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主流文化的扩散蔓延,世界各个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不断缩小,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日益削弱,一些民族的文化有被吞噬的危险.在我国,一方面,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教育必须按照"三个面向"的要求;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教育还应承担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这就构成了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民族文化教育的困境.新西兰语言所在传承民族文化教育方面的措施也许能为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民族文化教育提供解开这一困境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风土人情是幼儿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运用少数民族文化开展幼儿教育活动时,应体现文化多元性和文化本土性并重的原则、生活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并应选择实践体验法、环境熏陶法、情绪感染法、多元创意法、家园协同法、综合组织法等适当的教学方法开展幼儿民族文化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风土人情是幼儿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运用少数民族文化开展幼儿教育活动时。应体现文化多元性和文化本土性并重的原则、生活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并应选择实践体验法、环境熏陶法、情绪感染法、多元创意法、家园协同法、综合组织法等适当的教学方法开展幼儿民族文化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主流文化扩散蔓延,世界各个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不断缩小,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日益削弱,一些民族的文化有被吞噬的危险。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奠基阶段,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具有厚重的国家意义与教育价值。本文在总结幼儿民族文化教育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针对阻碍幼儿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的三方面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路 《广西教育》2014,(25):126-127
正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幼儿教育有两种教育形态:一种是伴随民族发展自然形成的随境式教育,一种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引进的以民族托儿所、幼儿园为主的专业化教育。两种教育形态各有所长。伴随民族发展形成的地方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幼儿的文化生境,也是随境式教育的重要资源,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幼儿的成长。将地方民族文化资源与幼儿教育进行整合,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地区幼儿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龙胜各族自治县隶属桂林市,位于广  相似文献   

6.
讲好少数民族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文化基因、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研究发现,受社会发展和多元文化价值的影响,瑶族信歌的传承遭遇民族文化教育场域失位、政府激励力度不够、传承主体与方式单一等困境,应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支持少数民族文化相关的科学研究,增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感,进一步推动瑶族信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羌族地区幼儿教育通过融入羌族优秀的服饰文化元素,不仅可以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而且可以继承和发扬优秀的羌族民间文化,增强幼儿的民族文化情感。从幼儿园、家庭、社区三方面对幼儿教育与羌族服饰文化进行深入分析,既有利于羌区幼儿教育的发展,又有助于羌族服饰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8.
灿烂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的文化是其中耀眼的红宝石,但是目前幼儿园的民族文化教育日益被忽视且有悖于"文化自觉"思想。如何依据幼儿的需要、兴趣和培养民族认同感,是少数民族幼儿园在设计课程时应重点考虑的课题。建构起以少数民族节日时间轴为线索、少数民族文化主题网络为统筹的课程体系,将民族文化潜移默化地渗入幼儿心灵深处,才能做好民族文化传承发扬接力工作。  相似文献   

9.
发展民族地区幼儿教育对于提升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仡佬族地区幼儿教育情况不容乐观,该地区对幼儿教育普遍不重视,且缺乏发展幼儿教育应有的基本物质条件和师资。为促进仡佬族地区幼儿教育发展,应进一步加强仡佬族民众对幼儿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其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从政策制定、社会力量支持等方面改善仡佬族地区幼儿教育环境,促进仡佬族幼儿健康成长和仡佬族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朱安文 《教育评论》2012,(1):108-1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河北少数民族聚居区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教育模式仍以汉族为准,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传统正逐渐淡化。本文就此提出,少数民族地区应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突出和加强民族文化教育,保障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1.
阿克塞是是以哈萨克族为主体民族的哈萨克族自治县,哈萨克族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民族文化教育的丰富资源。用哈萨克族的风土人情等文化对幼儿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对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交流与融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根基,通过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可以感知其民族的精神文化。在全球化一体化的进程中,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正面临着传承的困境。在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传统文化保护以及两者之间的协调方面,社区教育与和谐发展是相通的。一、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困境(一)生计方式与家庭结构的变迁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鄂西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与主流文化习惯不断地发生交流与碰撞,在这个过程中,两者均获得了促进自身发展的养料。为了使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在鄂西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多元文化教育十分重要。笔者对鄂西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和主流文化与土家文化融合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强调了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多元化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一、鄂西本土民族文化的特点鄂西是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这里的民族文化虽说受到了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4.
笔者对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幼儿羌文化教育现状进行调研,发现目前虽然在政策层面重视羌文化融入幼儿教育中,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羌族地区幼儿教师忽视羌文化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教师自身对羌族文化理解的欠缺导致幼儿羌文化教育的开展存在一定难度,对羌族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的研究较少。在以后羌族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应把重点放在挖掘合适的羌文化元素融入幼儿教育,以及提高幼儿教师对羌文化的理解和自身专业素质方面。  相似文献   

15.
当前,文化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单纯地生活在自己的民族文化之中。这种形势下,时代赋予了幼儿教育担负传承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任。幼儿教育应当丰富幼儿的知识,引导其尽早接触祖国传统文化并对其有粗浅地了解,从小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孩子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和自豪感,继承并发扬民族文化的精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世居少数民族学校在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教育自觉、民族文化教育政策落实、制度保障、课程建设、教学、师资队伍、民族文化教育研究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与不足,应采取明确民族文化教育的定位,创新民族教育制度,加强民族文化课程开发,综合利用民族文化教育的途径,坚持民族语言教学,加强民族文化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等教育对策以促进黑龙江世居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对如何把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应用于幼儿教育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和探索。鉴于新疆具有多民族文化并存的特点,本研究一是根据地区和幼儿园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民族文化内容;二是根据各民族幼儿所生活的环境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各民族幼儿的个体差异;三是引导少数民族家长参与到幼儿教育中采,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园本课程.研究促进了教师、幼儿及幼儿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多元文化教育中的教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起于西方的多元文化教育给中国民族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借鉴意义,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方面,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中的教师担当着主导作用。教师深入地理解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开发和实施作为民族文化传承平台的多元文化课程,创设人性的多元文化教育环境,促成了学校教育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9.
兴起于西方的多元文化教育给中国民族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借鉴。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方面,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中的教师担当着主导作用。教师深入地理解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开发和实施作为民族文化传承平台的多元文化课程,创设人性的多元文化教育环境,促成了学校教育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创造的宝贵财富。学前阶段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让幼儿从小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将为幼儿一生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也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了传承者。本研究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幼儿教育资源,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从幼儿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概述、幼儿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主题与应用策略等方面展开探讨,以促进教育部门从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体系、资源类型、呈现形式、呈现载体、运营模式和服务体系等方面完善幼儿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机制,促进传统文化在各级各类幼儿园的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