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汉语介词是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笔者以调查、分析英语国家学生使用现代汉语介词的情况和现代汉语界及对外汉语界对现代汉语介词“在”、“跟”、“对”、“从”的研究论文、专著为基础,分析总结20余年来,有关现代汉语介词“在”、“跟”、“对”、“从”在句法、语义、语用方面的研究,以期为汉语介词的研究及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英语母语留学生在对对象类介词“跟、向、对”与言说类动词搭配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偏误。针对其常见偏误的种类和原因,对对象类介词“跟、向、对”与言说类动词的选择搭配关系进行分析和讨论,找出其选择搭配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介词是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笔者以调查、分析英语国家学生使用现代汉语介词的情况和现代汉语界及对外汉语界对现代汉语介词“在”、“跟”、“对”、“从”的研究论文、专著为基础,分析总结20余年来,有关现代汉语介词“在”、“跟”、“对”、“从”在句法、语义、语用方面的研究,以期为汉语介词的研究及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平常说话、阅读或写文章时,经常运用"和、跟、与、同"这四个词.许多语法书中也谈到了这四个词既可作介词也可作连词使用,但都只是从定义上简单地作了介绍,恐怕还难以将它们在一些复杂的句子中或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究竟是介词还是连词准确地区别开来.在我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同学,看到一句话中有这几个词,就认为是连词,还有的同学象猜谜语似的回答.鉴于这种情况,就需要对它们加以辨认与区别.  相似文献   

5.
在对外汉语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中,“向”是初级阶段的学习内容,但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虚词已是一个难题,再加上“向”在语义及功能方面与“对、朝、从、往”等介词有相似之处,加深了留学生学习的难度。通过留学生学习“向”的偏误类型分析,指出产生偏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我在初二(2)班引导学生划分这句单句成分:“毛主席同三位科学家广泛地谈到地球形成和生物进化……等问题”时,其中班上有不少的同学将“毛主席同三位科学家”误划为主语成分。我认为,出现这个知识错误的关键在于“同”(还有“和”、“与”、“跟”)在句中是连词还是介词,没有弄清楚.要辨别它们在不同的句子中作连词还是作介词,归纳起来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判断:(一)“和、同、与、跟”如果在两个名词或  相似文献   

7.
日本留学生使用介词“对”的有关偏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收集并分析中山大学留学生中介语语料库中部分日本留学生在使用介词“对”时出现的偏误。偏误类型主要有三大类,分别是遗漏、误加和误代。本文对这些偏误逐一进行纠正,并解释其汉语的语法规则,同时对日本留学生出现此类偏误的原因进行解释,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希望能对日本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我国留学,外国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往往存在语言交流的问题。文章阐述了欧美留学生在汉语习得阶段中介词"做"的使用,指出其使用的搭配方式,以及出现这种方式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表示引进动作对象或发出者的介词"给",是学习汉语的韩国学生使用偏误率较高的介词之一.本文以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留学生中介语语料库为语料来源,对韩国留学生习得介词"给"的偏误进行分类诊断,并从汉韩对比及汉语本体的角度探求了偏误原因,提出了相关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0.
"给"是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的一个介词,也是学习汉语的二语习得者使用时偏误率较高的介词之一。本文选取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使用"给"出现的所有偏误句作为研究对象,归纳留学生使用介词"给"的偏误类型,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韩国留学生受母语的影响,不容易正确使用"关于"与"对于"这两个介词。本文以中介语语料库中的语料及自己所收集的语料为基础,对韩国留学生使用"关于"和"对于"的错误类型做了归类和统计分析,并分析了错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试论汉语介词从“所为”到“处置”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贝加  王倩 《中国语文》2013,(1):13-24,95
宋代以来,汉语中出现"所为介词→处置介词"的演变路径。汉语(包括方言)历时、共时平面上的处置介词"与"、"给"、"帮"、"搭"、"代"、"共"、"同"、"跟"等的直接来源都是"替"、"为"义的引进所为者的介词。导致"所为→处置"演变的因素有二:一是代词的语义指向模糊,即回指对象的暗中更换;二是"P(所为介词)+N(他)+V"式中V部分的"非企盼"意义。前者在首发演变中起着重要作用,后者在后随演变中起着重要作用。"与"是汉语史上"所为→处置"演变的首发者,它在"与+N+V"式中的意义和功能对后随的介词起着制约作用。介词功能之间可以发生"所为→交互"或"交互→所为"的演变,所为介词有可能向处置介词演变;这就是现代汉语平面上众多介词兼具"处置"、"所为"、"交互"三种功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为了"作为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虚词,也是留学生虚词学习的一个难点。但是它的词性划分却一直有所争议,而且"为了"在表示原因时总是和表示原因的介词"因为"混淆,再者,"为了"本由介词"为"发展而来,然而两者也存在着差别,这些成了"为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难点。文章就这三方面做进一步分析,希望能理清虚词"为了"在语法上的模糊性,试图解决留学生在学习及使用"为了"时的困难。  相似文献   

14.
齐雪帆 《教师》2013,(8):115-115
"在"作介词时,可以表示时间、处所,许多留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偏误。本文拟对英语母语者运用介词"在"的偏误进行归类分析,从语言习得角度探究英语母语者使用介词"在"的偏误来源,并进一步提出解决此类偏误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周彤 《中国轻工教育》2019,(2):35-39,49
"在"在现代汉语中是集动词、副词、介词、助词词性于一身的语法词,是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过程中面临的难点之一。本文总结归纳"在"的用法,采用偏误分析法对西安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留学生学习"在"时所产生的偏误进行了归纳分析,旨在对于对外汉语教师在教授语法词"在"时,提供些许分析偏误类型的思路,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介词“对”的意义和用法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词“对”的用法特点是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的难点之一。本文从分析他们在使用“对”时所出现的错误入手 ,对介词“对”的各个相关义项及其语用差异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考察  相似文献   

17.
"给"作为介词时,没有什么实在意义,表示的是抽象的语法意义,且可以表示多种语法意义。在中介语理论指导下,运用偏误分析法,对所搜集到的语料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外国留学生介词"给"产生偏误的原因,针对偏误原因提出教学上的对策,以期提高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和"从"作介词表示时间、处所。本文将此与英语介词进行对比分析,以母语负迁移和目的语负迁移造成的偏误为切入点,在语义功能、句法功能两个平面上对时空介词"在"、"从"的偏误进行分析。语义功能上,对汉语介词"在、从"和英语相应介词进行认知分析;句法形式上,则观察时空类介词宾语的位置关系、共现关系,对搭配错序和介词框架偏误现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日本留学生学习介词"从"的偏误例句进行了归纳,同时对这些偏误例句做了总结和分析,将偏误例句分为错序、遗漏、误加和误代四种偏误类型。以偏误类型为基础,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言虚词“与”作“和、同、跟”解释时,既可作介词,也可作连词。在具体的语境中,可从如下三个方面来辨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