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李健 《云南档案》2014,(5):17-18
<正>林纾(1852-1924),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冷红生,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林纾不晓外文,却曾依靠他人口述,以流畅优美的译笔翻译外国作品二百多部,成为中国近代名重一时的大翻译家,中国正式的文学翻译事业的先行者和奠基人,堪称一代翻译奇才。口译笔书造就翻译奇才林纾自幼嗜书如命,5岁时在私塾当一名旁听生。自云"四十五以内,匪书不观"。8岁画一棺木于墙上,旁边刻着8八字自勉:"读书则生,不则入  相似文献   

2.
正林纾自幼嗜书如命,五岁时在私塾当一名旁听生。自云"四十五以内,匪书不观"。8岁画一棺木于墙上,旁边刻着八字自勉:"读书则生,不则入棺"。11岁师从薛锡极读欧阳修文及杜甫诗。13岁至20岁期间"杂收断简零篇用自磨治",校阅残烂古籍  相似文献   

3.
李健 《湖南档案》2014,(5):17-18
林纾自幼嗜书如命,五岁时在私塾当一名旁听生。自云“四十五以内,匪书不观”。8岁画一棺木于墙上,旁边刻着八字自勉:“读书则生,不则入棺”。11岁师从薛锡极读欧阳修文及杜甫诗。13岁至20岁期间“杂收断简零篇用自磨治”,校阅残烂古籍不下两千余卷。到了20岁,因博览群书,林纾的文字根底已极为深厚。23岁时,他开始担任蒙师,教儿童读书识字。  相似文献   

4.
世人皆知林纾的译才,林纾实则也是一位编辑家,且具有出色的编辑能力、丰富的编译思想.  相似文献   

5.
林纾是中国翻译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他从未学过外语,也不懂任何一门外语,但他却能够以惊人的能量和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在他人口译、口授之下翻译完成了上百部西方文学著作,创造了中国翻译史上的一大奇迹。  相似文献   

6.
<正>闽北福州人,自幼酷爱艺术,擅长中西画印象派风格,早年插队闽北知青,多年从事舞台美术设计工作,是资深建筑装饰设计师里的书画家,诗人,策划师。早期舞台美术作品曾多次参展获奖。85年举办过个人画展,是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会员,中国美协,戏协,福建分  相似文献   

7.
林纾与书评     
林纾(1852-1924),字琴南,号畏庐、冷红生。著名文学家,古文家,翻译家。他在清末民初的中国文坛上是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1898年公车上书前,维新变法中,他是积极拥护者,是“先进的维新党”;辛亥革命前主张君主立宪,辛亥革命后,思想变得保守。“五四”运动前后,反对新文化运动,十分守旧。他一直以前清遗老自居,每逢光绪死日,他必到陵前哭祭。他中过  相似文献   

8.
何冰 《兰台世界》2012,(4):51-52
严复(1853—1921),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福建侯官人,清末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少年时期,严复考入了家乡的船政学堂,接受了广泛的自然科学教育。1877年到1879年,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先入普茨毛斯大学,后转到格林威治海军学院。留学  相似文献   

9.
<正>林纾(1852—1924)自幼十分好学,五岁开始读书,勤勉刻苦、自强不息,在16岁前,林纾自购诵读的残烂古书多达三橱。林纾在仕途上辗转十余年,屡受挫折,最终因不满官场黑暗腐败,弃官从文,全力投身于文学和翻译事业,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诗歌和散文,最终成为清末著名的古文学家,近代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本文主要关注其文学翻译思想,其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涉及英、美、法、俄、  相似文献   

10.
林纾,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曾从事治史活动二十余年.其以文人身份治史,自然有其独特之处.同时作为思想家和教育家,林纾治史有着广泛的社会意义,对推动近代史学的发展、延续传统文化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译介文学最初是从比较文学中比较文化的角度出发对文学翻译进行的研究,主要是对其文化层面上的研究。众所周知,翻译的目的是使用不同语言及文字的人们能彼此进行相互的沟通与交流,以达到交流思想及文化的目的。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人们就要求翻译一定要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与  相似文献   

12.
龚连英 《兰台世界》2011,(12):39-40
林纾,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曾从事治史活动二十余年。其以文人身份治史,自然有其独特之处。同时作为思想家和教育家,林纾治史有着广泛的社会意义,时推动近代史学的发展、延续传统文化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翻译史上,林纾可以称为开创近代西方小说译介先河的翻译大家。他的翻译思想来源于自身文化背景以及特定的历史时期。本论文从多方面解析林译的翻译思想及翻译策略,从而全面地评析林译作品在近代的历史环境中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2021年6月17日,骤见许渊冲老归于道山的讣闻,颇感意外.许老素来体健,虽说已臻百龄,也未承料想竞走得这样匆促.文学翻译原是在寂寞的文字里讨生涯,平居不过只二三知己和编辑相往还,交际的圈子一般不大.可是,电视里举办的一档读书栏目让许老蓦然成为妇孺皆知的闻人,因而我已有些时候未便前去打扰了.许老耳朵又聋,先前老伴照君在日还方便些,三年前照君走了,上门就更觉不便.一次,上海的一位朋友来北京采访,我们足足敲了一小时门,也没见门里有一丝动静.无奈之下只得放弃,转至燕园与乐黛云先生晤谈一夕.有了这一次的经验,此后就益发谨慎,轻易不敢登门,孰料遽尔至于永诀.  相似文献   

15.
<正>在我国,翻译的历史源远流长,据史志记载,中国的翻译活动最早可以上溯到周代,"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日寄,南方日象,西方日提,北方日译"[1]王制篇。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语言不通,朝廷通过设置"象胥",即"翻译"来解决这一问题,不过这种翻译仅仅局限于方言间口头沟通与交流而大规模的文字翻译开始于汉代,以佛经的翻译为开端。而真正的文学翻译则开始于近  相似文献   

16.
赵一蕊 《兰台世界》2015,(6):104-105
林纾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成为中国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力推动了中国翻译文学的翻译。他的翻译为近代中国观察世界打来了一扇窗,使得国人通过国外文学名著来了解西方的社会生活及思想状况。  相似文献   

17.
程巧玲 《兰台世界》2012,(13):25-26
林纾(1852—1924),是清末民初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其经由曾宗巩口述而翻译的《鲁滨逊漂流记》文言版本,言辞精美,文笔舒畅,体现了出众脱颖、笔墨饱满的翻译水准,令人崇敬,影响深远。一、文化交流的沟通者林纾是福建福州人,热衷于文学阅读,  相似文献   

18.
郝昕 《兰台世界》2012,(28):45-46
林纾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鲁迅、周作人、郭沫若、茅盾等"新文学"的倡导者,均对林纾的翻译文学有过论断,充分肯定林纾的"口译转述"的翻译小说,为中国接近外来文学和思想打开了一扇窗,起到了搭建中西文艺交流平台的作用.有过文学翻译经验的周作人就曾经说过:"我们几乎都因了林译才知道有外国小说,引起一点对外国文学的兴味.  相似文献   

19.
她出生在“五四”运动的那一年,作为传教士的女儿,她亲眼目睹了“狂飙突进”时代的中国,亲身感受了那个时代生活的丰富多彩,童年时中国给她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相似文献   

20.
她出生在“五四”运动的那一年,作为传教士的女儿,她亲眼目睹了“狂飙突进”时代的中国,亲身感受了那个时代生活的丰富多彩,童年时中国给她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