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一个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只要通过不断变换物质与能量,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系统可以产生突变即从原有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更高级的有序状态,有序的组织可以通过一个自组织过程从无序和混沌中自发地产生出来,这种在远离平衡情况下形成的新的有序结构,依靠不断地耗散外界的物质和能量来维持,即为耗散结构.同时,现代信息论指出:一个系统走向有序,是由于输入了大量信息.信息量越大,有序程序越高,各组成部分愈协调,则系统愈稳定.学生认识过程是怎样从混沌无序逐渐变为有序的呢?笔者认为,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地理教学应做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2.
普里高津创立的耗散结构理论,揭示了一切生物系统的发展都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无序到有序的规律。该理论认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在非平衡状态的条件下可以由混沌无序向有序转化;有序的组织可通过一个自组织过程,从无序和混沌中自发产生出来。我认为把耗散结构理论运用到物理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打破学生的认知平衡,促使学生的思维系统发生重组织,思维系统在不断打破和重组中得到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相似文献   

3.
<正> 1969年比利时学者普利高津首先提出和创立了“耗散结构”的概念和理论。耗散结构理论是研究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规律的一种理论。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认为,人脑系统是一个耗散结构,研究耗散结构理论并运用于人脑的认识过程,将使中学生物课堂教学出现一片崭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4.
耗散结构理论是研究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规律的一种理论。本文依托耗散结构理论,分析、探讨了该理论与中学教学化学的关系及运用它指导中学化学教学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耗散结构理论是研究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规律的一种理论.本文依托耗散结构理论,分析、探讨了该理论与中学教学化学的关系及运用它指导中学化学教学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运用耗散结构理论指导化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武 《化学教学》2001,(1):12-13
1969年比利时学者普利高津首先提出和创立了“耗散结构”概念和理论。耗散结构理论认为:一个远离非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只要通过不断交换物质与能量,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系统可以产生突变,从原有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更高级的有序状态,有序的组织可以通过一个自组织过程从无序和混沌中自发地产生出来,这种在远离平衡情况下形成的新的有序结构,依靠不断地耗散外界的物质和能量来维持,即为耗散结构。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认为,人脑系统是一个耗散结构,伴随着负熵的输入,就会导致系统处于非平衡态,进而能有效地吸纳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相似文献   

7.
陈瑛 《教学月刊》2010,(4):20-22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一个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只要通过不断交换物质与能量,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系统可以产生突变(实际上是一次飞跃——质变),从原有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更高级的有序状态,有序的组织可以通过一个自组织过程从无序和混沌中自发地产生出来,这种在远离平衡情况下形成的新的有序结构,依靠不断地耗散外界的物质和能量来维持,以实现效率的提升.耗散结构理论推出后,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熵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对组织管理系统进行分析,分析了组织管理系统从有序到无序,通过变革再由无序变为有序的组织演变过程,并给出组织系统熵值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9.
以耗散结构理论分析教育技术学的开放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技术学具有耗散结构理论的重要特征——开放 ,它促进教育系统从无序向有序的动态平衡运动 ,具有非线性、不确定性、自组织和自适应性等规律  相似文献   

10.
郁建石 《物理教师》2003,24(8):1-2,4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人脑也是一个耗散结构.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本文从耗散结构理论的角度,分析、讨论了提高中学物理教学效率的一些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刍议管理熵、耗散结构理论在高校继续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熵和耗散结构理论被引入到高校继续教育的管理中,其中熵理论启示管理者必须对高校继续教育系统进行内外部关系协调管理;耗散结构理论则说明对高校继续教育协调管理的实质是一个降熵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对高校继续教育系统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促进高校继续教育快速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设计实践教学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基础上,利用暑期开展的教学实践:暑期创意营,借助科学的理论方法进行研究。自组织理论无疑是一个较为科学的研究视角,其中的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动力学、混沌理论很好地解释了社会(教学)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到高级、从非组织向自组织的演化过程。在“开放、非平衡态、非线性作用、协同动力”环境下组织的“暑期创意营”教学无疑有效地承载了复合型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协同学生、教师、学校和企业的创新及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社会第二次转型与高等教育秩序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型要求高等教育秩序发生相应变革。在以GDP增长主义为导向的中国社会第一次转型中,我国高等教育秩序面临失序之困局,其表征为高等教育价值失落,高等教育结构失衡,高等教育制度失范。中国社会已开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的第二次转型,应重树高等教育价值、重整高等教育结构、重建高等教育制度,并以此重建高等教育秩序。  相似文献   

14.
创造性思维是具有耗散结构的大系统.以耗散结构理论为视界,阐发了系统的素质教育对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同时,揭示了创造性思维的一系列耗散结构特征及其意义,以及对教育思想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熵增原理,揭示了自然界物质能量转化的趋向总是自发地从能量集中转向能量分散,从有序趋向无序的退化。当今的旅游目的地生态系统也存在着熵增现象。鉴于旅游目的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多成分、多变量、具有耗散机构的开放系统,此无序状态并非无可救药。通过从自然界、社会管理各部门和信息舆论引入负熵流,使之在旅游目的地生态系统内部流通、转化、做功,并以各种形式消耗散失,可以降低系统的总熵,使系统设法处于有序状态,并保持其相对稳定性。因此,在实施旅游目的地的管理时,应该正确理解该环境下的熵增现象,以耗散结构原理为指导,克服组织的混乱,把握系统趋向有序运作。  相似文献   

16.
耗散结构理论作为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文章以耗散结构理论为依据,揭示了职业能力的形成机制,并从职业教育学的角度,提出职业教育教学的开放性是职业能力培养的前提,通过远离平衡态教学来增加教学的活力,促进职业能力培养的非线性作用,以有效性涨落来触发职业能力的提升,从而推动职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影响因素众多纷纭、涉及关系错综复杂的内在特征决定了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研究必须探寻多种理论视角。先用系统论解构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系统的应然形态,进而以信息论探索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系统的生成机理,再以协同论审视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系统的价值取向,最终以耗散结构论探究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演化机制,力图能够运用复杂科学的相关理论构建出一条逻辑清晰的理论解析框架,为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理论研究的进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个复杂性系统,体现了涌现性、开放性、耗散结构、非线性、自组织性。通过竞争使学生党支部处于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域,通过涨落,产生序参量和伺服的协调机制,形成从无序性向有序性(或低级有序性向高·级有序性)地自组织过程来构建和谐党支部;形成和谐党支部建设工作的非线性理念,并利用学生党支部的开放性特征构建和谐党支部。  相似文献   

19.
教育研究中的系统科学进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科学作为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论,也是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之一.它虽然已经历了一般系统论、自组织理论、复杂性理论三个发展阶段,但就目前教育理论研究情况来看,系统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应用仍多停留在一般系统论的初级阶段,对系统科学的新近研究成果显得不够重视,尤其是有着丰富内涵与教育应用巨大潜力的自组织理论代表--耗散结构理论.随着后现代主义教育研究的深入,耗散结构理论已越来越多地受到课程研究领域专家的重视,相关研究成果初步显现.另外,数字化学习理论Connectivism新近获得了较大发展,它的主要观点正是耗散结构理论主要思想方法的重要体现.由此,我们相信在系统梳理系统科学自身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研究系统科学代表性观点的教育应用已显得十分必要.另外,积极吸纳耗散结构理论的思想观点去分析教学系统,有助于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角度审视教育的弊病,查找深层次原因,摸索规律,促进信息时代教育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60年代以来,社区学院与传统大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在高等教育中的角色地位成为高等教育界关注和讨论的一大议题.结构功能主义学派与冲突主义学派成为参与讨论的两大学派,社区学院在高等教育中与大学的弥合与分离,成为论辩双方的主要争论点.以伯顿·克拉克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学派力陈社区学院是大学的中转机构,社区学院的兴起是高等教育自身变革的产物;以卡拉贝尔为代表的冲突主义学派却视社区学院为大学的防护机构,学院的出现是高等教育利益集团冲突与妥协的产物,是为低社会经济地位和少数族裔人群大学梦想设置的一个骗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