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面对一个严肃的学者,我写下这么一个带有调侃性的题目,心里多少感到有些惶恐,但一时也想不出更妥帖的词来形容他。1929年他40岁,时任安徽大学校长,因涉嫌纵容学生闹学潮而被老蒋召见。那时老蒋正踌躇满志,威风八面,而他早年参加过同盟会,曾任孙中山秘书,学贯中西,27岁就被聘为北大教授,"五  相似文献   

2.
红旗纹身     
有这么一个警察,姓蒋,大家都叫他老蒋。其实他还很年轻,才三十大几。被称为老蒋,也许因为他是刑侦一线的精英,老是立功受奖,有“老奖”(老得奖)之意。老蒋有点怪。局机关大院有个警官浴池,福利性质的,每天下班时免费开放,可老蒋从没进去过,更没见过老蒋光顾社会上的各类“澡堂”,他总是跑回家里凑合着洗个淋浴。不仅如此,老蒋还从来不穿半袖警装,即使天再热,也要把自己浑身上下裹个严实。这都缘于老蒋身上有纹身。后背是一条龙,从手臂一直盘旋到大腿上,前胸是一只虎,龇牙咧嘴想吃人。还是在几年前,从一宗毒品案中审获重大线索,老蒋奉命卧底…  相似文献   

3.
老蒋     
老蒋是我小学时的英语老师。其实她不老,记得上小学那会儿,我们没有赐给她任何“雅号”,大概是浑浑噩噩的学业生涯中,她已在我心中不知不觉占据了制高点,如今才胆大妄为地叫她一声“老蒋”。  相似文献   

4.
40岁年龄段:“半边户”老蒋的婚恋堪为楷模 老蒋谈起自己的婚恋,仍显得不太好意思。29岁结婚时,他看到姑娘还脸红。现在46岁了,淡起和妻子的感情,仍不能很放开。  相似文献   

5.
老蒋是我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老蒋相貌平平,小鼻子,小眼睛,一张大嘴,浓密的关发乱蓬蓬地伏在关上,简直像一堆乱草,他脸部的线条直来直去,像木刻版画一样,让人一见就能感受到他倔强而又不免固的性格。  相似文献   

6.
老蒋     
老蒋是我小学时的英语老师。其实她不老,记得上小学那会儿,我们没有赐给她任何"雅号",大概是浑浑噩噩的学业生涯中,她已在我心中不知不觉占据了制高点,如今才胆大妄为地叫她一声"老蒋"。和老蒋的初逢是在一个特别诗意的午后。阳光经过玻璃窗的折射后静静地拥着她——长发上浮着金光,脸颊上扑着薄粉,淡紫色的洋裙衬托着她的桃腮杏脸、柔骨冰肌。那时,我才是一年级的小屁孩儿,在下课时踮着脚趴在教室的窗台上,死死地贴着玻璃往里看,与其说是看二年级的学生上课,还不如坦白地说是在看那位兰质蕙心的美女。当时也顾不上  相似文献   

7.
假画真情     
这天上午,老蒋正要出门买莱,邮递员送来了一封快件,是儿子蒋小平的录取通知书。  相似文献   

8.
王延晞 《下一代》2009,(7):38-40
1941年5月晚上八点钟,叶挺等待老蒋“召见”坐在客厅。蒋介石缓步向客厅走来,想起了叶挺事思绪重重。北伐时,叶挺领导“独立团”为先遣队,率先攻进武昌城。  相似文献   

9.
清末民初孙中山的一批追随者探索社会主义 (非科学社会主义 )对孙中山产生一定的影响 ;他们的一些社会主义主张超出同时期孙中山的思想 ,并被孙中山以后所吸收 ,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因而不断地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早年在香港的经历,使孙中山受到基督教博爱与平等观念的熏陶,同时深受西方共和宪政思想的影响。香港是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启蒙地。孙中山在港期间,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战友,并于1895年成立香港兴中会,香港成为了孙中山革命的前沿阵地。孙中山先后直接或间接地领导了10次武装反清革命,却是屡战屡败。革命准备时,孙中山曾在香港联络号召革命同志,革命失败后,孙中山曾取道香港逃往海外,民国成立以后,孙中山数次在政治生涯的关键时刻途经香港,并且受到香港民众的热烈欢迎。香港在孙中山的政治生涯中占有非常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如何评价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的关系?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充分肯定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高度评价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国内学术界的观点亦基本一致: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孙中山最伟大的贡献是辛亥革命。通过对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精神和旗帜作用的分析,说明孙中山是革命党人的精神领袖、中国革命民主派的光辉旗帜,辛亥革命是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的必然结果。继承和弘扬中山精神,高举振兴中华的旗帜,激发人们为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的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孙中山研究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的总统制思想是其政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辛亥革命前,孙中山主张移植美国总统共和制.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进一步完善了五权宪法思想.五权宪法规定的政体类型属于总统制.孙中山之所以推崇总统制,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孙中山对总统制的推崇既有合理性的一面,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孙中山民权主义的发展 ,概括了孙中山民权主义内容的变化 ,并从中分析了孙中山民权主义性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孙中山的用人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是许多志士与他共同为之奋斗的事业。选择和使用人才是孙中山进行这一革命事业的重要条件。革命事业的需要、个人的才能、服从孙中山以及革命意志的坚定程度是孙中山的用人观的主要内容。孙中山的用人观在总体上有益于革命事业 ,但也不免含有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三民主义为孙中山革命思想之集中表述。民族主义为历史之遗留,民权主义与民生主义为时代之进化。二者之间,孰为孙中山思考革命问题的源点?三民主义之间,又为何等关系?笔者的研究表明,孙中山思考革命问题虽立足于中国之现实处境,但其视野已及于世界。从世界文明发展及时代进化角度思考中国革命问题,正是孙中山革命思想迥异于前人之处。民族主义或许为孙中山革命思想之源点,但绝非终点。  相似文献   

16.
宋庆龄是孙中山在革命事业中的得力助手,她以赤诚炽烈之心协助孙中山在各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1923—1924年,是中国革命的多事之秋,也是孙中山的思想转向联俄联共的重要时期。1923年10月,应孙中山之邀,鲍罗廷以国民党顾问的身份来到广州,受到了孙中山夫妇的热烈欢迎。很快,孙中山夫妇就与鲍罗廷夫妇成了好朋友。鲍罗廷的妻子法妮娅在回忆中谈到过两家的关系:“到广州以后不久,我就认识了孙中山和他的夫人———容貌秀美的宋庆龄。我们很快就成了好朋友。……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对我们家人和各苏联顾问也很真诚、友好,她积极参与丈夫的…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政党监督思想,贯穿孙中山政治活动的始终。军事力量监督是孙中山从事政治活动的特殊方式,是其追求民主共和目标的重要思想;以主义为政治理念的引导性监督和以舆论宣传为主要手段的舆论性监督是孙中山从事政党政治活动的一般方式,也是孙中山政党监督思想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8.
大革命初期,冯玉祥倾向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接受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发动了北京政变。成功后,冯玉祥电邀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成为孙中山的革命信徒。他领导的国民军也正式从军阀队伍中分裂出来,向民主革命的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的和平思想包含在他的政治思想中。解读孙中山的和平思想有利于全面认识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和革命经历。孙中山和平思想的产生,其一源于他青少年时期接受的基督教博爱思想的教育;其二源于中国传统道德仁爱思想的浸润。孙中山开始从事政治活动时,首先把和平改良作为斗争的手段,尽管国内严峻的政治形势迫使他不得不转而主要采取武装斗争的形式进行革命,但是当条件适宜和有益于民族大义的情况下,他还会采用和平的方式。例如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平和辞职,通过选举程序让总统位于袁世凯。孙中山的和平思想不仅体现在和平手段上,也体现在和平建国的政治目标上。在孙中山看来,只有实践三民主义才能实现和平国家,和平国家的政体设计为五权宪法。因此,三民主义成为和平思想的根基,五权宪法成为实现和平国家的制度建构。谨以此文纪念孙中山逝世90周年。  相似文献   

20.
(一) 当今,对孙中山的研究,中国大陆比台湾繁荣。这一点可由在中国连续举行的以孙中山为主题的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得到证明。自1981年10月在武汉举行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以来,1984年11月在广州举行孙中山国际学术研讨会,1985年3月为纪念孙中山逝世六十周年在河北省涿县举行关于孙中山研究动态的国际学术研讨会,1986年11月在广州举行孙中山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直到去年8月在中山市举行的孙中山与亚洲国际学术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