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微软垄断案例分析信息产业中垄断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梅 《情报杂志》2002,21(5):34-35
根据美国微软垄断案案例的分析,从垄断产业的原因、导致的结果、垄断和竞争的关系以及垄断势力的影响范围等方面阐述了信息产业中垄断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美国联邦哥伦比亚地区法院法官杰克逊不久前裁决,微软公司违反美国反托拉斯法。 一看:美国“微软案” 该案以美利坚合众国、纽约等19个州以及哥伦比亚特区为原告,诉被告微软公司。法院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裁定微软的市场垄断和捆绑销售行为违反美国联邦及原告各州的反托拉斯法。 法院具体裁判结论如下: (1)微软以反竞争的手段维持其垄断权力。法院确认微软在世界范围内对PC操作系统发放许可的权力(占全球市场份额的95%)构成在相关市场的垄断,使其得以持久地维持远远超出竞争水平的价格而无新的市场进入或竞争对手之虑。法…  相似文献   

3.
国家发展与知识产权战略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国家间的竞争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在创新能力和市场垄断能力的竞争,而这两者都与知识产权战略密切相关.知识产权制度改变了人类对科技进步平等享受的法律格局.知识产权成为发达国家利用科技优势,控制和垄断科技进步利益的工具,国家间技术先进性竞争演变为技术垄断性的竞争.而对于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与发展的冲突日益明显,发展中国家被迫应对知识产权带来的挑战,被迫集中有限的资源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电脑输入法郑码的拥有者中易公司和软件巨头微软打起了官司.中易告微软未经授权就擅自使用郑码,微软则认为郑码专利不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要求判专利无效.这桩知识产权案的口审现场,双方长时间的辩论,让人难忍枯燥、冗长.事实上,每一个知识产权案的背后,都有着不轻松的故事,甚至难堪.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出现了一种新动向,那就是把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保护相结合,形成新的技术垄断联盟,借助于技术标准的特殊地位,强化相关知识产权的保护,借助于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又称垄断性)去实现对某些技术标准事实上的垄断,以追求最大。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标准结合,给我们产业界,尤其是IT产业界提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给我们法学界,特别是知识产权法学界提出一个新的课题,本文对这个值得我们共同去关注和研究的课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微软购买专利用于防御,实施知识产权许可、转让获得高额收益,是知识经济的引领者。本文介绍了微软的两大知识产权战略计划——智能云知识产权保护计划和共享创新计划,分析了两大计划的优势与局限性。智能云知识产权保护计划扩展了专利保护的外延,延伸至智能云用户。共享创新计划的出台,标志着微软意在建立一个面向未来的、开放共享专利生态。还介绍了微软过去专利许可、购买、转让情况。  相似文献   

7.
日前,在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反垄断法草案时,国务院法制办主任曹康泰介绍说,考虑到滥用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大公司、大企业谋求垄断地位的重要手段,草案将经营者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纳入适用范围。这实际上明确提出了知识产权的反垄断问题。  相似文献   

8.
孙金娟 《现代情报》2003,23(5):31-33
本文通过对微软案的回顾和分析,介绍了微软对“捆绑”这种销售方式的成功运用,指出了政府在信息市场出现垄断后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为企业在信息市场的竞争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微软垄断案的启示-产业组织理论角度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软垄断案已尘埃落定,但留给人们很多的法律思考。本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对微软垄断案进行经济学再思考。在追述微软垄断案的简况后,本分析了垄断与垄断链的社会成本,探讨垄断性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激励的破坏,最后研究微软垄断案对我国制定反垄断与促进竞争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据国外媒体报道.微软日前表示.公司对Zune软件升级后.Zune用户可以在美国9800家麦当劳快餐厅免费使用WiFi上网。业内认为微软此举显然是对前不久苹果公司和星巴克达成类似合作关系的反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