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宽容的力量     
新一茬的秋季开学,我接任初三·四班的班主任。不过,在接任班主任之前,就听很多老师说,该班有点“特色”——成绩最差、纪律最糟、学生最烂,特别是那个大名鼎鼎的“犟牛”——“强娃儿”,最令老师头痛。 开学的第二天,“强娃儿” 和他父亲一道来报名,我这才知道“强娃儿”的学名叫张强。看着这个衣着褴褛、身材瘦小、黄脸蓬发的少年,我怎么也无法把他跟所谓的“令人头痛” 联系起来。说真的,看着他五大三粗的父亲——张铁匠,我心中不禁对张强泛起一丝怜悯的涟漪。张铁匠临走时扔下一句话:“罗老师,我儿子是蜡烛,不点不亮。他…  相似文献   

2.
元旦前夕,邮递员老马给我送来了一张贺卡,我接过贺卡,一看署名,知道是以前教过的一名学生寄来的。卡片上的内容只有一句话:“潘老师,如果没有您的宽容和鼓励,我是考不上板中这个重点中学的。”这张卡片,又勾起了我对两年前发生的那件事的回忆。  相似文献   

3.
宽容的力量     
杨明辉 《江苏教育》2000,(12):20-20
最近在报上看到一篇章,介绍在美就读的一位初一学生擅长中国画艺,因而对美国教师的西洋画要求不大接受,甚至在课堂上反驳老师的意见,他的期中考试画也因为不合老师要求被判为C等。但这位具有硕士学位的老师在了解到这位新来的中国孩子是按照中国画法在进行创作时,欣然将C改为A,并将这幅作品送进了美展厅。这位老师的大度让人肃然起敬,她的宽容,是对学生人格与艺术的双重尊重。  相似文献   

4.
宽容的力量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每一个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对自己的人格、知识和付出的劳动,都希望得到尊重,当这些希望达不到要求时就会影响他们的积极性,甚至破罐破摔,事事和你对着干。在许多情况下,教师宽容的态度、理解的语言和欣赏的微笑,远远比严肃的批评更有效。  相似文献   

5.
宽容的力量     
初三2班,其“美名”早在去年我已有所耳闻。总体成绩虽然不是在年级末位,但绝对属于名符其实的“发展中”班级,多次考试均处于年级最后几名之列。班上有七八个学生非但无心向学,还时常挤在一起违反纪律,甚至自诩为“八大恶少”。班上外地学生较多,  相似文献   

6.
宽容也是教育,但宽容不是纵容,更不是无原则的退让。宽容包括宽容学生的口不择言,宽容学生的再三过失,宽容学生青春期的偏激,宽容学生的暂时抵触。  相似文献   

7.
宽容的力量     
提笔开始写这篇文章时,我的耳畔仿佛回响起老师,您真好的声音。要是没有课堂上发生的那件事,就不会引起我对班主任情绪自控的高度重视,更不会有班级管理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宽容的力量     
游宇明 《教书育人》2001,(16):46-46
中国的教育一向强调严厉,许多俗语和古语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比如“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堕”,“不打不成材”等等。我们很少想到宽容也是一种教育,这种教育往往比严厉教育效果更加显著。大一时,我很喜欢睡懒觉,八点钟上课,经常七点半还赖在床上,漱洗吃饭之后,第一节课往往已上了大半。一次,我发现自己又错过了上课的时间,于是急匆匆走向教室,我们的英语老师罗湘永先生恰好瞄到了我,他用英语笑容可掬地说了句:“你又迟到了?”罗老师说这句话语气很轻,却让我产生一种深深的自责,从此,我改掉了迟到的毛病。不久前从《…  相似文献   

9.
宽容的力量     
李明 《中国德育》2007,2(2):76-76
那是一个星期三的下午,该我上第一堂课。我脚还没跨出办公室的门,迎面冲过来一个人,差点撞到我身上。我定睛一看,是我班上的一名学生,还没等我问话,他已大声喊起来:“李老师,王钰(化名)哭了,因为她的一元钱没了。”丢一元钱,在成人的眼里不足为道,可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却非同小可。在学生眼里可能没有一千元的概念,却知道一元钱实实在在的用处。我赶忙应了一声:“是吗?老师这就去。”我边往班级赶,边思索对策。  相似文献   

10.
宽容的力量     
这天上午,去一年级某班上课,刚进教室就听到里面的吵闹声,原来是同桌两位学生为争一支自动铅笔,吵得面红耳赤。其中一个女生一看到我进来,立马跑上来告状:“老师,这支笔是我妈妈买给我的,被他拿去了,还硬说是他的。”另一位男生也不甘示弱:“明明是我的嘛,她撒谎!”到底是谁的,我也难以判断。  相似文献   

11.
宽容的力量     
李凤霞 《班主任》2010,(7):33-33
一天晚自习最后一节课,我批完一摞作业,习惯性地在课桌间巡视时。发现女生洋并没有写作业,而是在写一封信。见我走到桌前,洋很是慌乱,想把写的东西藏起来,可众目睽睽下又无处可藏。万般无奈,洋只好把还没有写完的信交给了我,  相似文献   

12.
宽容的力量     
风凉话,正可以给你发热的大脑“冷敷”;给你穿的“小鞋”,或许能让你在舞台上跳出曼妙的“芭蕾舞”;给你的打击,仿佛运动员手上的杠铃。定会增加你的爆发力。  相似文献   

13.
宽容的力量     
先看一则故事: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反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相似文献   

14.
宽容的力量     
记得在一次语文课上,我发现一个学生竟然在做数学作业,当时很气愤,大声呵斥他站起来,可是这位学生却表现出了反抗的情绪,说:“怎么啦,我又没有影响别人。”我知道这位学生个性很倔强,当时我如果不退步的话,结果会很难堪。我便说:“对不起,可能是我打扰你了,我们继续上课。”  相似文献   

15.
时光如梭,不知不觉,自己已工作多年。回想自己的为师之路,期间有收获,也有些许遗憾。这些遗憾,让我每每想起,心底就有难言的愧疚和隐隐的不安。不知道曾经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在这些学生成长道路上会不会留下阴影,不知道他们现在生活得怎么样?如果当时我再宽容一些,采取其他的方法教育,他们是不是会比现在更好一些。  相似文献   

16.
一、学生幸福的缺失 教育宽容的提出 笔者认为,幸福教育是一种源于生活而最终又回归于生活的教育,是一种教育者呵护学生成长的教育,是一种充满师生心灵沟通和对话的教育,是一种有动力性、意义性和终极价值的教育追求。所谓的动力性是指使学生个体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对真、善、美的不懈地追求;意义性是指学生个体在受教育过程中认识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终极性指学生个体通过教育获得最高的善和智慧,得到心灵的极大的愉悦。我们现实的教育实际情况和幸福教育的目标相差很远,这和我们的教育传统和现存教育的问题有很大关系。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演变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求同”、“统一”、“标准”的心态,已成为人们一种难以割舍的文化情结和根深蒂固的传统,它盘踞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浸染在人们的观念、思想、言语、行动等各个方面,成了一种挥之不去的集体“无意识”。我国现存教育体制和制度的僵化,加上中国人自古以来的“道尊”、“师尊”文化,使得一些缺乏宽容的教师在“师道尊严”的幌子下,使用专制、独断的方式来“教育”、“统制”学生。在教育现实中,有的老师甚至见孩子犯错误张口就骂,举手就打;有的声色俱厉、暴风骤雨、严加训斥、变相体罚、摧残心灵;有的失去信心撒手不管,任其发展,最后辍学,走向犯罪的道路。所有这些都是极端的不宽容做法,严重破坏了师生的和谐亲密关系,使学生失去了最好的教育时机。在这种情况下,宽容的“缺席”成了一种屡见不鲜的现象,成了教育实践中难以根除的痼疾。学生个体在受教育中,个性受到压抑,想象力受到抹杀,创造性不能很好地发挥,没有自己的民主自由的空间,甚至身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教育的培养目标,学生很难感觉在教育中的自由、民主和幸福。用宽容精神真心呵护学生的成长是进行幸福教育的时代呼唤。  相似文献   

17.
宽容的力量     
前不久的一天晚上,妻儿已熟睡,我正专心致志地品读着电视连续剧《恩情》,电话铃声骤响,我很不情愿地拿起话筒。  相似文献   

18.
李晖 《教育革新》2008,(3):29-29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经历挫折和坎坷,一定犯过不少错误。可是今天,我们仍然会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小孩的错误,是家长的宽容,使他充满自信;工作上的失误,是领导的宽容,反而使他倍加感内疚;学生的错误,是老师的宽容,使他获得前进的力量;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享受宽容的幸福。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每天面对学生的教师,我们更应该体谅我们的学生,  相似文献   

19.
宽容的力量     
温正湘 《初中生》2007,(1):12-13
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他解放了农奴,打赢了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然而.在竞选总统前夕.因为出身卑微,他在参议院演说时遭到一个参议员的羞辱。那参议员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自己是个鞋匠的儿子。”这话说得真是太狠了.大厅里有人开始嘲笑起来。  相似文献   

20.
宽容的力量     
从前,有一个侏儒,身高仅老婆的一半,却以打老婆出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