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教学中的美育问题,已逐渐引起历史教师的注意。笔者曾对此作过一些探研,并发表过粗浅的看法。近来怀着极大的兴趣读了郝陵生同志的《历史课审美教育初探》(载《历史教学问题》一九八五年第四期,以下简称《初探》)一文,颇受启发。但笔者认为,《初探》的主要观点似欠妥当,不敢苟同。这里特提出来与郝陵生同志商榷,并就教于历史教学界的同行。《初探》主要讲两个问题,一是历史美的定义,二是历史美的特点。正是在这两个问题上,笔者与《初探》的作者有较大分歧。《初探》指出:“历史美是社会美的一种。”这是完全正确的。但什么是历史美呢?《初探》写道:“那就是对美好和谐生活的追求。它具体表现为人民群众和先进人物,为追求这种美好和谐生活,而进行的可歌可泣的斗争。”这是《初探》给历史美下的定义。这个定义,缺陷甚为明显。因为就内涵而言,它未能揭示出历史美这一概念的本质;从外延来看,又限制得太狭窄。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就是不断追求美的过程.而美的追求离不开美的教育.美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使学生懂得美与人、社会、生活和自然的关系.高师美术教育在建设和谐社会的生活中,将承载着传承民族文明,肩负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任,学生应该具备审美能力和审美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3.
历史中有美 ,也有丑。美与丑的斗争不仅贯穿在人类历史的全过程中 ,而且还涵盖了历史的各个层面。在历史美育中讲清二者的斗争规律 ,有助于学生热爱美 ,痛恨丑 ,更有助于学生懂得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世界。那么 ,什么是历史美呢 ?历史美就是和谐 ,它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这两种和谐是人类长期以来追求的理想 ,马克思说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最后实现这两种和谐。因此 ,又可以说 ,历史美就是指共产主义理想 ,也可称之为审美理想。我在《理想教育是历史美育的重要任务》 (《历史教学问题》 90 .6)一文中曾有较详细的论说…  相似文献   

4.
一、利用教材中的社会生活美 ,引导学生理解情操美、人性美社会生活美是社会生活中的美 ,表现为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社会生活美以善为灵魂 ,以真为前提 ,以人之美为核心。人之美的核心表现为心灵美 ,这种美既是情操美、人性美。语文教材中人物的先进思想、高尚品质、美好情操等 ,特别是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美好心灵 ,都是社会生活美的具体反映 ,都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以各种美的形象感染人、打动人 ,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能够激起学生对社会生活美的追求。如冰心的《小桔灯》塑造了小姑娘鲜明的形象。小姑娘外表并不美丽 ,但言行透漏着善良…  相似文献   

5.
杨碧琼 《湖南教育》2009,(11):45-46
美是什么?美是和谐,美是创造,美是生命的变奏曲,美是每个人都追求的一种生存境界。两年前,我提出了“美的教育”的办学思想,致力于建设一所师生都能享受美的教育、美的生活的学校。“美的教育”首先必须落实在“美的课堂”。  相似文献   

6.
张平:马克思有个著名的论断:人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创造生活的.易健教授在<审美学导论>中高度概括:一部人类演进的历史,也就是人类追求美创造美的历史;人类对美的不断追求,促进并带来了人类文明与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我国有许多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就是脍炙人口的一个。它和“孟姜女”,“白蛇传”等故事一样,千百年来流传很广,并为劳动人民所喜爱。 课文《牛郎织文》就是根据民间的有关传说编写的。故事中朴实勤劳的牛郎,渴望自由的织女,会说话的善良老牛,蛮横残忍的王母娘娘,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牛郎织女在地上的生活是那样美好幸福,在天上的鹊桥相会又是那样真挚感人;我们为王母娘娘破坏了他们的美满生活而气愤;又为他们的坚贞爱情终于取得胜利而欢欣。这个故事反映了人民群众在旧社会黑暗生活中的美好愿望。我们从牛郎织女同王母娘娘的斗争中看到了劳动人民对封建压迫的反抗斗争精神,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美是人人都在追求的方向和目标,美好的事物会给人轻松愉快的心境,使人健康的成长和发展,体育运动是由美组成的,它源于的感受、美的感情。体育教育就是美的教育,它是通过体育教学的形式,来诱导学生去感受和发现体育中的使之精神得到陶冶、人格得到完美、身心和谐发展。著名的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就是以运动美的形式表现在人们面前的最好说明。 体育运动就是运动员把思想情感和美的意愿,以动作的形式表达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健美的体形是美的形象,敏捷的动作是美的创造,顽强的拼搏是美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美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总是用美的语言来形容向往和最珍重的事物。美是客观存在的,它代表现实生活中那些激动人心的、给人愉悦的事物,同时也体现着人们追求的理想。对人类,美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如果失去了美和对美好的事物的追求,生活就会变得无光彩。仅仅承认了美的客观存在和它对生活的意义,并不等于了解了美,美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主观和客观存在各种矛盾的统  相似文献   

10.
论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追求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学理论认为 ,美感的特点在于愉悦性和功利性。人的思想的升华和情感陶冶的最佳途径是寓教育于愉悦之中 ,也就是在愉快和感动的心理状态中 ,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道德的阶段只有通过审美的阶段来发展 ,而不是从自然的阶段发展起来的。”① ,新时期 ,学校德育工作应遵循美的法则 ,注重对美的追求 ,用美来塑造人 ,实现德育工作真善美的高度统一 ,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唤起学生的美好情感 ,净化学生的心灵 ,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 ,最终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实现德育工作的目标。一、灌输美的理念当今 ,…  相似文献   

11.
刘导明 《教师》2013,(12):56
审美教育是培养人审美、立美的能力,从而促使人追求人生的情趣和理想境界为目标的教育。大千世界,真善美与假恶丑并存。人类在逐步走向文明的同时,也在不断追求意义生活、趣味生活,在不断地发现美,品析美,创造美。小学语文教学就是从最基础的品美  相似文献   

12.
美与爱是人类情感发展的永恒主题。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追求的结晶。人类就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世界的,而美也是人类通过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是人类运用自身掌握的真知,为实现自己的目的进行自由创造的结果。马克思很早也明确指出:“人懂得按照任何一种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话的意思就是说,人不仅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世界,而且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自己。这是马克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重要理论基石,它要求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校,必须坚持以美育人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管理即教育。教育应该是美的。学校管理要以真和善为基础,追求美的境界,以美导真,以美导善。如何按照美的规律来管理学校,使学校管理达到美的境界?我们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尝试。一、优化教师管理,要高扬和谐之美1.以校长自身的美好形象感化教师校长的管理,有职务的影响力和非职务的影响力的作用。校长应特别重视非职务影响力的作用,以自身高尚美好的形象为师师表,去潜移默化地感染教师。如果校长能以自身美的仪表、美的举止、美的语言、美的情操去影响教师,那么,教师与校长之间交流、共处,就会产生如沐春风之感,就会为实施和谐管理奠定…  相似文献   

14.
每个人对美都有着特别的感情,我们时刻在欣赏它,乃至不断地追求它。可以说,缺少了美,生活将黯然失色。然而,任何美的事物都需要赋予情感才能体现出它的真正价值。“美是主观的和谐统一。”这句话精辟地阐述了美与审美情感的辩证统一关系。就其内容来说,美是客观的,但如果离开了人的主观因素,即人对客观事物的审美情感,美的事物虽然存在,也终将失去其应有的社会价值。而这种审美情感,对于以育人为天职的教师来说,则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我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体会之一。本文就英语教师的审美情感对课堂教学的作用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美,是令人向往的,也是值得人追求的.对美的喜爱和追求就是对我们所生存的环境的一种热爱的表达,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最好诠释.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就培养学生拥有一颗"爱美之心",使他们能够更灵敏地感知世界,感知心灵,成为一个有着高尚情操的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用美的因素去引导学生,陶冶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真正的美应当是纯洁的、真实的、善良的.它能使人的内心产生无比的喜悦和兴奋,并在欣喜中受到启迪,领悟生活的真谛.  相似文献   

16.
左敏瑜 《课外阅读》2011,(5):283-283,288
音乐是抒发情感的艺术,是人类通过音律来展示美和表达美的视听享受。它与人的生活情趣、道德修养、情感寄托、人际关系等,都有一定的关联。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他们思想纯真、心性浪漫,热爱美好的事物,渴求美好的生活。而音乐恰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优美高雅的试听环境,一种表达幸福和述说情感的媒介。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就是要将音乐的美好和感动传递给向往美好的孩子们。接下来,我将结合多年的幼儿音乐教育经验,通过对幼儿时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谈谈如何挖掘和发展幼儿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7.
董云 《成才之路》2012,(34):11-I0006
人的情感体系可由低向高逐层递增,即处于低层次的是情、依次是情感、最高是情操。审美情操的内涵表现为美与善的结合.在人的精神追求中真、善、美历来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目标。如果说真表现为人对世界和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善表现为人的目的性的追求,那么美就是二者完美地统一,美的目的是使人类的生活充满诗意,更加美好。在审美主体的精神之中,美与善的关系就更是水乳交融.而人的审美情操就是美与善的完美结合。美与善的心理指向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美的感受更侧重于埘世界外在形式的观照,它使人在形式的王国中品味世界和人本身的全部丰富性和多样性。审美情操的伦理内涵还表现为现实人格与理想人格的结合。  相似文献   

18.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浓缩起来有两个含意:人的生活必须有理想,有追求,有创造;而理想必须扎根于现实,立足于当今,这就是过美的生活,用美的规律塑造自己的人生。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塑造人的神圣而伟大的社会活动,而人又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的。无数教育实践证明,青少年的心灵需要美来滋润,青少年的人格需要美来铸造,青少年的智慧需要美来激发,一句话,青少年的全面素质需要在美的主旋律中培养起来。为此,教育教学活动需要遵循一个共同的原则:教育立美。所谓教育立美,就是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作指导,把美学原理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把我们的学校办成教者乐教、学者乐学的创新教育基地,按照美的规律把受教育者塑造成“追求美好人生、创造美好世界”的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那么,在我们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历史是人类生活和生活的记录,充满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瑰宝。历史本身就是一个美的宝库。历史教育过程应该是发现美、鉴赏美的过程,培养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和目标。纵观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追求美、创造美、享受美的历程,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和科学美无不在历史中流光异彩。历史学科的美育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引导学生发现和感受历史的美,发挥其内在的美育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