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谈起教育,其秘诀似乎都离不开“严”字。父母教育子女的训诫有:“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教师教育学生的真理是:“严师出高徒。”至于个人修养、自我教育,其美德还是“严”:“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如果某个教师在学生中威望高,群众的评论往往也只有两个字:“够严!”“严”又好像是评价教育效果的标准了。  相似文献   

2.
宽也是爱     
“严师出高徒”,“严是爱”,从古至今,“严”一直是为师之道,是不少教师的行为准则。但一味地严,或严而过格,也会产生负效应,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严师出高徒”的说法。然而,高徒并不是严的必然结果,严、可能出高徒;也可能出不了高徒。因为有不同的严。前不久,曾看到一则报道:一位老师因为学生不注意听课,就拧学生耳朵。结果,用力过猛,把学生的耳朵拧坏了。当然,这位老师受到了处理。然而,这位老师却说他拧学生的耳朵,是出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这里,我们且不分析这个老师的“严”所包含的心理成分,单就“严”的后果来看,就叫人有点害怕。我想,如此之“严”,非但出不了高徒,恐拍会出几个身心不全的人。因此,如此之“严”万万提倡不得!怎样的“严”才是我们应该提倡的呢?首先,我们提倡的严,应当以爱为前提。自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严师出高徒。”又云:“教不严,师之惰。”这些话很有道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要教书育人,就必须对学生严。 然而,什么才是严?教师对学生严有哪些误区呢? 我们说:严,就是按规章制度办事,奖惩明确、赏罚分明,严,就  相似文献   

5.
我看严师     
我们常会说一句话:“严师出高徒”。也常会听见家长们说:“这个老师蛮严的,孩子放在他班上放心。”抑或是:“老师呀,对他严一点儿吧。”可见,老师之“严”,倍受推崇。“严师”在人们心目中是那种威严、庄重而神圣的人物。然而,高徒一定出于严师吗?  相似文献   

6.
爱师出高徙     
爱师出高徙孙其生严师出高徒.有道理;名师出高徒.也有道理;爱师出高徒,要有道理。严师,是指老师应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严格加以教育和规范;名师,是指教师本身必须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和很好的教育教学能力,并以水平和能力积极地影响学生。“严”和“名”都是教师...  相似文献   

7.
对学生要严而得法崔妮娜“严”是一条十分重要的教育原则。古人说,“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过”。一个有高度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及青少年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都应该一丝不苟地从严要求学生,以得到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才能从严要求学生,又不...  相似文献   

8.
“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这世界变化快”,如今竟有许多老师感慨:当教师也快变成吃青春饭的了。因为以前学生多认为老师年纪越大知识越渊博,也越崇拜,而现在的学生则越来越喜欢年轻老师,排斥老教师。其实这是因为学生对老师的看法发生了变化,他们心目中的好老师的标准正在不断更新。从严师型到朋友型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一个“严”字似乎是千年不变的古训,老师的面孔是严肃的,对学生的要求是严格的,批评学生是严厉的,否则似乎难以体现师道尊严。但如果现在老师还在“严”字上做文章只会适得其反,在学生看来,严厉的批评会伤他们的自尊,暴风骤雨不…  相似文献   

9.
“严师出高徒” ,自古至今都被人们认为是至理名言。“严是爱 ,松是害”说明了“严”的重要性。  因为严是爱 ,所以有些教师便对学生严格要求如子女一般。而这些教师中的极少数 ,爱子女的方式是不民主的 ,不平等的 ,是封建专制式的 ,是令子女窒息的。这些教师在学生面前 ,老是板着脸孔 ,冷若冰霜。学生略有“越轨” ,不是和风细雨式的教育 ,而是进行狂风暴雨式的猛轰 :或破口大骂 ,或讽刺挖苦 ,甚至轰出教室。他们以为这样便是严 ,便是爱 ,这样便可以“出高徒”。但效果却适得其反。学生对教师产生了对抗情绪 ,师生关系紧张 ,班级工作无法…  相似文献   

10.
严师小议     
“教不严,师之惰”说的是为师要“严”。“严师出高徒”是一点也不假。人民教师都应当成为勤于治学、勤于教育的严师,以便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四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又红又专的人才。怎样才算名副其实的严师呢?我认为首先应当严于责己。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历代“责己”“重以周”的严师佳话不胜枚举。教师“责己严”必须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相似文献   

11.
话说“严”     
中国有句俗话,“严师出高徒”。这几乎成了教育界人人熟知的常理。然而,“熟知并非真知”(黑格尔)。何况就教育人培养人的学问来说,即便是真知,也不等于善行。现实生活中不少教师把“严”曲解成严厉,便是例证。何谓“严”?我的理解是:一要严之有理。即任何要求都要符合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准则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有  相似文献   

12.
周宏娟 《辅导员》2010,(2):28-28
第二学期接任了班主任,无形之中我感觉身上的担子重了,我不知该怎样与学生相处,引导他们好好学习。总结、吸取了许多老教师的经验、教诲,结合先人的经典经验“严师出高徒”,我给自己定位为做一名“严”老师。我想:做“严”教师是不会错的。  相似文献   

13.
马展 《宁夏教育》2002,(12):47-47
常听一些学校领导和教师挂一句口头禅:“严师出高徒。”似乎实施教育就宽容不得,中小学也要一律以严待生,宽容就不是一种教育原则。在一次座谈会上,一位颇有经验的班主任,不无调侃地谈到他曾经“鼓励”过一个学生“犯错误”:“这个学生太正统太规范太标准化了,不大像正常青春期的学生。有一次工作中出了错儿,很难过地向我检讨,痛心于扣了班级评优的分数。我告诉他:工作中难免犯错误,但重要的是应该大胆工作,不要过分拘谨。你这个年龄不敢出点错儿,你就缺少生活乐趣,你就缺少与同伴交流沟通,你就缺少开拓进取的精神,你也就必…  相似文献   

14.
严师新论     
“严师出高徒”是中国古人的名训,一者训示为师者要严,二者训示为学者要受严,焦点就在这个“严”上,只要师严且徒能受严,就能产出优质教育产品。这就是该名言的精义。  相似文献   

15.
呼唤严师     
在我们的一些学校缺乏的是严管,缺少的是严师。“面上”的严管在领导,“底层”的严管在教师,两者均是“严”的关键,但严师是关键中的“主机”。为此,我们呼唤严师,“严师出高徒”嘛 !但现实中,严师少了,欲严者又有难严之困。究其原因:一是受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人人喜欢松宽无忌的生活空间,不宜对学生严;二是开放型的时代不同于旧社会的师道尊严,要培养学生个性发展,不必对学生严;三是学校的激励政策不落实,奖罚不分明、不到位,教师不愿也不想对学生严;四是学生中多是独生子,个性孤傲而独立意识淡,自私任性又缺乏自立…  相似文献   

16.
﹃严﹄的误区郝东连教学中不能没有严,严师才能出高徒。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有许多人却对“严”理解不足。首先是把严和恫吓、威压划等号。有些教师认为学生服服贴贴、唯命是从就是严,于是他们每天板着一副面孔,不给学生一点笑脸。如学生不守纪律或完不成作业,不是以开...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教育有师道尊严的传统,有“教不严,师之惰”的警语,教师的“严”是大家都认同的文化观念,根深蒂固,至今在学校教育中还是主流观念。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严师出高徒的个例,而很少关注因为“严”失去学习兴趣,失去自尊自信的学生,很少关注因为“严”受到压抑,产生逆反心理,甚至耽误终身的孩子。在教育走向大众的今天,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严”要做观念上的解构和更新。  相似文献   

18.
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手下出高徒.这种观点产生的社会背景是封建社会的施教、育人观念,其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金榜题名,为封建制度服务,其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封建主义文化.典型的内容是八股文,学生要识记很多文体和文章,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的教育必然是要“严“,学生要背、要记、要罗列很多文章典故,教师的“严“在这种情况下很有必要的了,只有“严“才能背诵熟记文章,只有“严“才能做“八股文“.……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的教育素以严格著称,古训曰“严师出高徒”,并有“戒尺”相佐,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进行惩戒。这种严应该是一种优良的传统,它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爱和期望。  相似文献   

20.
成功的教师必须严中有度,严中有爱。严是爱的手段,爱是严的归宿。只有爱生的教师才能严出高徒,出高徒的教师必定是爱生的严师。有了爱,才有责任心、上进心和包容心,也才能以心赢得心,以爱博得爱。人们常用"亲密无间"来形容师生间的关系,但仔细推敲,不够妥切,因为"亲密无间"是相对的,"亲密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