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户万 《科学中国人》2011,(13):79-81
专家档案:冯金富,1964年出生,现任空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空军级专家,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军队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航空科学基金资助委员会评委,空军标准化委员会委员,空军高级职称评委,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二等奖2项。先后被空军评为装备技术基础工作先进工作者、空军科研先进个人、陕西省优秀博士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编写专著4部。  相似文献   

2.
<正>都基焱,辽宁庄河人,蒙古族,陆军航空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获得国家精品课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军队(省部)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获得国际展览会金奖1项,军队(省部)级科技进步、技术发明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2002年被评为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200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12年被评为国家教学名师,并入选首批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相似文献   

3.
人物掠影他从事肝胆胰外科20多年,迄今已主持完成了14项全军医学重点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2项等多项荣誉;  相似文献   

4.
段洣毅1953年生于北京市,祖籍湖南省茶陵县尧水乡。1969年入伍,197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在北京航空学院毕业。1989年4月,被派往德国留学六年,获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现任总参谋部某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研究员。2003年7月晋升专业技术少将。担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博导;全军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总装专业组专家、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全军第一届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电子学会遥感遥测遥控分会常务委员。被评为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获"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奖章,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和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主持并参与多个军队重点项目的总体论证和研制建设工作,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国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11项,国防专利5项,发表论文70多篇,出版中、外文专著5部。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化总体论证、系统工程、对象建模、综合集成、网络通信等。  相似文献   

5.
刘文化1969年2月入伍,1977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历任海军驻某厂军代表室军代表、海装某部处长、海军某军代表局总工程师、海军装备研究院某研究所所长等职。他是舰艇作战系统领域知名专家,国家973某项目首席技术专家。多年来,他以"出成果、出人才"为标准,带领研究所全体科研人员,紧盯世界新军事变革大势,瞄准专业领域发展前沿,紧紧扭住推进海军建设转型发展和军事斗争准备装备需求,紧紧围绕我国海上安全和制约海军装备发展最迫切的重大现实问题,坚持科研自主创新,履行职责,不辱使命,团结拼搏,乘势而上,研究所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多次被总部、海军和装备研究院表彰,被评为全军首届"创新群体"、全军人才建设先进单位,荣立集体三等功4次。他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了50多项总部和海军重点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防科研及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7项,在国内外重大学术会议和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2006年获得海军装备研究院一级"科研功臣"奖章,2007年获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多次获国防重点工程项目突出贡献奖。  相似文献   

6.
张煜星1964年生,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1985年毕业于内蒙古林学院林学系,同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党校经济管理教研室任教;1988年在北京林业大学读研究生,1989年11月赴前苏联俄罗斯列宁格勒(圣彼得堡)林业技术大学学习。1993年获博士学位,1994年回国在国家林业局(原林业部)调查规划设计院工作。1997年任院荒漠化监测处临时负责人,2000年任荒漠化监测处副处长,2001年局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副司局级)。主要从事森林经理、资源与环境监测,以及该领域的规划设计等业务工作,参加了全国第一、二次荒漠化监测及全国第六、七次森林资源清查,主持国家863计划、"十一五"科技支撑专题等科研14项,主持"中俄托木斯克州森林资源合作开发利用总体规划"等重大生产项目10多项,主持编写了规划、技术方案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等50多项,编写技术规程规范和标准8项;出版专著《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清查中的应用研究》和《基于SPOT数据的森林林相图更新技术研究》2部,参加(副主编和编委)编写出版著作14部,在"journalofforestry"等国内外刊物外发表学术论文近60篇;获国家林业局梁希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二)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七)1项,全国优秀咨询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国家林业局优秀咨询成果二等奖2项;2005年获全国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先进个人,2006年获第八届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  相似文献   

7.
苏哲子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1936年生于陕西省咸阳县,1959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先后参加领导和主持研制了多项重型武器装备,其中两个装备参加了国庆35、50周年阅兵。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获兵器工业首届科技带头人,2004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5年获兵器工业科技创新突出贡献一等奖。  相似文献   

8.
《学会》2006,(1):56-56
陈崇成,1968年出生,现为福州大学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评聘福州大学二级责任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客座研究员。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三)三等奖2项(排名第二、第  相似文献   

9.
专家简介:吕古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矿田研究室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9年开始在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务农,1976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区测找矿专业,1982年和1989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先后获地质力学矿田构造硕士和地质学博士学位。负责完成了十多项国家、部委以及企业的科研项目。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著作6本,组织完成5期研究论文专集。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两项(一项排名第一),部级科技二等奖四项(三项排名第一),地洼二等奖一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与文化》2006,(1):56-56
陈崇成,1968年出生,现为福州大学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评聘福州大学二级责任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客座研究员。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三)、三等奖2项(排名第二、  相似文献   

11.
陈庆华 1945年3月出生,山东平邑人,装备指挥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68年山东大学数学专业本科毕业,1981年运筹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参与创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运筹学会,我国军事运筹学科的创建者之一。牵头完成多项重大课题,《系统工程模拟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军事运筹通用软件》获国家三委一部联合颁发的高技术产品银奖,《军队研究生质量评估》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教育委员会研究生司联合颁发的“七五”研究生教育成果三等奖,《高等数学》获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军事装备领域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研究》获全国教育科研成果国家二等奖。牵头完成的《航天发射试验组织指挥网络优化》、《武器装备发展与装备人才培养研究》、《装备运筹理论与应用研究》等成果,先后三次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编著出版《拟阵》、《组合最优化》、《整数规划》、《系统工程方法论》、《高等数学》、《高等数学习题课教程》、《装备运筹学》、《装备运筹学教程》等8部专著教材。被国家教育委员会评为全国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学位研究生;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和军队一类岗位津贴;获军队院校育才金奖。曾荣立二等功和三等功。  相似文献   

12.
苗丹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知名军事心理学专家。1983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空军医学专业;1988年获心理学硕士学位。香港大学客座教授、美国密苏里大学访问学者。现任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心理学教研室主任、第四军医大学军事医学心理学研究所所长,全国征兵心理检测技术中心主任,全军心理测评技术中心副主任。现担任中国心理学会军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参加并主持我国飞行员、航天员、初级军官及应征青年等的心理选拔研究;特殊军事环境军人心理特点及心理战防御的研究。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军队指令性课题7项,国际合作课题4项;制定军用标准2项;发表论文244篇,其中SCI或SSCI收录等国际刊物发表10篇,主编专著14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全军后勤重大科技成果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陕西省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称号,获军队院校育才金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3.
谢富仁1956年12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5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现任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地质学会35、36届理事,中国地震学会理事,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学会构造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副主编,《华北地震科学》副主编,《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副主编,《地震》期刊编委,《西北地震学报》编委,《国际地震动态》编委。主要从事地质构造、地球动力学、构造应力场和地震区划研究工作。曾获国家科技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排名第五),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排名第一),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排名第一),发表论文60余篇,1996年入选中国地震局首批跨世纪科技人选,并获人事部授予的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相似文献   

14.
陈庆华 1945年5月出生,山东平邑人,装备指挥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68年山东大学数学专业本科毕业,1981年运筹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参与创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运筹学会,我国军事运筹学科的创建者之一。牵头完成多项重大课题,《系统工程模拟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军事运筹通用软件》获国家三委一部联合颁发的高技术产品银奖,《军队研究生质量评估》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教育委员会研究生司联合颁发的“七五”研究生教育成果三等奖,《高等数学》获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军事装备领域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研究》获全国教育科研成果国家二等奖。牵头完成的《航天发射试验组织指挥网络优化》、《武器装备发展与装备人才培养研究》、《装备运筹理论与应用研究》等成果,先后三次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编著出版《拟阵》、《组合最优化》、《整数规划》、《系统工程方法论》、《高等数学》、《高等数学习题课教程》、《装备运筹学》、《装备运筹学教程》等8部专著教材。被国家教育委员会评为全国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学位研究生;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和军队一类岗位津贴;获军队院校育才金奖。曾荣立二等功和三等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张永刚1964年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专科医院脊柱矫形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华裔骨科学会理事兼脊柱分会秘书长、解放军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外科学会委员兼秘书长、中华外科杂志通迅编委,以及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及其英文版、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审稿专家。主持国家"863"专题课题、军队"十一五"等科研课题5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申请并获授权专利3项。主译专著4部,参与多部专著的编写工作。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40余篇,多次获全国骨科专业优秀论文奖。主要从事脊柱外科专业,特别是脊柱畸形的矫形工作,系国际著名脊柱侧凸研究学会委员(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SRS),目前,国内仅有少数几人为该组织成员,同时,系国际著名组织"脊柱畸形研究小组"(spinal deformity study group,SDSG)中国部委员。  相似文献   

16.
我认识樊代明教授已有好几年了,他是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今年42岁。20多年来,他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在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先后主持或参加了7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6项军队科技攻关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他和他的同事在51种医学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67篇,这些论文先后被68种医学杂志的211篇论文引用。招收和培养博士生5名,硕士生11名。先后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全国性荣誉称号5次。  相似文献   

17.
在2001年新增选的中国工程院 院士中,清华大学1996届电机系博士 毕业生、41岁的海军工程大学教授马 伟明最引人注目,他是中国工程院历 史上最年轻的院士。作为舰艇电力系 统的学科带头人,马伟明先后获国家 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发明三等 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6项, 国家专利4项,为我军装备建设和电 力系统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 献。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中国人》2007,(1):F0004-F0004
苏哲子 中国工程院院士.1936年生于陕西小咸阳县,1959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先后参加领导和主持研制了多项重型武器装备,其中两个装备参加了国庆35、50周年阅兵。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获兵器工业首届科技带头人.2004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5年获兵器工业科技创新突出贡献一等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北京交通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带头人胡思继教授(博士生导师),以综合运输工程和铁路运输工程为主要研究方向,主持完成34项科研项目,其中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同时获"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20.
王铁首都医科大学核医学系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担任卫生部多项专家委员会委员,其中主要有:卫生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核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临床核医学27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肺及肿瘤核医学,在冠心病的核素诊断上有较深入的研究。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专著4部,参编专著7部。自1993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曾参加国家"七五"、"八五"和"九五"科研攻关课题的研究,目前承担多项着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的研究,还参加及承担着卫生部和北京市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200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科技将帅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