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新闻周刊》2005,(38):34-35
在成为计划经济的长子之后,上海长年处于孤独的领跑状态中,于是上海逐渐孤立,形成了一种类似于日本“脱亚入欧”的心理——某种程度上不把自己当作“中国人”,因而把一切外省人蔑称为“乡下人”。  相似文献   

2.
谁对上海话的消沉最敏感?又是谁站在新一轮保护和传承上海话的第一线?一批年轻人在致力于重新发现和保护传承上海话的过程中,有各自不同的主意,也获得了各自不同的乐趣飚、(?)、(?)、畀、(?)……这些字,你能读出来吗?它们并非"火星文",而是正宗的汉字,来自上海大学中文教授钱乃荣很早就展开一项研究,从古籍文献里挖掘出它们来,以便准确无误地表达上海话的发音。正宗上海话,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低沉后,最近两年,又渐渐有恢复原来生气的迹象。值得一提的是,掀起新一轮保护和传承上海话的,大多是年轻人,有的还是外地人。他们在不断发掘老上海话的  相似文献   

3.
拿到“城市化丛书”,一眼就看中了这册书名颇为“另类”的书,因为在“另类”中似乎还隐隐地透露着某种熟悉,不能不让人顿生好奇之心,探其究竟。作说,“迪昔辰光”是上海话,意为“那个时候”,并带有些许怀念的意味。“迪昔辰光格上海”即“那个时候的上海”。这里主要是指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也包括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上海……  相似文献   

4.
回顾上海百年来的历史,想到的是历史辩证法,是“开放”和“竞争”四个字在上海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上海开埠后,外国侵略者利用不平等条约中攫得的特权,将上海变为侵略中国的基地,魔爪伸向长江两岸以至全中国。他们在上海建立了租界,在租界范围内中国完全丧失了主权,所以租界被人称为“国中之国”。租界之外的华界也因上海的被迫开放而比其他城市更明显地半殖民地化,来自各国的“洋大人”混迹沪地,发财机会俯拾即是,上海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犹如哈同之流的“洋瘪三”,也在这个冒险家乐园中暴发成为亿万富豪。但上海滩这座“洋化”了的城…  相似文献   

5.
我不是上海人,但对上海的石库门文化有浓厚的兴趣,我创作的电视剧大多是写上海普通人的.如早期的<家事>、<她在人流中>、<奋飞>、<深深的大草甸>、<结婚一年间>等,所以我每次去北京等地参加创作研讨会,人们都认为我是"海派"代表呢.  相似文献   

6.
郝雨 《新闻记者》2005,(11):20-22
一、“人”的精神与人的“精神” “人文精神”,在当下的话语环境中已经成了一个颇有些时髦的用语,可以说,无论是在学术领域还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已被用得太多太滥了.甚至房产商卖房子、酒店开张,都大讲“发扬人文精神”。本以赚钱为目的的商家和“人文精神”攀亲.用“人文精神”装点自己的门面.这不能不说是“人文精神”的异化。然而,我们这里所讨论的传媒的人文精神,就是在传媒市场化的进程当中.  相似文献   

7.
一、媒体对新闻线人保护不力 中国媒体进入21世纪后,新闻竞争变得空前激烈起来。而对新闻线索的剧烈争夺,已经成为竞争激烈的重要标志之一。由于新闻竞争日趋激烈,新闻线人随之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8.
2005年6月26日晚,第3届鲁迅文学奖在深圳隆重颁奖.81岁的最大年龄的获奖者成幼殊发表获奖感言说:年轻人都是诗人,但年纪大的人不一定都不是诗人.有一颗年轻的心,爱诗的心,就会永远年轻.我会继续写诗,爱诗,也继续年轻.我很荣幸,81岁还能站在领奖台上,成为21世纪的文坛新秀.  相似文献   

9.
从诸多侧面寻觅、审视20世纪上海社会的演变轨迹,已成为近十年来引起上海文化界、史学界格外关注的热点。一个城市短短百年的往事能引起当代人如此广泛持久的兴趣,这在国内似乎是独一无二的,在国外也属罕见。人们对这段即将逝去的上海百年史情有独钟,反映了对它未来的关注和临近选择的思考。20世纪的上海作为国际都会的新成员,它的崛起有哪些特点?它给中国留下什么遗产?它在国际都会系列中的定位如何?思考、理解这些问题也许需要经历比这段历史本身更长久的时间,但为此提供最初的基石,却理应成为当代上海史学界的责任之一。上海崛起于一块古…  相似文献   

10.
上海的早晨     
傅辉 《今传媒》2005,(1):53-53
追梦人,你说自己走得有点累了,却还想摸一摸那神秘天使的羽毛。追梦人,你说自己的遗憾太多,但你的翅膀仍然在奋力拍动。追梦人,你说生存是如此的残酷,但你满腔的痴情不减丝毫。这一切只因为,爱上新闻的人,就注定会在新闻的面前丧失所有的选择和追求……  相似文献   

11.
在画坛耆宿陈石濑家里,笔者看到"甲午同庚千龄会"签名复印件.这是历史的见证,印证了当年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事实和爱国分子的民族气节.签名者都是沪上名人,其中有著名国画家郑午昌、"京剧伶王"梅兰芳等.  相似文献   

12.
老子上海人     
不久前,老爸老妈回了趟上海老家。行前,两位老人颇有些紧张,担心在武汉居住了几十年,上海话说得不标准。要知道如果被视为"乡下人",对于他们这辈老上海可谓奇耻大辱。一个星期后,老爸老妈回来了,说在上海街头用上海话问路,果然许多人听不懂——因为他们都是外地来的。而土生土长的上海年轻人,大多说一口"洋泾浜"上海话,夹杂了很多普通话词汇。甚至一  相似文献   

13.
选题策划     
绍尔 《出版参考》2005,(4S):13-14
东方CEO的“围棋品格”;市场掀起“正说”风;21世纪社20周年的八大奉献;  相似文献   

14.
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表后,“三个代表”宣传成了解放军报一项长期任务。作为分管军事工作宣传的军事部,如何在军事报道中体现“三个代表”的思想成了一个新课题。我们从树立用“三个代表”统揽军事报道的意识入手,为把“三个代表”贯穿于新世纪军事报道中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5.
16.
17.
刘学 《兰台世界》2005,(10):66-66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迅速侵占了我国东北,随即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我国东南沿海最富庶的国际大都市——上海。在上海,它故伎重演,挑起新的战争,史称“一二八”事变。期间,日本对上海的烧杀抢掠使国际大都市的地位受到严重震撼,人民遭受了,沉重的战争创伤。  相似文献   

18.
骆正林 《新闻传播》2006,(2):52-54,56
新闻是由事件构成的,电视新闻当然要给观众报道“事件”。世界每天都有大量新闻发生,但是电视在选择“事件”时,却为“我拿什么奉献给你”而苦恼。在社会空间内,观众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而频道密度却在不断上升。这样的背景下,电视人被逼着从“文化人”向“儒商”转变,他们必须精通“事件营销”的技巧,才能让自己的新闻做得有人看。  相似文献   

19.
第一位海归者的金点子 要说这批留学幼童与上海的故事,还须从容闳说起,因为他既是第一位海归者,又是这批幼童出洋的催生婆,更曾为近代上海的发展贡献了许多金点子.  相似文献   

20.
《新闻导刊》2005,(2):21-21
今天的中国社会,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了。尊重人、关心人.是以人为本的起码内涵。对新闻界而言,这个“人”首先是报道对象。不管是时尚娱乐还是社会新闻.单纯追求好玩、刺激、猎奇,甚至肆意揭人伤疤、曝人隐私的不良倾向.在不少媒体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应当警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