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运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乡土社会变迁中的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分析.认为:民族传统体育诞生并发展于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中.随着中国乡土社会变迁,民族传统体育由“群体”走向“个体”、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礼俗”走向“世俗”.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继承民族传统体育中传统礼俗文化精神,遴选出既有显著“个性化”又具有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予以推广,并借鉴其它民族或西方国家传统体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以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  相似文献   

2.
巴人体育与原始宗教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民族史学、体育理论、体育史学、考古学等多种学科原理,结合献资料、背景分析、综合分析法等,对选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旨在阐明巴人体育与原始宗教的关系,悬棺葬仪中产生的祭祀性“跳丧舞”、“武术”、“攀岩”运动等。并为库区人民的体育化生活、娱乐及其全民健身运动的健康发展提供实质性的理论献资料。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困境与优化途径进行科学论述,得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困境为:民族传统体育理论构建与现代化元素的断层;民族传统体育的学校教育空间失意;“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现象的沉睡;民族传统体育主体价值功能的遗失;对外来体育文化的假象模仿;“活态文化”的后继乏人.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应的优化途径: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的系统化构建;拓展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发展空间;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多元化发展;加强政府机构的主导地位;回归民族传统体育的主体价值功能;开掘民族传统体育的外来体育文化元素,保持其真性接轨;重视“活态文化”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主要采取田野调查和个案研究法,以长期调研的3个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性建构的本土个案为基础,探讨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性建构的主体、动力、路径、价值内涵、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关系等理论问题。研究表明:1)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性建构主体主要是由文化主体和代表民族国家的政府等组成;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性建构动力主要在于文化主体的群体认同、民族国家认同及社会制度认同等方面需求;3)从所选取的个案中可以提炼出“保留核心形式、改变内容、突出民族国家认同”“保留核心形式、改变内容、突出群体认同”“引进核心形式、引进内容、突出群体认同”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性建构路径;4)所选取的个案也体现了家国同构的价值理念、中庸和谐的哲学思想、伦理本位的道德追求等价值内涵;5)传统体育在本质上是建构的,其主要体现在重构和新构等方面,它与现代体育之间是共生和相互糅合的关系,传统体育和现代体育都面临着现代性建构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历史文化积淀,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梳理闯关东时期朝鲜半岛移民的迁入史及其传统体育文化的转变过程,并立足新时代审视朝鲜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当代价值。研究认为:闯关东时期朝鲜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层面革风易俗;发现“齐鲁文化”“闯关东精神”“家国归属感”是夯实朝鲜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因素;同时朝鲜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的“礼仪高于胜负”“群体高于个人”“和谐高于冲突”的思想契合“新时代礼仪文化”“新型举国体制”“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体育理念,以及能够加深各民族群众对生死与共、休戚与共、荣辱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建构,为当代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以此推动民族团结、民族文化传承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这一“文化智慧之树”从“根”“茎”“叶”“花”四部分进行分层透视.认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特质其“根”是文化底蕴深厚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民族文化依附性特征;“茎”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路径”,农耕文化对畜牧文化的浸润和畜牧文化对农耕文化的疾风骤雨是传播路径的主旋律;“叶”是与现代体育兼容并蓄发展“和而不同”的文化地理符号,茂盛程度代表着受“现代体育发展”影响的程度,叶脉纹路清晰可见;“花”是依附于诸多大型民族体育盛会、节日庆典、婚葬嫁娶和生产劳动之余的动态文化符号,其艳丽程度演绎着民族传统体育动态发展的文化历程.  相似文献   

7.
研究通过对系统性的指导性文件和文献进行回顾,运用内容分析法总结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事业的和谐发展历程、内在关系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策略。研究表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事业经历了探索与推进、改革与繁荣、创新与融合等3个发展历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是“全民健身计划”政策制度演进的主线逻辑之一,民族传统体育是乡村及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要抓手,全民健身事业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重要契机。研究得出:在全民健身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存在失去大众生活存在场景的外部问题以及无法满足大众对“美”之需求的内部问题。我国全民健身与民族传统体育和谐共生发展的应对策略是营造“现代化”民族传统体育存在场景,以及选取优质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打造符合时代审美需求的健身项目,以“美”吸引流量。  相似文献   

8.
世界体育文化中,唯有希腊的体育表现为真正的成熟形态。中国先秦时期甚至与希腊爱琴海文明相对应的殷商时期,也曾经有过一个十分类似希腊民族“尚武好斗”的准军事体育文化的时期。中国“土”的起源来自于古代的“武士”就是明证。即使这样,中国古代的体育文化却未能真正走向它应有的文化成熟。“鬼神文化”(殷商)、“血缘机制”(周代)和过分强大的“实用理性”(先秦)以及综合了上古时期各种家族文化、差等之爱和礼乐道德并以“柔弱”为特征的“儒家观念”(汉代及以后)对体育萌芽的制约,是中国古代体育未能走向类似希腊体育那样的成熟境地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9.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中的战略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根据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其可分为竞技体育类、技巧表演类、娱乐性的群众游戏和综合类。具有传统性、娱乐性、群众性、灵活性等特点。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中有重要作用。在继承与发扬的同时,必须以其内容和规则等进行一些变革和选择性利用,在民族地区结合节日、化、生产等。进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普及工作,推动体育活动广泛、持久的开展,民族院校的体育教学必须着眼和服务于“全民健身计划”。  相似文献   

10.
“抱石头”是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项目,在西藏各地广泛开展。文章运用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分析了“抱石头”项目的活动方式、文化价值及其现状等,提出了“抱石头”项目发展的建议和意见,并为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央设省置县和开垦蒙荒的政策是百灵庙自治发动的根本原因.百灵庙自治的推动力量不是以德王为首的几个封建王公,实则是支持德王发动自治的蒙古青年知识分子.以上三个因素是内部原因.至于外蒙古被俄占,东蒙被日占,面对日本西进之势,西蒙为自救而发动自治.该运动受外蒙古人民共和国、伪满洲国及其境内伪蒙古自治的刺激.以及国民政府应付内外危机,无暇顾及内蒙,这为内蒙自治提供了契机.这三个因素是外部原因.  相似文献   

12.
满族传统体育是满族社会发展的产物,它随着经济生活的发展而演变、发展。以满族传统体育的现代转型为逻辑起点,主要采用文献综述与专家访谈的方法,针对辽宁满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全民健身、体育旅游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旨在探索满族传统体育与其三者协调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与实地调查法,在对冰雪运动文化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河北省冰雪运动文化进行研究。认为,河北省的冰雪运动文化具有资源禀赋与文化积淀的地域性特征、生命完善与精神追求的人本性特征、与历史民俗旅游紧密结合的融合性特征、极具满族文化风情的民族性特征。以2022年冬奥会为契机,河北省的冰雪运动文化得以快速发展,但是还存在精神文化缺失,物质基础薄弱,制度文化不健全,竞技人才匮乏、群众影响力小等不足。指出,政府应提高重视程度,通过借助新媒体平台和打造文化品牌等措施,进一步加强河北省冰雪运动文化的建设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老舍既具有浓厚的民族情结,又具有强烈的国家关怀:作为一个旗人,他时刻反思着满族的历史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他又一直关心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正红旗下》是能够同时体现老舍民族情结和国家关怀的典范文本。  相似文献   

15.
民间剪纸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情怀,同时又极具地方特色.丰宁满族自治县地处高原与山地交接地带,同时也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交融地区.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赋予了丰宁满族民间剪纸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6.
蒙古是以畜牧经济为主的社会,研究蒙古社会的土地产权关系对阐明蒙古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蒙古归附清朝后其土地的所有制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并且成为主要的土地所有制形式。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清代前中期军队体育活动进行研究。指出,清代前中期军队体育活动主要为马术、射箭、摔跤、冰上运动、武艺等,其军队体育活动随着训练需要与作战环境的变化而不断丰富与发展。应该说清代军队中的体育活动不仅是军事训练的内容、选拔优秀将士的手段,而且其作为满清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传播载体,在增强军队凝聚力、传承本民族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而具有巩固统治的显著的政治功能。  相似文献   

18.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很快占领中国东北全境,在东北扶植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1933年日本退出国际联盟,彻底抛弃了协调外交,全力推进大陆政策。日本知识分子自发组织成立了国策研究机构———昭和研究会,该会集结了日本知识界的精英,在近卫组阁、近卫内阁制定和调整对华政策方面贡献了智慧。卢沟桥事变后,昭和研究会提出了协同主义理论,要以协同主义来取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改变中国政府的对日抗战政策,为建设东亚新秩序提供了理论依据。昭和研究会的协同主义理论以实现日本独霸东亚为目的,与日本军部明火执仗的武力侵略中国并无二致。这一理论最终随着日本战败而宣告破产。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行业体育协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行业体育协会调查研究,认为我国行业体协作为职工体育发展载体,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为鼓励职工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对于进一步普及群众体育,增加体育人口,培育体育消费市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行业体育协会组织萎缩、功能弱化,严重制约了我国职工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社会在进步,人类文明程度在提高。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聋人犯罪率呈增高的趋势,据一份权威报纸报道,聋哑人犯罪是所有残疾人中比例最高的。这是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不和谐。我校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逐渐摸索出了几点有效预防聋人犯罪的做法:一、科学完善的德育机制;二、因地制宜的职业教育培训机制;三、扎实有效的就业保障机制;四、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机制;五、协调一致的家校联系机制。从我校现已走上社会的聋毕业生发展状态看,这些做法较好地防止了聋人犯罪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