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董治顺 《今传媒》2008,(2):55-55
上个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提起薛世才,在兰州军区机关及其所属部队,很少有人不知道.虽然很多干部战士没见过他本人,但通过军内外的报纸,大家对他的名字并不陌生.  相似文献   

2.
走到别人没走到的地方,说出别人没有说过的话,这样的经历和作品,是每个记者都有的梦想,这是打开范炬炜的新闻词典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3.
王可佳 《东南传播》2014,(6):150-152
"新闻家"一词最早出现于松本君平《新闻学》的中译本,其形成与日语存在着紧密的关系,而词义则受到了来自西方新闻思想的影响。"新闻家"最早与"记者"同义,曾指代国外新闻从业者,也指代中国"名记者"、"名报人";新中国成立后,一些无产阶级报人、记者被称为"新闻家";今日"新闻家"已很少使用,其词义也已经泛化,没有特别的意义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许多新闻媒体正在尝试推出一种全新的报道形式——"政策解读"。这一报道形式从群众的关注点入手,把中央要求和群众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本文以土地调控政策为例,阐述如何用新闻的视角做好政策解读报道。  相似文献   

5.
赵洁 《新闻传播》2010,(7):51-51,53
电视民生新闻以其贴近生活,贴近民众,富有生活性、地,域性、服务性、监督性的特点,在上世纪90年代末及本世纪初异军突起。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如今进入了一个瓶颈期,报道内容碎片化、报道主题窄化、同质化严重等,都制约了民生新闻的发展。本文以福州电视台《新闻110》为例,运用内容分析。从发挥媒体功能,扩大报道领域,突出本地化和互动性等方面,对民生新闻进行解读.并探讨当前形势下民生新闻的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民众素质的提升,人们对经济新闻愈发关注。电视经济新闻播报解读技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新闻播报的效果和人们的接受程度,因此提升播音员的播报解读技巧具有重要意义。经济新闻相对于其他新闻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播音员应当根据经济新闻的特点和播报的具体内容采取针对性的解读技巧,进而提升经济新闻播报的水平并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本文将对经济新闻报道的要求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电视经济新闻播报的解决技巧。  相似文献   

7.
新闻解读,颠覆了传统新闻理论的定义在国内新闻界,由"老祖宗"确定的"用事实说话"的定义,这已成为广大新闻从业者长期以来自觉遵守的规则。在以往新闻表述中,除新闻述评外,各类新闻是排斥议论的。如今,随着传媒市场的发展和受众需求的变化所产生的"新闻解读"文体,就是对传统理论意义上的新闻定义的颠覆。主要表现在:(一)从新闻的编排模式看,解读从路来。这样,就能举重若轻,以一种轻松、清新、时尚的方式进行解读,以独家视角对重大主题进行人文化的再选题。  相似文献   

8.
党报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权威性,这种权威性首先体现在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的报道上。党报报道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一般采用的方式为:发表会议消息,刊登领导人讲话,同时配发评论或社论。这些通常发表在报纸一版头条或其它显要位置的报道虽然受人关注,但往往令读者只知其然,却不知所以然。尤  相似文献   

9.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信息是人们接触社会和接受教育的最重要工具.信息的文本主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传播.成为我们与客观世界沟通的重要中介:一方面,传者不断地制造各种新闻信息文本来反映客观世界;  相似文献   

10.
张斌 《视听界》2004,(2):66-68
作为一档人物访谈节目,《面对面》在短期内获得电视观众的高度认同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关注,这在中国电视的发展历程中是不多见的。《面对面》是单纯的,只有一个采访对象和一个主持人作面对面的交谈,《面对面》又是内涵丰富的,不然就难以解释观众对两个人说几十分钟话有如此大的兴趣。《面对面》的成功在于用人来解读新闻、见证历史,这既是栏目的理念,也是其魅力所在。从“人”的身上展现新闻2003年1月10日,《面对面》悄然开播。它是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中的第一个长篇人物访谈节目。虽然它脱胎于《新闻调查》和《东方之子》,但又不同于这两档节目,它的节奏与主题都发生了变化。作为新闻人物访谈节目,最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姬十三发起"科学松鼠会",这是一个由科学写作者、编辑组成的松散的协会。2010年,他创立果壳网(Guokr.com),定位为"以科技为核心的社会化媒体"。作为开放、多元的泛科技兴趣社区,果壳网提供负责任、有智趣的科技主题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万联众 《新闻传播》2004,(10):29-30
当前,我国新闻写作的模式化、公式化现象相当严重,只是不愿意主动认识和承认这个痛苦的现实罢了。特别是当大批记者云聚一处采访某一个重大新闻事实时,这种模式化、公式化就表现得更加突出了。  相似文献   

13.
《出版参考》2012,(1):10
编者按:本次年度专题策划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记录、分析2011年新闻出版业的大势大事。第一部分由新闻出版研究院统计处用2011年发布的数据解读报纸产业的发展轨迹。第二部分由开卷从畅销书的视角来回顾2011年的图书市场。  相似文献   

14.
把“生态”与“传媒”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概念“嫁接”到一起是西方人的首创,“传媒生态”(mediaecology)这一新概念早在20世纪70年代便在美国开始盛行。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传媒生态”的定义有着不同的解读,但其中NeilPostman的解释由于普遍受到人们的接受而显得相对权威。他认为,“传媒生态是探讨传播媒介如何影响人的知觉、了悟、感受和价值观,以及人类如何利用媒介求生。生态这个词引申为对环境的研究,包括环境结构、内涵以及对于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年来,新闻媒体出现大量以“或”字为代表的“悬疑新闻”,类似《奥巴马夫人或在白宫生宝宝》、《律师称南京重大交通事故肇事司机或被判死刑》等报道,渎者不知这个“或”能否“突发”还是“未发”,媒体为了抢新闻也被动地不敢不发,于是“悬疑新闻”纷纷亮相,成为新闻体裁中的“新生代”。  相似文献   

16.
襄樊日报注重新闻摄影创新,推出《新闻相册》,确立以图片来讲述新闻故事,以有趣、有情、有意来感动吸引读者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一周军情回顾》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2008年1月推出的一档军事述评类栏目。每周五6:10~6:26播出。在当今快节奏的信息社会里,人们并不缺少信息,缺乏的是对信息的梳理和解读。有人估计,目前  相似文献   

18.
五星红旗、五环旗在国家体育场冉冉升起:奥运圣火在北京的夜空熊熊点燃:北京奥运会在古老的中国胜利举行!16天来,全世界数十亿观众欣赏了这场盛况空前的视听盛宴。从新闻传播的角度看北京奥运,不仅精彩的赛事值得大书特书,围绕奥运产生的海量的新闻信息、热烈的现场画面和精彩的镜头所传达的愉悦和欢乐、新奇和遗憾;所证实的成功经验;所提供的观察视野,  相似文献   

19.
董广安 《新闻爱好者》2010,(12):165-165
收到新近出版的《报纸采编考评研究》一书①,仅看书名,还以为是供专业考评人员阅读的。仔细读完,才发现它的读者面其实非常宽。可以说,对于许多关注新闻理论以及新闻采编实务的读者,它都有阅读价值。该书虽然研究采编考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界定"解读新闻"类新型节目入手,对该类型节目及节目主持人风格进行了探讨.着重从角色定位、主持运用、知识架构和整体主持风格等几方面对现阶段"解读新闻"类节目主持人显露出的主持风格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且比较粗浅地分析了现阶段此类节目主持人主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在文章的最后就如何解决这些现存问题的对策做了一定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