,是基于对科学的认识和对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方法认识的结果,是实现小学科学教育目标的重要教学方法。从辨析探究的广义和狭义定义出发,对探究式教学的程序、实施条件、探究式教学中学生和教师的角色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希望能够对科学教学有启示。  相似文献   

13.
The ‘community of inquiry’ as formulated by C. S. Peirce is grounded in the notion of communities of discipline‐based inquiry engag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The phrase ‘transforming the classroom into a community of inquiry’ is commonly understood as a pedagogical activity with a philosophical focus to guide classroom discussion. But it has a broader application. Integral to the method of the community of inquiry is the ability of the classroom teacher to actively engage in the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discipline‐based communities of inquiry so as to become informed by the norms of the disciplines, not only to aspire to competence within the disciplines, but also to develop habits of self‐correction for reconstructing those same norms when faced with novel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cluding those in the classroom. This has implications for science education and the role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in developing students' ability to think scientifically. But it also has broader implications for thinking critically within all key learning areas. Here we concentrate on science education. We present the parallels between philosophical inquiry and scientific inquiry that need to be realised to promote and engage with scientific inquiry in the classroom. We also discuss the conflicts between philosophical inquiry and the way inquiry science in the classroom is portrayed in the education literature. Based on philosophical and historical perceptions of science as inquiry,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implementation of scientific inquiry in the science classroom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4.
美国ICAN探究教学培训项目旨在加强中小学教师关于科学探究和科学本质教学的专业化发展,本文对该项目培训前后的教师的观念和教学行为进行了实证调查,以此评价该项目的实施效果,并反思了我国中小学教师探究教学培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的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的探究有三层含义:作为学习内容的探究,它要求学生把科学当作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作为学习方式的探究,它要求学生以类似科学探究的方式来学习科学;作为教学指导思想的探究,它要求教师以探究的态度对待教学。它给我们的启示是:探究离不开科学学科内容,探究不等于动手活动,探究包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  相似文献   

16.
We summarize a conference on scientific inquiry bringing together science educators, cognitive scientists and philosophers of science with three goals:
1.  to establish how much consensus exists about scientific inquiry,
2.  to discuss implications of that consensus for teaching science,
3.  to identify areas where consensus is lacking to establish where further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would be most valuable.
This research was supported by NSF grant ESIE #0343196 awarded to the authors. The opinion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s and do not necessarily reflect the views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Science Teaching Group meeting in Leeds, England July 15–18, 2005.  相似文献   

17.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它不仅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应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方式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如在观察的基础上了解学生,从而对他们提出质疑,为他们设置挑战,对他们的科学记录内容予以反馈等,所有这些都具有学习性评价的特征。在小学科学课上,如何运用学习性评价来促进学生的探究活动及他们的思维发展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国外的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当前的科学课程改革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出了要求,这是我国的科学教育研究者和广大教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下半叶的科学课程改革中就开始进行有关的研究和实践,有三种主要的教学和研究模型及实践结果可供我们借鉴。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科学探究能力是一种具有复杂结构的高层次能力,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不能简单化和程式化。我们应当在借鉴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握科学探究的本质特征,采用复杂性科学的研究方法,建立适当的教学和研究模型,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我国小学职前科学教师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形成教师教育共同体,构建新型的课程体系,反思探究活动以及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方法,旨在为未来我国职前小学科学教师的培养带来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