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物理第二册p.62图3—1演示实验,是通过对相同质量的煤油和水,在相同酒精灯火焰加热时温度升高不同,来研究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热量不相等的物质特性。这个实验装置的缺点是:①实验要求酒精灯的火焰一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不容易做得好。而且在调节火焰时,花时间较多。②用普通的小温度计测温,只能老师自己或前排几个学生观察到实验结果,实验可见度太小,效果不好。  相似文献   

2.
比热演示器的制作及使用杨兆民(河南省平顶山师范学校467000)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中关于“不同物质的比热不同”的实验,在教学中演示有三点不足:1.装置要求较严为了保证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等,除了要选用两套完全相同的酒精灯、石棉网、烧杯之外,还要确保酒精...  相似文献   

3.
我们认为,初三物理有关“比热”的演示实验(见课本第二册P.62图3-1),有以下不足: 一、该演示实验是用两个酒精灯,分别对两个侥杯加热。由于两个酒精灯灯芯的粗细、长短及到烧杯底部的距离不一致,很难保证两个烧杯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到相同的热量。因此,很多学生常对此提出疑问。  相似文献   

4.
“比热容”演示实验装置的改进广西玉林市沙田一中覃明德初中物理第二章第六节“比热容”的概念教学是本章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做好这个演示实验是本章教学的关键。教材中的实验是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盛在两个杯子里的、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图1加热,如图...  相似文献   

5.
现行初中教材中关于焦耳定律验证的实验往往是这样进行的:“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装满煤油,……通电后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使煤油的温度升高,……观察油在玻璃管里上升的情况,就可以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这套实验装置虽已沿用多年,但在实际应用中它的实验效果并不...  相似文献   

6.
《科学》(华师大版)九年级在比较水和煤油比热的实验中,这样叙述:“两只相同的酒精灯,认为它们每秒钟放出的热量是相等的……”我们认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种提法是很难实现的。因此,我们用电阻丝板和学生电源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7.
1 焦耳定律实验的改进现行初三物理教材《焦耳定律》的演示实验 ,虽然演示效果良好 ,但是在实验中有以下不足 :1.用煤油作为吸热膨胀的物质欠佳。由于注满烧瓶的煤油质量比较大 ,吸收一定的热量后 ,温度升高不大 ,况且煤油的热膨胀系数很小 ,即使用很细的玻璃管做实验 ,液柱上升也极缓慢 ,耗时较长。2 .教材中的实验需要分两次进行 ,耗时多。3.煤油颜色浅 ,在玻璃管中上升可见度低。4 .课前准备时需将两烧瓶注满煤油并且要调整两管中煤油高度一样 ,不易操作。5.因为液体用的是煤油 ,实验后洗刷麻烦。鉴于以上不足 ,我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改…  相似文献   

8.
“焦耳定律实验”是初中物理教材中非常重要的验证性演示实验 ,教材中的做法是在两只分别放有不同阻值的电阻丝烧瓶中装满煤油 ,通过加热后 ,煤油温度升高、体积膨胀 ,使煤油在玻璃管中上升 ,来确定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以此验证 :Q =I2 Rt.(如图 1 )图 1按课本上介绍的方法去演示 ,则明显地有 3点不足 :1 不能同时演示热量跟电流、热量跟电阻的关系 ;在说明电流越大 ,产生的热量越多时 ,是分两次实验进行的 ;不同的电流值时所产生的液体高度不能直接比较。2 只能定性研究 ,不能定量研究 ,演示效果差。3 烧瓶…  相似文献   

9.
利用废弃的玻璃瓶、圆珠笔芯等废物,很容易自制“空气温度计”。自制的空气温度计对温度变化反应的灵敏性,可以行之有效地做多种物理实验。为培养学生的勤俭求学意识、动手能力、实验技巧,本文就空气温度计的制做和几则热学学生实验简介如下。 一、空气温度计 1.器材:一个带软木塞的无色透明玻璃药瓶(100ml左右);两根较长、等粗、上端一侧不带气孔、半透明的空圆珠笔芯;一小条白纸(绘制刻度);一个小胶塞(粗端φ5mm左右、可用橡皮磨制);少许红水。 2.制法:(1)左手并排拿着两根空圆珠笔芯(去掉笔尖、洗净油色),端口向下,放在火柴上方加热(距火焰约15mm),端口软化(约几秒钟)时,迅速将两管的端口对接成一体(不能堵塞或有缝隙),再用火柴加热弯成图1所示S型曲管。  相似文献   

10.
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学生探究实验,存在难度大、需用喷灯加热、反应慢、成功率不高等问题。本文通过直接给烧瓶加热提高水蒸气的流速和温度,用玻璃纤维阻止冷凝水与铁粉相遇及适度少量的铁粉用量等方法,用普通酒精灯等简单仪器解决了这些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现行初中物理第二册第四章“物态变化”中“晶体熔解时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这一教学难点的突破,关键取决于《萘的熔解过程》实验的是否成功。由于萘是热的不良导体,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出现温度计示数不到80℃试管中的萘就已开始熔解的现象。而且,在熔解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不是保持恒定,而是缓慢升高。结果不能使学生得到“晶体都跟萘一样,在一定的温度下熔解”的正确认识,反而错误地认为“晶体都跟萘一样,不在一定的温度下熔解”。一旦形成错误的概念,就很难纠正。目前,电冰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晶体冰的获得已不成问题了,因此可以用“冰”或“霜”代替“萘”来完成“晶体熔解过程”的实验。我曾经在学生分组实验时做过尝试,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供各位同行  相似文献   

12.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一直是中学化学中的重点难点实验。其重点是因为它是中学化学中最典型的固相之间的高温反应;其难点在于在要用中学最常用的简易酒精灯(理论最高温度800℃;笔者用热电偶测试:无罩酒精灯焰最高温度约610℃;带有最优化灯罩的酒精灯焰最高温度约700℃)加热的方法,获得光泽性好的块状金属铜(熔点1083±0.2℃)。传统的实验方法是用酒精喷灯(温度1000℃以上)加热,由于灯焰加热面小而集中,虽能在反应试管表面形成铜镜,但往往导至反应管受热部位变形并与内容物熔结而报损,仅就此实验每年云南省至少要报损试管价值八千元以上…  相似文献   

13.
液体温度计是中学理化实验中常用的仪器之一,如果保管不善或使用不当,常常造成其中液柱断开,以致不能再用,否则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这样的温度计进行简单的修复后,就可再投入使用.修复的方法是:用二个酒精灯同时烘烤温  相似文献   

14.
现行初中物理课本中验证焦耳定律的演示实验是用两个相同的烧瓶,内装满煤油及一条电阻丝。瓶口插入带胶塞的玻管,通电后使煤油受热膨胀,然后比较两玻管中煤油上升的高度来说明公式Q=I~2Rt中Q与I~2、R、t之间的正比关系。实践感到这种做法有它不足之处。如:(1)为了易于观察,装置中的玻管内径要选大些,但这时液柱升高慢,实验时间长。如选小一些,虽升高得较快,但可见度又差了。而且要同时认读比较两液柱高度很不方便。(2)一次实验后,很难将液柱调回原来的位置。如让其自然冷却复位则要很长时间。不便连堂演示。(3)结束通电时,液柱即开始回缩,不能准确比较两浓柱在停电瞬间时的高度。只能作定性的演示说明。(4)实验时还要电流表,变阻器等,附件较多。针对这些问题,不少杂志发表过一些对该实验进行改进的文章。但仍存在实验结果在停电的瞬间即发生改变的缺点。为克服这个问  相似文献   

15.
现行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课本 (华东版 )第 56页第 4章汽化和液化一节中 ,要求学生按图 1所示的装置将盛有水的烧杯放在石棉网上 ,用酒精灯加热 ,实验和观察水的沸腾。粗看起来本实验似乎无技术性问题 ,几乎无失败因素 ,而结果十有八九都是失败的 ,得不到应有的结论。其失败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实验消耗时间太长 ,致使课堂冷场和完不成教学任务 ;二是温度升不上 ,继续加热 ,温度却维持在95℃~ 97℃ ,烧杯中的水已明显减少 ,温度仍不上升 ,而且也不出现大量的由小变大的气泡上升到液面破裂。图 1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温度…  相似文献   

16.
中学物理实验中,用温度的测量很多,为了克服常用的玻璃温度计读数误差大,温度变化速度慢,不直观等缺点,我所最近设计了一种简易数字温度计.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准备 :矿泉水瓶、橡皮塞、温度计、塑料管、冷、热毛巾制作 :1 将橡皮塞打两个孔 ,分别插入温度计和塑料管。2 再将橡皮塞插入空瓶中。 (各孔需密封好 )。 (如图 1 )3 塑料管中滴一滴带颜色水珠。操作 :1 观察此时温度及水位。2 用热毛巾敷在瓶壁上 ,观察温度及水位变化及结果 ,与未敷前比较。3 改用冷毛巾敷瓶 ,观察温度及水位变化及结果 ,与前次结果比较。效果 :此实验学生可以直接看到温度与水位之间的变化情况及关系 ,从而得出“空气热胀冷缩”的性质。此实验最大优点在于直观地观察到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关于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  相似文献   

18.
现行高中化学课本“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一节中,教材通过两个演示实验,引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概念。使学生了解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会伴随着能量变化,而这些变化通常又表现为热量变化。演示实验结果不可能让每个学生触摸到,普通的温度计也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看清楚。我设计制作的“热能变化显示仪”(如图1所示)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许多演示实验,只要不需指示具体温度而只需反应温度有变化量时,用此显示仪可增大灵敏度和可见度。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物理课本“温度计”一节中,有这样一段:“家庭和物理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有些爱动脑筋思维活跃的学生向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水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为什么不用水来做温度计?用水的成本低,容易加颜色便于观察。”对于这个问题笔者从下面几个方面向学生解释,不知是否恰当,请同仁们斧正。  相似文献   

20.
1碳还原氧化铜实验(1)烘干木炭:用坩埚钳夹取木炭块(过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烘烤后研细。(2)制备氧化铜:将适量硝酸铜晶体装入一大试管中,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然后将导管口伸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里(吸收二氧化氮)。加热硝酸铜晶体使其熔化,一边加热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