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文的动机     
当初拿起笔时,并不懂文学,并不梦想着在这个世界的各种刊物上留下点什么,只是觉得有话要说而已。尽管如此,惊讶的语文老师还是在我随意的周记后面写上了令我终生难忘的评语——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相似文献   

2.
齐耳短发,容貌清秀,气质文雅。这就是低调做人、高格为文的中国作协女掌门铁凝。  相似文献   

3.
煌煌中国文化历史中,唐宋"八大家"的文采箐华,传世论著是不可缺少的辉煌篇章.就"八大家"来说,共同一点就是他们的文名,盖过了他们的官名.由此突发奇想,如果他们都不当官,是否成就其文名呢?联系当今现实的诸多直观现象或说客观事实推论来看,结论是:恐未必.这个"恐",并非是维系论点成立的保险系数.  相似文献   

4.
朱自清既是散文家又是诗人。为寻求现代散文的突破,他在散文创作中融入了诗的元素,形成了以诗为文的特点。这具体表现在,一是将诗的语言和结构用于散文创作中;二是大量使用赋比兴的写作手法;三是坚持诗言志的理念,以丰富散文的题材和内容。  相似文献   

5.
相传梁朝著名画家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不画眼睛,“每云:‘点睛必飞去。’”旁人不信,“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两龙未点睛者见在”。  相似文献   

6.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以“永贞革新”为分界线,其文学创作经历了为“政”到为“文”的转变。本文就柳宗元在心理上的这种转变进行探析,对其转变的原因做出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朱自清既是散文家又是诗人。为寻求现代散文的突破,他在散文创作中融入了诗的元素,形成了以诗为文的特点。这具体表现在,一是将诗的语言和结构用于散文创作中;二是大量使用赋比兴的写作手法;三是坚持诗言志的理念,以丰富散文的题材和内容。  相似文献   

8.
曾国藩受桐城派的影响,自小浸淫《史记》,受其影响深远,对其为文之法十分推崇,并进行了相关评点,主要是在取材上紧扣主旨,量身选材;在情感上自鸣郁抑,情感喷涌;在气势上文气承接,迈远骞举;在剪裁上详略得当,繁简相宜;在谋篇上先后有序,布局巧妙;在语言上用词洁准,叠词复笔。曾国藩还以《史记》为圭臬,在自己的传记文章写作实践中进行了借鉴运用。  相似文献   

9.
《文心雕龙·情采》中“为情而造文”和“为文而造情”两句,文论界对其解释欠准确。应分别解释为:为感情寻找一种恰当的表现形式;为形式寻找一种得以依傍的情感内容。  相似文献   

10.
在中学作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着应试作文的弊端,这极不利于学生思想的发挥和情感的抒发。应该由应试作文教学转向素质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也就是要从“为文而造情”转向“为情而造文”。  相似文献   

11.
【技法概要】 散化结构,就是结构形式的散文化;变句为文,就是扩写句子成一篇文章。该方法的准确内涵可以用20个字来概括,即确定中心、锁定旬式、联想想像、重章复沓、稳中求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为文之道     
韩愈 《阅读与鉴赏》2005,(10):68-68
有来问者,不敢不以诚答。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时曰:“宜师古圣贤人。”,曰:“古圣贤人所为书俱存,辞皆不同,宜何师?”必谨对曰:“师其意,不师其辞。”又问曰:“文宜易宜难?”必谨对曰:“无难易,唯其是尔。”如是而已?非固开其为此,而禁其为彼也。  相似文献   

13.
李渔的《十二楼》里存在一些比较典型的用数现象,这些数字除了表示数目的意义外,还蕴涵有几种非数字的意义。《十二楼》是古代作家有意"倚数为文"的一个明证。  相似文献   

14.
15.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句话告诉我们,作文之所以感人,关键在于情。然而,在写作的过程中,许多学生不知情为何物,作文写出来后总是平淡如水,空无一物。词与词之间看不到想象的足迹,句子之外,感受不到诗意的延伸和飞扬,以前是统一的口气和调子,现在是单调的热闹和平庸。造成此现象的原因,追根究底是学生情感的匮乏。因此,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感受亲情,理解亲情,激发学生爱的情感,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为此提前一周做准备工作:1.布置学生带家人照片及个人成长照片。教师剪辑成影片,配  相似文献   

16.
吴凡 《语文天地》2012,(10):23-24
中学生写好作文,在人生的旅途中建立一个诗意的栖息点,这是一件既惬意又有意义的事。而部分学生只形成了对文章的“模式化”认识。素材反复使用,个性和独特的情感体验逐渐消失,不容易产生创作冲动。为了改变这种情形,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以下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梁衡 《新读写》2008,(3):4-5
2003年3月5日,《新读写》创刊。 2008年3月5日,《新读写》创刊5周年。 5年来,《新读写》秉承“愉快阅读,轻松写作,让满天星星亮起来”的办刊宗旨,不断发现和培养文学新苗。为学生成长提供沃土。 5年来,郭敬明、汤玫捷等50位“新人”叩开“新人物”之门,登上《新读写》封面。他们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同龄朋友争相仿效的榜样。  相似文献   

18.
《新读写》2013,(12):12-13
张琳彬。上海市市北中学高三学生,校文学社“水云间”词社社长。喜爱中国古典文学、武术技击、数学物理、创作发明,曾获首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青少年创作大赛一等奖、2011年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二等奖、第十一届明日科技之星“希望之星”称号等。  相似文献   

19.
苏教版教材大多选取的是文质兼美的课文,为儿童诗的创作提供了有效的借鉴。教师可将阅读教学与儿童诗创作结合起来,让学生诗意地解读课文。教师通过再现文本意境、渲染情感氛围、拓展学习时空、概括文章主旨、引领精神成长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在"化文为诗"的过程中感受语文的诗意,体验童年的快乐和精神的成长。  相似文献   

20.
为与览物,两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细细想来,它们却有不少相同相通之处,“为”是可以从“览物”中获取有益的借鉴的。笔试以最近扬州市高一统测的作“告别哭泣的少年”为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