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之友》是一朵花,一朵开放在语教坛上的灼灼奇葩。它妍丽夺人,香飘校苑,沁人心脾。在众多语教学刊物中,它紧跟语教改的时代步伐,贴近一线语教师,联系语教学实际,辟出了一个姹紫嫣红的语教育教学园地,带来了语教育教学的勃勃生机。它花团锦簇,芬芳四溢,给语教师一片春意盎然,一个深情无限。  相似文献   

2.
学生学习语的需要是联系语教学过程各要素的纽带;学生学习语的行为是语教学结构发挥整体效应的决定因素,因此,语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学生在语教师主导下,在语学习实践中,逐步自主提高语素质,不断和谐发展个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科学世界”语文教学科学化刍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教学科学化”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求知”层面的语教学特质的规律探求;二是“求实”层面的语教学最优化的实践追寻。语教学从属于“科学世界”语教育,而非“生活世界”语教育;语教育是“交往教育”的主体和核心——宏观架构起了语教学科学化的“科学世界”教育背景,确立起了语教学科学化的逻辑起点。言语技能训练是语教学的基本途径;言语形式是语教学的立足点;以交际言语为主向科学言语、艺术言语及言拓展是语教学的总体趋向——为语教学科学化从宏观的教育走向中观的教学,从“应然”的教育目的走向“实然”的教学结果指明了方面。而语课是具有学科课程特点的活动课程则为语教学科学化从教育的微观层面即课程形态上找到了最终的落点。  相似文献   

4.
语教师,在教学中都坚守着一个原则:提高学生的语素质。阅读能力是语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语必须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感悟到阅读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所以在语教学中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已成为我们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5.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语素养,必须建设开放有活力的语课程。为此,语教学必须打破长期桎梏语教师的“三个中心”从而真正实现语教学的“三个超越”。  相似文献   

6.
刘仲山 《教育导刊》2004,(21):64-64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把语的学习局限于对语教材的学习,而忽略了语知识的广泛性和实用性,这就导致了语教学中的高耗低效。因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教材在语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语教学应该呼唤语本位的复归。多媒体介入语教学应关注语本身的客观美及主观美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多媒体介入语教学应把握运用的尺度。  相似文献   

8.
朗读不但是中小学生语基本技能训练的内容之一,而且是语教师的一项有效的教学手段。恰当地运用朗读手段能收到课堂讲解收不到的教学效果,对提高中小学生的语素养有着较理想的促进作用。章主要阐述语朗读的教学功能及朗读在语教学过程中的有关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9.
能否认识和把握语的真正本质,并形成正确的语本质观,从而给语课以一个正确的定位,为语教学建立起一套正确的且操作性强的理论指导体系,关乎语教学顽症的存亡,关乎语教学行为的正误,关乎语教学改革的成败,关乎语教学生命的兴衰。这既是能否使语教学科学化的关键所在,也是能否切实提高语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大语观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思想,它强调语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大语观下的语教学,应以主体性、实践性为主要特征,实施开放式语教学。遵循兴趣性、实践性、综合性、可行性原则,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策略,开通学校小课堂,社会大环境双渠道,既立足课堂,师生共同学习,又注重课外实践,在生活中学语,在实践中求发展,从而促进语素养的全面提高,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相似文献   

11.
口语交际作为语教学中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内容,是语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虽然新课标已经分学段制定了具体的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但是在语教学中,口语交际并不为师生所重视。这种情况固然与语教学重读写、轻听说的传统有关,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中寻求一种极富人本主义倾向的师生关系,是当今教学中尤其是语教学应树立的教学理念。在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进行语教学,并在教学中重视人教育,让语这种蕴涵着理念和情感的人学科,通过教学来熏陶、感染、塑造学生的灵魂。  相似文献   

13.
从2004-2005学年开始,全国中小学语所有起始年级全面实施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教学。在这一学年里许多教师大胆创新,在新课程大语观的指导下,进行了许多新的教学尝试,为广大语教师进行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作了积极的探索。但也留下了不少遗憾,如我听过的两节似是而非的语课不得不让人深思。  相似文献   

14.
如上所述,迄今为止我们围绕着中小学语教学所展开的争论,大都是在“大语”观念的基础上展开的,因而这些争论都没有使我们在中小学语教学的实践问题上找到相互理解的渠道。  相似文献   

15.
作教学是语教学的重点,怎样指导学生把作写得充实具体,言之有物,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呢?我在语作教学中做了如下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本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对语教学三个前提问题的认识,即语教学的任务,汉语教学的特点,中学生学习母语的规律;二是语教学与修辞学辅车相依的关系,提出了语教学需要修辞学,修辞学也需要语教学的观点。章认为,在语学问世之前,语教学可以借助修辞学理论作为培养学生语能力的指导理论,语学要问世,修辞学理论也将是它的核心部分,同时语教学是修辞学的用武之地,是检验修辞学理论的试金石,也是修辞学发展的动力,二有机地结合,不仅可引导语教学走出低谷,也将给修辞学的发展带来生机。  相似文献   

17.
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们将如何达到这个目的?这是所有语教育苦苦探究的问题。虽然很多人提出了关于这些问题的卓见高识,但无论哪一观点都没能让人们普遍接受。所以,大多数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该教些什么,当下的教学是否真的有助于学生语水平的提高。我想,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语教学太复杂太“感性”,仅一个语“性质”之争就有千说万论;二是语教学的任何一套理论似乎都还未能现实地解决“少、慢、差、费”的积弊。笔无力从根本上解决这些语教学的苦恼,在这里仅就美学的视角,提出一点关于突破语困境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8.
语教学的改革,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最有效地扩充知识的含量,提高学生的语素质和语能力。实践证明,低年级语教学在完成基本知识点的教学的同时,同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素质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由于“路径依赖”的自我强化作用,语教学一直在原有模式的修修补补中徘徊不前。为了彻底改变当前语教育不能尽如人意的现状,必须以语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从语教学的源头做起.强调语教学论课程与中学语教学的对接,对语教学论课程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性改革。  相似文献   

20.
王秀梅 《现代语文》2006,(12):101-102
“语味儿”,是语教学的本质特性。语课耍上出“语味儿”,本应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目前在我们的一些语课堂上,出现了一些“红杏出墙”、“为人作嫁”的非语、泛语现象,随着语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倍受瞩目的语教学,似乎是在无垠的草原里行走,于一路的奇山异水、繁花似锦中,迷失了前进的方向。毫不夸张地说,语教学最大的悲哀就是语本体的淡化,失去语独有的真味。那么,我们语教学中的“语味儿”究竟是何以丢失的?又怎样才能找到回归的路?笔从一线教师的视角就上述两个问题作了一些思考,期待有识之士补苴罅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