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报刊的广告来探究特定时期的社会文化,是新闻社会史研究的路径之一。这一方法将一定时期的报刊同当时的社会联系起来,考察新闻传播与现实的关联,突破了从单一的新闻传播学层面探讨报刊的局限。本文试从《北洋画报》广告对西方物质消费、娱乐方式的呈现这一角度来考察天津当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态。  相似文献   

2.
蒋建国 《新闻大学》2013,(1):113-118
《上海新报》广告代表了早期中文报刊广告的较高水平,其刊出的大量洋货广告,展示了洋货消费的大众化进程,尤其是一些西方奢侈品广告,体现了有闲阶层的崇洋之风,而一些娱乐广告,则反映了西方休闲方式的深刻影响.这些不同类型的广告,对于探究19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消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过程具有历史见证意义.  相似文献   

3.
19世纪的英国,商品经济高速发展,消费主义盛行,报刊和广告在这段时期都得到较大发展.伴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知识税的废除、邮递事业的发展,报刊成为广告信息的有效载体,与各行业都产生了紧密的联系.同时,广告收入不仅帮助报刊走向了独立,而且促进了购买方式的创新.报刊与广告两者互相依托,逐渐形成联动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适用于那些“以无形文化为本质的内容,经过创造、生产与商品化结合的产业”,①包括了印刷、出版与多媒体、录音与录影制作、工艺与设计、广告和文化旅游等. 广告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重要地位 文化创意产业是具有可持续性、资源的输入与输出性、低成本、无污染、体现从有形到无形、从使用到体验的消费趋势等特征.广告文化创意产业则“是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广告与文化结合萌生的新的产业形态,是基于广告业具有的文化特征,将广告产业归入文化产业的发展轨道”.②从具体的发展数据看,广告文化创意产业经营情况不仅在文化产业中占一定的比例,且这一比例逐年增长,从而带动了整个文化产业呈现上升发展的态势,这体现出广告在文化产业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曾雨荪 《图书馆》2024,(4):69-75
民国初期,女性报刊是女性自我表达、社会参与的重要媒介,报刊上登载的图书广告重构着女性的阅读空间,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变迁的生动反映。《香艳小品》《香艳杂志》《中华妇女界》是民初具有代表性的女性报刊,文章以三种女性报刊所登载的图书广告为研究对象,从图书广告的时代背景、内容倾向、阅读人群、推广策略等多维度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探究民初女性报刊图书广告对民初女性阅读产生的影响,以为当代图书广告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邱文中 《中国出版》2012,(10):29-31
以广告代理现象为关注点,我们可以将国际广告业发展划分为早期广告、现代广告、国际广告及新世纪广告四个时期,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对广告功能与价值的要求不同,广告观念随之呈现为展示、诠释、传播与卷入观念,营销传播现象与社会文化现实构成了我们思考国际广告业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7.
正一、梁启超的报章体的形成过程近代报刊上政论地位的确立,正是从梁启超等人主办的维新派报刊(以《时务报》为其代表)开始的,甲午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面对空前的民族危机,促使国人救亡图存的爱国热情高涨,以此为契机,变法维新思想很快在中上层官吏和众多士大夫中得到广泛传播,变法维新运动逐渐达到高潮,资产阶级维新派十分重视报刊宣传工作,利用报纸宣传自己的变法维新主张。梁启超在长期的办报活动中形成了一种政论文体,这种文体足以代表近代报刊史上文体发展的一个阶段,人称报章体(由于人们推崇梁启超,这种文体又叫做"时务体",或"新民体")。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是中国广告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一个转型期.民国时期的上海广告已经形成现代广告的样式,具备现代广告的设计要素.上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先锋之地,在现代化嬗变的同时仍固守内在的文化追求,在广告设计方面走出了一条特有的路径,展现出独特的风貌.具体体现为:现代广告的创意表现手法与传统文化诉求相融合,广告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并重,并善于从受众文化心理出发创造新的广告形式.  相似文献   

9.
中日两国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习惯与审美趣味,进而影响了社会观念,形成中日广告在具体呈现上的差异.本文以中日广告实例为切入点,通过对同类商品的不同广告技巧及诉求的比较,研究两国在文化环境、民族和习俗之间的深层文化差异,为促进中日两国跨文化广告交流提供一些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10.
白贵 《出版广角》2018,(1):76-77
《媒介呈现、生产与文化透析研究——民国〈申报〉征婚广告镜像》一书研究了民国时期《申报》上征婚广告发展的表征,探究征婚广告镜像中的上海都市文化.作者张艳综合运用了广告学、传播学、社会学与历史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视角进行研究,这种多视角的研究思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广告史的研究维度.  相似文献   

11.
国家图书馆经历了从清末至今的几个发展阶段,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业务管理组织结构。在发展过程中,组织规模与职能体量成正比,组织结构与政策环境密切相关,建制依据以业务流程为主,且业务流程的灵活性持续提升,管理模式的适应性不断增强。同时,业务管理组织结构也受到非专业因素的干扰,出现了机构拆分与合并交替往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探讨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支持信息存在的必要性及其对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的重要意义.以化学类期刊为例分析国内期刊支持信息的现状及合理利用,认为合理利用支持信息是提升科技期刊数字化水平及影响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论文对我国社会科学院网站的学术资源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包括学术期刊、数据库和研究资料、学术交流、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出版信息、学人介绍、热点问题讨论、研究生培养、学术资源链接等内容,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10年5月,上海世博会非洲联合馆,十几位来自同济大学的"小白菜"共同约定:在世博会期间,每人每天写下一段感言,并通过短信发送到其中一位"小白菜"的手机上……如今,这些志愿者都已离开了世博园,但他们的故事却通过有心人的整理,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本期"我的世博·我记录"栏目特别刊登这篇根据手机短信内容整理而成的文字,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参考文献引用的学术评价作用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朱大明 《编辑学报》2005,17(5):324-325
参考文献引用和著录具有学术评价功能,对促进学术交流、体现学术论文发表的学术价值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按照表达方式可以将其划分为直接评价和隐含式评价2种形式;从评价内容看,参考文献引用的学术评价包括肯定性评价、否定性评价和商榷性评价3种类型.  相似文献   

16.
结合<长江蔬菜>多年的实际发行工作经验,阐明发行工作中要"最大限度"注意的8个问题;锁定和开发终端读者;发挥行业发展优势;发挥邮局主渠道作用;加大发行征订宣传力度;加大发行投入力度;强化发行服务意识;加强发行数据库建设;突破制约当前期刊发行的瓶颈.  相似文献   

17.
文章阐述了公共图书馆的本质属性和服务宗旨,对其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公益性质扭曲的现象和原因,提出公共图书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中,应充分体现公益性。认为建立图书馆的公益保障,转变办馆理念是实现图书馆事业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19.
20.
陈皓  张建平 《新闻界》2008,(2):62-64
本文立足意境审美观来解读影片《悲情城市》,探询导演的创作观,分层次的关注影片的画面与镜语、剪辑与叙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导演怎样完成对意境最高层次——"无形大象"的把握,揭示影片的主旨及导演对历史、人生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