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仪式源于宗教,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正如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在其《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文中提到的,仪式除了对仪式行为和意义具有泛指外,早期主要集中指示宗教范畴内的意义和行为。仪式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早已成为社会文化人类学家研究的焦点。但是,关于仪式教育,将仪式与教育深度融合来进行探讨并得到教育学领域的关注,起步较晚。笔者试将社会学的观点引入当前小学仪式教育,呼吁仪式教育的社会化价值复归。  相似文献   

2.
仪式源于宗教,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正如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在其《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文中提到的,仪式除了对仪式行为和意义具有泛指外,早期主要集中指示宗教范畴内的意义和行为。仪式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早已成为社会文化人类学家研究的焦点。但是,关于仪式教育,将仪式与教育深度融合来进行探讨并得到教育学领域的关注,起步较晚。笔者试将社会学的观点引入当前小学仪式教育,呼吁仪式教育的社会化价值复归。  相似文献   

3.
朱雪琴 《江苏教育》2022,(39):50-51
小学仪式教育的课程化,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小学班集体仪式课程要基于学生生活视野整体规划,基于学生发展需要分类设计,基于学生成长节律阶段安排,具体的实践路径包括日常生活历练、主题活动唤醒、课堂学习培养、共同设计激发、有序反复强化。  相似文献   

4.
教育仪式是维护教育秩序的礼治中的重要一环,教育秩序的运作包含有个性在有意无意之间化为群性和群性在框架上或细节上修正个性两个过程。教育仪式促成了师生的社会化,也客观导致了师生的异化。教育仪式的目的就是要再造出某种秩序感,幻象类的秩序感不能再造我们希翼中的教育秩序。要避免幻想类的秩序感出现,我们呼吁教育仪式价值之复归: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人的个性。  相似文献   

5.
仪式指典礼的秩序形式,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仪式则指教育场域中的典礼的秩序形式。包括入学仪式、开学仪式、毕业仪式等多种形式。其中上、下课仪式则是众多教育仪式中较为重要的一种仪式,贯穿在教育环节之中。马丁·埃斯林曾对仪式做出如下结论:不管是部落藉以表现其图腾动物的动作的舞蹈,基督教圣餐里  相似文献   

6.
仪式教育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它具备符号语言,注重时间体验,蕴藏精神信念,产生情感输出,具有原则性、象征性和感染性等基本特征。它是促进文化传承、形成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是高校构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本研究分析了高校仪式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及仪式教育可利用的资源,提出构建文化自信的路径,希望能对高校构建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文化素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当前小学德育工作缺乏指向性、针对性和系统性等问题,阐述小学德育文化场域构建的基本理念及基本模式,提出构建德育文化场域的路径:立足书香文化场域,培养小学生文化素养和个人情感;开辟活动文化场域,增强小学生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设计课程文化场域,提升小学生思想品质和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8.
李中亮 《中国德育》2012,(15):10-13
在学生成长的关键节点给予引导,仪式是一笔巨大的教育资源。仪式教育有利于中小学生增强角色意识,提升公民素质,从而不断深化素质教育。一些学校的仪式教育存在简单化、形式化、家长参与率低等问题,应注重提升仪式教育的系统性、规范性、主动性和参与率。  相似文献   

9.
当前,山寨名牌的不断涌现和扩散,恰恰是弱势消费群体消费能力受压抑的表征。置身于"歧视性对比"的畸形消费机制,弱势消费群体若想谋求特定场域的话语发声机会,便惟有通过力挺"山寨名牌"这种差异性的消费实践来构筑成功者身份,进而在消费山寨名牌符号价值的自我救赎中实现对精英消费意识的颠覆和对抗。就本质而言,山寨名牌消费是一种"拟象",是对权威、正统的反叛与制衡。它表征着"非主流"边缘文化向"主流"文化发起的极端消解和挑战,其力量源于它认为与消费霸权的对峙必将导致消费场域中话语秩序的变迁。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赣南客家聚居区保存着种类繁多的礼俗仪式,这些仪式具有典型的传统文化特征;近年,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下,一种为国家权力所操控的现代"文化展演"运应而生,并在形式上重现了村落中的民俗礼仪。以宁都翠微之春文化艺术节为例,通过文化事项在仪式与展演两类场域的比较,阐明赣南客家文化在仪式与展演的相互转换中,逐步实现自身的传承和延续。  相似文献   

11.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支,高等职业教育之所以未能取得与普通高等教育同等的地位,主要原因是发展历史短暂,传统化的束缚以及理论研究的薄弱,而不是高职教育自身价值的缺失,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存价值可以从心理学,人才学,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等学科的分析中得到论证。  相似文献   

12.
仪式教育是学校有目的地以举办仪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活动,具有非神性、周期性、渗透性、集体性和体验性特征。仪式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个体价值上表现为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升华思想政治情感、强化思想政治行为;在社会价值上表现为提高思想政治认同、促进社会团结和谐、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培育和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构建仪式教育要加强顶层设计、保持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注意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和特色校园文化、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3.
徐莉 《安徽教育》2011,(10):38-40
一、学校仪式案例回眸与分析从学校文化的视角来看,学校仪式是学校文化的载体,以仪式的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可以让学生获得在课堂学习中无法获得的感受和文化理解。学校仪式是经常发生的,现例举一二,并试从现象描述中分析学校仪式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4.
祭神仪式是藏族民俗仪式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在经历了藏族信仰自然宗教、苯教、佛教等历史过程之后,仍然保持着强盛的生命力,渗透到藏族的日常生活当中,成为我们探索藏族生存智慧和文化逻辑的媒介。本文通过描述新坪村民的生活境况及祭山神仪式,探究新坪村民通过操控仪式推动传统文化向话语资本演变的方式,以此探索仪式的功能价值与新坪村民文化重构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5.
幼儿仪式教育具有特定性、秩序性、象征性、情境性的特点。家庭、幼儿园、节日活动是实施仪式教育的主要载体。日常家庭生活中的晨起仪式、睡前仪式、生日仪式,幼儿园生活中的入园仪式、升旗仪式、毕业仪式以及节日仪式具有养成幼儿规则意识、培育幼儿文明礼仪、引导幼儿感受爱与生活的美好、形成幼儿社会归属感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仪式教育是校园文化的介质和载体,能有效地促进校园文化乃至华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繁荣。仪式教育活动影响、制约着学生的内在想法和外在行为,通过设置特定的情境,使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切身实际地参与其中,产生情感共鸣,结合学生传递相关知识,培养一定的能力,塑造特定的人格,从而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有着特定的教育价值和特殊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7.
项凌柯 《天津教育》2020,(27):30-31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根据发展方向不断进行改革,人们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仪式教育也被广泛熟知,有效凸显了其价值。仪式教育是为了更好促进学校的各种活动开展,在此期间,可以通过集体性、周期性、渗透性的体验,加强仪式教育的有效应用。本文对仪式教育的德育价值进行深入分析,从实际出发对实现路径进行深入阐述。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够体现其核心价值,在教育层面对学校仪式教育的构建进行深入挖掘,加强传统教育的特色汲取,并通过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仪式教育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化得到进一步发展。仪式教育逐渐深入人心,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更为凸显。而仪式教育是学校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所举办的各项以仪式为主的活动,具有周期性、集体性、渗透性、体验性等特点。本文从仪式教育的内涵及特征出发,从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层面论述仪式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价值,进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层面下学校仪式教育的构建路径:强化顶层设计仪式教育,统一仪式教育形式及内容,对优秀传统及学校特色文化进行发掘,并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场域本质上是相关主体所处的各位置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网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文化再生产的空间场所。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场域,实质上就是从关系的角度,去思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与权力场域相对的场域位置;各位置间的客观关系结构;千差万别的惯习。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除发挥场域内相关主体的整体功效之外,关键在于场域与大学生既有的惯习间要形成一种交融状态。  相似文献   

20.
<正>顾润生:学校为什么以仪式教育作为学生品格锤炼的抓手?奚凌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的传统教育一直都是重视仪式的,而仪式的背后就是“礼”。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良好的礼仪素养展现了一个人,甚至一个民族的品位和教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