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古陶瓷鉴定与收藏是一门复杂的学问。目前的古陶瓷鉴定方法,可以分为传统鉴定和现代科学鉴定两种。传统鉴定,有时又被称为"眼学鉴定",即鉴定者通过手摸、眼看、听声音、闻气味、掂重量等基本方法,对器物的造型、纹饰、眙、釉、款识、重量、声音以及制作、装烧工艺等方面进行仔细观察与分析,然后  相似文献   

2.
孙艺灵 《收藏界》2012,(12):72-75
纪年款是标明瓷器制作年代的一种款识,在款识中占有较大比例,可分为三种:第一种为年款,即以帝王年号为纪年的款识,也称朝代款,如"大明宣德年制"等;第二种为干支款,即用天干配地支来标明器物具体年份,如"大清康熙丙午年制"等;第三种为不书具体年代的款识,如"大明年造"、  相似文献   

3.
舒立洪 《收藏》2012,(1):180
盛世吉祥九龙宝盘,由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舒立洪先生主持创作,是迎接壬辰龙年的釉上彩陶瓷艺术精品,是龙年盛世收藏和礼尚往来的绝佳选择。盛世吉祥九龙宝盘选用上等瓷土,经过传统工艺结合现代科技精心烧制。盘面将九龙汇聚一体,每条龙刻划逼真,栩栩如生,将龙年腾飞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4.
复兴定窑     
《收藏界》2008,(3)
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陶瓷史。因为陶器是中华民族跨入文明门坎的重要标志,还因为若干世纪前洋人认识中国是从陶瓷开始,因此中国与陶瓷在英文中统称"china"。汝、钧、官、哥、定,宋代五大名窑,中国陶瓷的五座山峰。战火兵燹,花开花落,穿越时空隧道,若隐若现中五座高山被笼上了层层神秘的面纱。定瓷更因其醒目的白色和独特的刻划花装饰从五大名窑中脱颖而出,为中外收藏界所追逐。江苏镇江所发生的"天价定瓷"事件余波尚未平息,定瓷真伪究竟谁说了算?  相似文献   

5.
日前,笔者见中国书店来熏阁所藏一匣清代墨锭精品,匣面题刻“墨苑萃珍”四隶字。匣内四屉,每屉四笏,共计十六笏。此墨锭为文人定制的自用墨。制作极为精致、考究,侧面皆有“徽州曹素功监造”阳文款识。由此可知出自名家作坊。以往曾见过类似样式,胡开文、詹大有等人均有制作,然曹素功制墨如此形式,笔者还是首次得见。  相似文献   

6.
宁夏苏华勇问 本人在组编《陶瓷》邮集时遇到难题,望予帮助。制作陶瓷器皿需要哪些工具? 冯赐杭答 陶瓷制作工艺流程繁杂,像景德镇瓷器(T166)"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使用的工具相应也多。按工艺流程,主要有成型、*彩绘、烧成工  相似文献   

7.
陶瓷作品是"火的艺术"结晶。谁能熟悉并控制窑火,谁能得心应手灵活运用各种陶瓷材质,谁就能成为"火的艺术"宠儿,谁就能制作出陶瓷艺术的精品绝品甚至不朽之作。这对所有的陶瓷艺术家,几乎都是个不可逃避的诱惑。涂志浩自然深谙此道。他熟悉工艺和各种色釉材质,并充分利用这方面的特长,在传统技艺  相似文献   

8.
胡文 《收藏》2007,(12):72-72
常德市博物馆藏有一件龙纹筒式瓷瓶,高63厘米,口径22.5厘米,底径19厘米。筒身纹饰为游龙出没于惊涛骇浪之间,从海水中飞出的一条龙与天空中飞下来的一条龙相对视,中间一火珠,呈二龙戏珠图案。两龙头上长角,毛发飘后,前额呈馒头状,两眼突出,细颈,秋叶尾,鳞爪生动,神态凶猛。从海水中长出一朵海石花,海石花上方为展翅回首的长颈鹤。距筒底高6厘米处贴一周汹涌澎湃的海水纹。底露胎,有方形“洪武年制”篆体刻划款识。  相似文献   

9.
李知宴 《收藏》2011,(5):60-64
长沙窑是唐代中晚期陶瓷艺术领域升起的一颗璀璨的新星。其产量大,品种多,博取众窑之长,在制作工艺上独创性很强,有许多发明创造,开辟了陶瓷美学的新篇章。关于长沙窑的学术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正瓷器生产者根据瓷器需求者的特定要求进行瓷器的设计、制作,即被称为"瓷器定制"。瓷器定制古已有之,据今日的瓷器遗存来看,定制主体多为皇室、官府,如唐代邢窑"官"字款器物,宋代汝窑、钧窑的"奉华""聚秀""重华宫"款识器物。元代,部分瓷器是由皇室贵胄个人或官府定制,如元代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定制的"枢府"款瓷器(图1)、元文宗时期设立掌管皇  相似文献   

11.
蔺永茂  解玉霞 《收藏》2012,(7):42-47
黑釉瓷是古代陶瓷中的特色品种,从东汉至明清持续发展,并演变出多种特有工艺,除了以釉色和造型装饰以外,黑釉瓷上还演进出结晶釉、刻划花、剔花、贴木叶、剪纸、漏花、金银彩饰、红绿彩饰等缤纷多彩的装饰手法。尤其在唐宋时期,黑釉瓷在南北方都有发展,在北方的定窑、邢窑、巩县窑、耀州窑、磁州窑以及南方的建窑、吉州窑、景德镇等窑场都有...  相似文献   

12.
黑釉瓷是古代陶瓷中的特色品种,从东汉至明清持续发展,并演变出多种特有工艺,除了以釉色和造型装饰以外,黑釉瓷上还演进出结晶釉、刻划花、剔花、贴木叶、剪纸、漏花、金银彩饰、红绿彩饰等缤纷多彩的装饰手法。尤其在唐宋时期,黑釉瓷在南北方都有发展,在北方的定窑、邢窑、巩县窑、耀州窑、磁州窑以及南方的建窑、吉州窑、景德镇等窑场都有各自的特色黑  相似文献   

13.
浏览《石湾陶瓷》邮票,即8枚版(4套票)小版张,它已成为在印制工艺方面颇为引人注目的邮票之一,细细品味,其印制工艺可谓"精细中见卓越"。一说色彩秀丽逼真。《石湾陶瓷》无论是邮票主图还是边饰底色,其在印刷颜色的使用上可谓恰到好处。一图《踏雪寻梅》陶瓷人物使用红、黄、蓝、黑加蓝灰专色制作,二图《昭君出塞》人物、马使用红、黄、蓝、黑四色制作,通过色彩的调配和层次处理,使人物面部、手部的红胎泥颜色效果以及身体、衣服的灰蓝色层次变化跃然纸上,甚至陶瓷本身所带的致密的迫裂纹理也依稀可见,完美地再现了陶瓷作品本身的质感。  相似文献   

14.
引言明代永乐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生产的宫廷用瓷开始书写帝王年号款,以后历代官窑都写本朝年号款成为定式,只有明代正统(1436—1449年)、景泰(1450—1456年)、天顺(1457—1464年)三朝未发现官窑款识瓷器,而有断代价值的民窑瓷器也很稀少。因此,这段时期的瓷器面貌浑沌不清,扑朔迷离,陶瓷史学者称之为"空白期"。近些年来,随着海内外陶瓷考古发掘(陆地和水下)的进展,有关"空白期"瓷器的资料逐渐丰富起来,有学者进行过分类、排比研究,初步勾画出"空白期"瓷器的轮廓特征(见王志敏《明初景德镇窑"空白点"瓷》,载《中国陶瓷》1982年第3、4、5期)。但是仍有许多问题混淆不清,也未曾探讨"空白期"瓷画的艺术特征。本文以各大博物馆馆藏和著名收藏家珍藏的陶瓷、考古发掘出土瓷片为素材,结合上世纪80年代以来景德镇陶瓷馆复制元、明初青花瓷研究的成果,包括笔者参与其中的心得体验,分析"空白期"青花瓷的彩绘工艺和艺术特征,兼与元、明初青花瓷装饰作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5.
唐冶泽 《收藏》2012,(5):96-103
笔者所供职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历年入藏的古琴共有45张,是目前国内外各大博物馆中藏琴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单位之一。这些琴全部都是实用琴,其中名琴众多,如唐代"襄"琴,明"四王"琴中的潞王琴和益王琴,元末斫琴名家朱致远和明末斫琴名家张敬修、张顺修所制琴等等,都是难得的珍琴。这批琴除了9张琴没有款识外,其余36张琴在琴底、琴腹(个别在琴面)都雕刻或书写有款识,具有很高的书法、文学和史料价值。下面将我馆所藏古琴选择数张进行重点介绍,供同好鉴赏。  相似文献   

16.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政治、经济以及对外贸易等各行各业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陶瓷制造业也不例外,同样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在继承汉、晋、南北朝和隋代施釉挂彩陶瓷器制作工艺的基础上,不少施釉挂彩陶瓷新品种,包括各类白釉彩瓷、黑釉花斑瓷以及唐三彩、绞胎器、绞釉器等,  相似文献   

17.
我们知道张大千有一件与该图(图1)的构图布局、署款位置(包括内容、字数、段落)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巫峡清秋图》(图2),这让我突然想起家乡的一句对这类现象很形象的“口头禅”:“一样的,两碗装!”所渭“两碗装”,即貌似神不似之谓也。通过比较,我们对图1,大可不必去讨论其画艺如何了,单衡其款识就可以不假思索地肯定其假(图1款识、图2款识)。这就是徐建融先生所说的“在两张几乎是一模一样  相似文献   

18.
冯松林 《收藏》2007,(6):102-103
古陶瓷的制作原料和烧制工艺决定了古陶瓷胎、釉和花料中的主量、次量和微量元素种类和含量,它们不仅反映了器物的年代特征而且传达出产地等信息,某些元素已作为古陶瓷的指纹元素而被人们接受,从而使元素分析在研究和鉴别文物年代、产地、真伪和制造工艺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体育与科学》2018,(5):77-83
蚌埠双墩刻划符号是一套成熟的表意记事系统。其中的射术符号也极其丰富,为我们研究中国新石器时代射术文化提供了一个极佳案例。本文采用考古学和民族学等研究方法,对双墩遗址出土的相关射术刻划符号进行了分类与解析。结果表明:其中与射术文化相关的弓、箭、排箭、矰、弩等刻划符号,采用了象形与写实的手法,既反映了射术文化的积淀和传承,又具有革新和创造的辉煌,其中"弩"的刻划符号,也是目前最新的发现,该刻划符号把弩出现的源头推前数千年。这些符号为我们探索和研究射术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以及弩的原始形态,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20.
胡桂恩 《收藏界》2014,(11):76-76
笔者藏有一青花瓷盘(见图),花口,口径25.5厘米。内底绘三仙弈棋,树木花草;三仙面目不甚清晰,但神态栩栩如生。内壁被带状图案分隔成八等分,分别绘牡丹、菊花等纹饰。青花微微泛紫。盘底内凸。外底涂釉,釉下见明显的跳刀痕。外壁折腰。从以上特征判断,此盘应为明万历民窑青花瓷器。只是此盘款识与众不同,为四字款"大明国造"。在古代瓷器款识中称"国"的,从未见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