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听力中的记忆思维能力就是记住输入的信息并能在以后回忆或再识输入的信息的思维技能。记忆要经过“识记”、“保持”、“再现”三个心理过程。衡量记忆思维能力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①记忆的快速性:即记忆的速度,也就是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记忆尽可能多的东西。②记忆的稳定性:即保持记住的东西的时间长短。③记忆的准确性:即能够把记住的东西准确无误地再现或再识。④记忆的储存性:即能把记忆中所保存的东西在需要时很快地回忆起来。  相似文献   

2.
记忆的标志是能够在需要时想起所需要的东西。在英语学习中,一个单词记住与否的重要标志是在听说读写英语时,遇上即能清楚地知道它的结构、读音、词义、词性及基本用法,五者缺一均不能算是记住了该单词。而要记住一个单词,必须把单词信息真正输入神经元网(也叫大脑皮层),以便保持单词的最佳记忆。这具体归纳为以下三方面。一、集中思想记忆调查发现:为数不少的中学生对学过的单词记忆模糊“,似曾相识”,具体表现为:拼写有误,如autumn少最后的字母n;词义混淆,如把“look out(当心、小心)”当作“朝外看”理解;词性模糊,如将“She is interes…  相似文献   

3.
记忆对于掌握外语词汇有重要作用,而记忆又是很复杂的心理过程。什么是记忆呢?通俗地说,记忆包括“记”和“忆”两个方面。“记”就是“记住”、“记牢”。心理学将记住称为识记。识记是一种反复感知的过程,借此形成比较巩固的联系。“记牢”,心理学上称为“保持”,就是把通过识记获得的事物的形象或表述语保留在脑子里,不让它遗忘。“忆”就是重新认出来或回想起来,确认以前感知过的,叫做“再认”,以前感知过的或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把对它的反映重新呈现出来,叫做再现,识记——保持——再认——再现是记忆的四个基本过程,掌握和运用记忆规律来记忆英语词汇,将会提高记忆效果。  相似文献   

4.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根据从信息输入到提取所经过的时间间隔不同,一般把记忆分成三种系统,或称记忆的三个阶段,即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在每一个完整的记忆过程中,又包含了三个环节,即识记,保持以及回忆或再认。记忆的三个阶段和三个环节都存在信息加工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记忆是人脑对事物感知后的直接反映。所谓记忆,就是记住、记牢,“记住”心理学叫识记,“记牢”心理学上叫做保持。所谓忆,就是重新认出来或回想起来。对以前感知过的事物重新认出来,称为再认。以前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时,也能把它重新呈现出来,叫做回忆。实际上记忆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这里的识记、保持、再认、回忆是记忆的基本过程,识记、保持是再认和回忆的前提和条件,而再认、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人脑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学过的知识,都会或多或少地留有印象,形成经验,并且以后能再现这些经验,加以利用,这就是记忆。记忆的过程可分为识记、保持、再现、回忆四个阶段。识记就是记住事物的过程,它是记忆的开端;保持就是将识记的事物较长时间地保留在头脑中的过程,它是对识记的进一步巩固;再认和回忆则是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识记和保持是再认和回忆的前提;而再认和回忆则是识记和保持的表现,这就是记忆的规律。利用记忆规律提高教学效果,也就是要提高识记效果;增强保持,减少遗忘,以便迅速而准确地再认与回忆。  相似文献   

7.
记忆     
何谓记忆?记忆是个过程,即对经验过的事物能够记住,过后又能回忆重现,或当经验过的事物重新呈现时能再认的这样一个生理过程。心理学家认为,记忆是人的知识和经验的反映。从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来看,记忆又是信息的输入、贮存、编码、提取的过程。记忆十分重要,希腊诗人阿斯基洛斯说:“记忆是智慧之母。”记忆作为一种能力又名记忆力,它是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科学家培根说:“记忆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人脑的记忆容量十分可观,目前被利用的只有4%,还有96%有待开发。故按照记忆法则,指导学生记记,提高其  相似文献   

8.
记忆是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经验的印留叫识记,经验的保持叫保存与巩固,经验的再作用叫回忆(再现)和再认。自从电子计算机问世后,通过它对人脑记忆功能的模拟,人们对传统的记忆理论有了不同的看法。按照今天信息加工理论的说法,记忆是对输入信息通过编码、复习而  相似文献   

9.
我一般把记忆的时间定在晚上,并且要在一个人独自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周围不能有干扰我记忆的声音或吸引我注意力的人或物。记东西的时候,我不仅仅默读默记,而是动用尽可能多的器官,如一边看一边念一边写。要注意的是不能老是打开书本,在记忆了一段东西之后,一定要把书合起来,在脑海里过一遍,有想不起来的不要马上翻书,而是努力回想,实在想不起来再看书。最好是睡前把背过的东西再回忆一遍,因为睡眠时没有新信息输入大脑,刚刚记忆的东西就不能受干扰了。如果书上的内容太散太杂,我就会自己先在一张大的白纸上画关系图,自己归纳组织后再记忆,这…  相似文献   

10.
决定阅读效率的要素有三个:理解、记忆和速度。有效率的阅读活动,要求能领会文本并能作相应的解释,能记住主要信息并能再现和再认。要能用较节省的时间做到以上两点。  相似文献   

11.
记忆是对经验过的事物能够记住,并能在以后再现(或回忆),或在它重新呈现时能再认识的过程。记忆能力,在阅读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通过信息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使人的智能产生飞跃。如果缺乏记忆能力,那就失去了阅读的意义和价值。记忆,是衡量阅读能力高低尺度之一。我国古代就十分重视记忆。唐代就有“专于记诵”的贴经、墨经。宋代朱熹提出:“熟读精思”的学习理论,他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朱子语类大全》)清代往往采用的是“每大段内…  相似文献   

12.
一、抓住记忆重点在高、初中课本中,有的词需要活用,不仅能再认,而且能在口、笔头中熟练恰当地运用,属于“四会”词,这类词则是记忆的重点,需要花大力气。有的词只需再认,即以后听到或读到时能辨别和理解,属于“两会”词。在词汇教学中,也可采用张思中外语教学中“集中识词”的办法,对那些难记、难用的词做出标记,制成卡片,充分利用课前、饭后、睡觉前等这些时间的边角料,再认,再识,再记,有所侧重,避免平均用力。二、制定记忆计划制定计划是成功的起点,应及时地引导学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复习…  相似文献   

13.
一、地理知识的记忆,重在讲究方法。记忆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思维活动的基础。只有把所学的知识牢记,并能清晰准确地回忆再现,才能联系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进而提高解题的速度与能力。提高对地理知识的记忆效果,减轻记忆负担,加强知识积累,可采用以下方法:1.与其它学科进行横向联系。地理学科文理兼容,与其他学科的渗透性较强,广泛联系其他学科的知识,可以使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表示东西经、南北纬的符号是英文单词“East”、“West”、“South”和“North”的首字母,而这四个单词的中文意思也即分别是“东”、“西…  相似文献   

14.
“集中识词”是利用青少年记忆强的优势,一般利用学期初课业负担比较轻的几周时间,从词汇结构规律出发,打破单元的界限,把一册或几册书的所有单词按读音规则分类、分组,让学生根据读音规则来记忆单词。但集中起来之后,单词很多,怎样才能把它们记住呢?我们采用了学习——循环——过关——评价的方法。一、课课学习——评价在集中识词时,我们是这样做的:从第一遍开始,每堂课我们都对学生的识词水平和记忆能力进行过关评价。评价分4级进行,即音、形、义、性(词性)4级。以每节课集中学50个词汇为例,第一级过关评价是利用识词本借助发音规律,让学…  相似文献   

15.
谈记忆     
记忆是指把印象保持在脑海里。从心理学角度看,它是由识记→保持→再现或重视三个过程组成的。在复习备考中要记的东西多,要加速且巩固记忆,不妨采取多种方法,提高记忆效率。  相似文献   

16.
记忆是一个人所经历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三个基本环节,从信息论角度讲,记忆过程包括信息的输入、加工、贮存、提取和输出几个步骤。法国作家伏尔泰说:“人,如果没有记忆,就无  相似文献   

17.
一、贯穿教学内容 1.词汇学习,英语教学的总枢纽。"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告诉我们,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学习后,便成为了人的短时的记忆,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过的东西就会遗忘;而经过了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长时的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很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学化学离不开书写化学方程式,要写好化学方程式就必须记住它。怎样才能熟练而又准确地记忆那众多的化学方程式呢?下面介绍几种记忆方法。一、中文记忆法初学化学时,可把化学方程式翻成中文来记忆。如4P+SO。=ZPZOs,若将其翻成“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只要会写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就不难记住和写出该化学方程式O二、形象记忆法同学们都有这样的体验,看电影、电视总比看小说留下的印象深刻。同样、回忆某种化学现象或某一化学实验“情景”,总比回忆简单文字材料容易得多。因此,结合实验现象能形象地记忆化学方…  相似文献   

19.
所谓记忆,就是信息的输入和储存;而所谓记忆力,就是识记再现的能力。记忆的技巧,的确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能力。我国宋代哲学家张载曾经说过:“不记则思不起”;苏联的苏沃洛夫也说;“记忆是智慧的仓库”;世界上还有句著名格言:“记忆乃才智之母”。这都正确地说明了记忆是思维的基础。因此,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培养思维能力的同时,有责任教以各种记忆方法,培养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20.
我们先做一个实验:把小学二年级学生分为两组,对甲组不作任何提示,只要其记住这样一组数字:71421283542495663,记录所需要的平均时间;对乙组也同样要求,但告诉他们这组数字可由7的倍数连接起来(即7,14,21,28,35,42,49,56,63),记录所需要的平均时间。结果怎样?两组的记忆速度会非常悬殊。如果一周以后再测验一次,你还会发现,甲组学生很少有人完整地回忆起来,而乙组却几乎人人能够一字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