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代是官修史书制度初步确立的时代,官修史书主要包括官修前代"六史"及本朝国史两类.官修史书机构并无固定的属员配置,修史者多是临时措置而来的"兼职"官员.修史兼职人员多,工作耗时长、难度大是补偿性奖励官修史书编纂人员的重要原因.官修史书具体的奖励形式包括赐物、玺书褒美、封赐爵位、加散官、追赠、职秩变迁六大类.这些奖励具有前后期时代差异,既重原则又不失灵活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宋代学术以理学为特色,与之相应,在史书的修纂中形成了义理史学一类,以孙甫《唐史论断》、范祖禹《唐鉴》、朱熹《资治通鉴纲目》等书为代表,主张在史学中以微言大义为旨,不太重视历史事实的考据。但是此类史书在宋代史学史中并不占据主要地位,占主要地位的当属以求真求信为目的的考据史学,这类史著包括在修史过程中附录考史成果的《资治通鉴考异》、《续资治通鉴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的考异等,这些著作在宋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相较于中国目录学史的研究,学界对于中国目录学史研究史的梳理略显不够,通过梳理20世纪中国目录学史研究史,为新时代中国目录学史的研究与书写提供历史借鉴。[研究设计/方法]以20世纪以来出版的姚名达著《中国目录学史》、王重民著《中国目录学史论丛》、吕绍虞著《中国目录学史稿》、倪士毅著《中国古代目录学史》、乔好勤著《中国目录学史》、余庆蓉著《中国目录学思想史》以及柯平著《中国目录学史》7本通论性目录学史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研读、分析与比较,借以梳理20世纪中国目录学史的书写路径。[结论/发现]20世纪以来中国目录学史书写呈现出如下特点:(1)历史学、图书馆学学者是中国目录学史书写的两大核心主体;(2)线性进化史观逐渐成为中国目录学史书写的主流史观;(3)书写的焦点由“以目录为中心”到“目录与人并重”。[创新/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中国目录学史书写展望:(1)明确“目录学史”的内涵;(2)明确“以西释中”还是“以中释中”;(3)明确中国目录学史的中心是“人”;(4)探索多体裁的中国目录学史书写形式;(5)拓展中国目录学史的关注视域。  相似文献   

4.
北朝时期,史学出现了明显的官修化趋势,山东士族依仗其文化优势多参与其中。在编撰史书的过程中,他们并不局限于修史本身,而是多力图将自己的政治、文化理念贯穿其中,故此对北朝时期的史学和政治演进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福建师大历史系教授郑广南早在五十年代就确立研究中国海盗史这一治史主攻方向,开拓史学研究处女地,勇闯学术“禁区”,探索中国历史上的海盗活动问题。他倾注近半个世纪的勤奋和聪敏,在一般人对海盗知之甚少又怀恶感的情况下,为了研究中国海盗史在浩如烟海的史书中查代史料,遍查沿海省市县和重要乡镇的地方志乘,翻阅正史私家文集,搜寻碑文、谱牒、手稿文本及民间传说故  相似文献   

6.
“新满洲”是清大宗时期值得认真探讨的重要问题,搞清这一问题,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太宗时期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特征。本文拟通过清入关前的有关档案,结合清代官修史书和私家著述,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路学军 《兰台世界》2014,(1):121-122
北朝时期,史学出现了明显的官修化趋势,山东士族依仗其文化优势多参与其中.在编撰史书的过程中,他们并不局限于修史本身,而是多力图将自己的政治、文化理念贯穿其中,故此对北朝时期的史学和政治演进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第三章隋唐五代时期的出版(公元581——960年) 第五节隋唐五代时期的重要著作四、史学、地理学唐初所修的史书,除梁、陈、齐、周、隋、晋书六部史馆官修者外,还有两部私人的撰著,即李延寿的《南史》和《北史》。  相似文献   

9.
清代官修国史成果卓越,国史馆史臣在对诸帝本纪的纂修过程中,采撷史料并非仅仅限于《实录》,各部院、衙门提供的原始材料亦是国史本纪的重要史料来源。国史纂修不单单是国史馆一个部门的个体行为,而且始终是由朝廷统筹安排、各部门协同合作,史料征集是多方面的,体现了官修史书的中央集权意志。  相似文献   

10.
清国史本纪史事探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清代官修国史成果卓越,国史馆史臣在对诸帝本纪的纂修过程中,采撷史料并非仅仅限于《实录》,各部院、衙门提供的原始材料亦是国史本纪的重要史料来源。国史纂修不单单是国史馆一个部门的个体行为,而且始终是由朝廷统筹安排、各部门协同合作,史料征集是多方面的,体现了官修史书的中央集权意志。  相似文献   

11.
出版史学是出版学的分支,也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关于出版发展过程的学问,它包括对于出版历史的记录、对于出版历史经验的总结及对出版历史规律的探讨.出版史研究的历史就像出版的历史一样久远,但是出版史论著的出现却仅有10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宋代官修史学文献在我国古代史学文献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官修史学文献的编撰机构、文献类型、突出特点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13.
登科记是研究科举制乃至唐宋历史的重要文献。然至今散佚殆尽。清人徐松编唐《登科记考》,对登科记的流传叙述过略,且有错误。文章以该书为背景资料,根据史志书目、官修及私家书目,参以史书、传记、方志以及文集、笔记,考证了唐、宋登科记流传情况。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革命”浪潮下,历史学遭受的冲击要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更为彻底与更具革命性,吸收信息技术精华、展现强大计算能力的计算史学成为了不可逆的趋势。历史学究竟何去何从?文章在概念辨析、历史回顾及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中国计算史学自梁启超首倡后已历时百年,期间至少经历统计历史学、计量史学、信息史学、数字史学等若干学术实践与流派。当下计算史学的成果集中在三大方面,包括数据集成和数据库,历史文本语料库、知识库建设与挖掘分析,可视化及GIS历史地理信息系统。需警惕的是,计算史学所谓的“繁荣”带有“泡沫”成分,“计算”技术的优越性容易让人忘记其“双刃剑”的一面,人性与人文精神的淡化亦令人担心。计算史学只有在交叉、突破和自我觉醒中不断重塑自身科学性,才会展现出在“大历史”学科、“整体史”学术与“中国史”话语等方面的趋势和未来。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明清时期官修目录和私家目录的发展状况,论述了当时目录学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6.
郭芳 《兰台世界》2010,(6):58-59
辽、金史纪事本末是清代纪事本末体史书之中的代表性著作。丰富的考异内容,为辽、金史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也反映了清代纪事本末体史书注重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编撰趋势,在古代史和史学史研究中都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明代目录著作中的史部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文渊阁书目》、《国史经籍志》、《百川书志》、《万卷堂书目》、《世善堂藏书目录》、《玄赏斋书目》、《澹生堂书目》等明代官私目录著作中史部分类的考察,明代史学在目录学著作中的体现亦可考见。这些史部类别的设置,对传统目录著作史部分类进行了修正和补充,而一些新类的出现,不仅反映着史学发展过程中史书部类的变化,从中亦可窥见明代史学发展的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18.
李淑敏 《档案》2012,(3):23-25
清代史馆制度是官修史书的制度,与政治有着密切关系.清代时皇帝可以发起编纂项目,全面干预编史过程,指定编史人员,并且形成次第御览制度.清代史馆制度成为帝王意志发挥作用的工具,统治者可以在编史过程中自由取舍材料,树立良好形象,抗衡夷夏观念,证明正统身份,配合政治形势推行教化政策.  相似文献   

19.
辽、金史纪事本末是清代纪事本末体史书之中的代表性著作.丰富的考异内容,为辽、金史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也反映了清代纪事本末体史书注重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编撰趋势,在古代史和史学史研究中都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刘盛利 《大观周刊》2012,(11):12-13,43
《科学史学导论》主要通过综合性地描述、批判和评论重要的科学史学观点和方法,介绍现代科学史中的方法论和理论问题,本文在介绍该书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探究其思想体系,说明它是连接一般史学与科学史学之间鸿沟的导论性著作,对我们理解科学史的发展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