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人谈《易经》,绝大多数谈的已不是原版、原文的《易经》了。因为经过上五下千年的“演易”,后人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已成为显要。如同《红楼梦》原著与许多“红学”的图书,前者是原著,后者是“红学”论著。我们现在所说的《易经》,严格意义上不如说是“易学”。寻找《易经》的源头南怀瑾的《中国文化泛言》一书记载:《连山易》产生在伏羲时代,也有说是神农年间,又有说《连山易》出现在夏代。黄帝时代是《归藏易》,又有说《归藏易》出现在殷代。确切地说《易经》的出现是在这两部著作之后。史书上说的“易更三圣”,即画卦者伏羲、演卦者文王…  相似文献   

2.
北方人或许没有见过龙舌兰,但肯定见过芦荟. 这两种长得像“姐妹”的植物,也曾蒙过鲁迅的眼睛,他在《藤野先生》中说:“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里,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了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龙的国家,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自然在中国文人的诗文中一再出现。除了直接的描写之外,有的是用成语典故。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说,“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就是引用《晋书·张华传》中的故事,说豫章(今南昌)丰城地下埋藏有宝剑,光射于天上斗、牛两宿之间,常现紫气。南唐李煜(后主)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言”“意”之争。“言不尽意”说早在战国时代就已经提出来了。《周易·系辞上》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庄子·天道》上说:“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又说:“得之于手而应之于心,口不能言。”按照古人的看法,语言是不  相似文献   

5.
李春艳 《金秋科苑》2009,(10):171-171
《诗品序》是钟嵘《诗品》中的一篇重要的诗论。本文就《诗品序》所涉及的诗歌批评理论及其相关问题进行浅析。首先分析了《诗品序》中诗歌的创作问题,深入挖掘“物感说”。其次分析了《诗品序》中诗歌的作用问题,简析了“吟咏性情”说。最后分析了《诗品序》中诗歌的审美原则,分析“即目直寻”、“自然英旨”说与“真美”说。  相似文献   

6.
《诗品序》是钟嵘《诗品》中的一篇重要的诗论。本文就《诗品序》所涉及的诗歌批评理论及其相关问题进行浅析。首先分析了《诗品序》中诗歌的创作问题,深入挖掘“物感说”。其次分析了《诗品序》中诗歌的作用问题,简析了“吟咏性情”说。最后分析了《诗品序》中诗歌的审美原则,分析“即目直寻”、“自然英旨”说与“真美”说。  相似文献   

7.
<正> 众所周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虎是勇猛、力量的象征。《易经》中的《乾卦》上讲:“云从龙,风从虎。”唐代的孔颖达解释说:“虎是威猛之兽,风是震动之气,此亦是同类相感。故虎啸则谷生风,龙兴而致云气。”后世多用龙虎的威力作比喻,象虎啸龙吟,虎跃龙骧,勇武之士称虎爪、虎贲,威猛之军称虎师、虎旅,等等,都是源出于此。而虎的另一个含义——  相似文献   

8.
伏羲在我国神话中是雷神的儿子。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把火种带给人间,让人们能够吃到烧熟的动物肉,以免使人生胃病,闹肚子。伏羲也叫“疱羲”或“炮牺”,含义就是“取牺牲以充庖厨”(《帝王世纪》),“变茹腥之食”(《拾遗记》)的意思。要达到上述目的,一定得有火才成,所以“炮牺”(烧动物肉)的发明,其实也就是取火的发明。当然,伏羲取的火,大约就是大雷雨之后山林里燃烧起来的天然火,到了后来,才有燧人氏发明的钻木取火。现在看来,原始社会燧人氏发明的钻木取火,仅见史料记载,未见实物,而火刀(火镰)、火石则流传了几千年。直到1827年英国人华尔克利用火药发明了火柴,1879年卫省轩在佛山文昌(后廷缸瓦)创办中国第一家火柴厂,火镰才在我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但在西藏地区,至今仍有人还使用着火镰。笔者收藏的这只火镰,为清代遗物。前端的铁块呈月牙形状,长约8厘米,安装在盛火绒的小皮袋上。  相似文献   

9.
皇帝的正装     
常强 《知识窗》2011,(1):36-36
在古代,皇帝被视作“真龙天子”,所以皇袍上绣有龙饰,人们往往将皇帝的衣装泛称为“龙袍”。其实,中国皇帝最正式的衣装上不单单绣有龙形图案,还有其他图形。具体而言,主要有十二种纹饰,即“十二章”。据《晋书》记载,东晋第二位君主晋明帝“始采《周官》《礼记》《尚书》及诸儒记说,还备衮冕之服。……  相似文献   

10.
晴朗的午后,一大一小两只乌尔禾龙(剑龙类)在湖边不紧不慢地走着。“咱们就在这里歇会儿吧!”走到一棵树下时,小乌尔禾龙说“,你要是摸一摸我圆鼓鼓的肚子,就会知道现在我需要歇一歇,好好消化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嗨,你们好啊!”突然,树上传出一只准噶尔翼龙的声音。“干什么?”大乌尔禾龙警惕地问。“别紧张,我是你们的翼龙亲戚!”准噶尔翼龙说,咱们交个朋友吧!”“你应该和自己的同类交朋友才对呀!”小乌尔禾龙不解地说。“唉!”准噶尔翼龙叹了口气,我的同类都不愿意理我!”“我建议你自我检讨一下,想想你有没有令朋友讨厌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一、独特的文体《汉书·艺文志》载《庄子》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郭象注分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周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周门弟子记录的。姜亮夫先生说:“《庄子》内篇大体也可算经嘛,而曰内、外,则经、传二词,直是汉儒的说书体例。”又说:“《庄子》的内七篇是主干,外篇就相当于《卜居》、《渔父》。”姜先生说出了《庄子》一书的体例。  相似文献   

12.
<正>在神话故事里,龙是一种神秘的存在,可上天可入海,威严又勇猛。所以怎么看,龙似乎和昆虫都不相干。不过,龙的头部很大,尾部上翘,身体细长,还有很多脚,如果把它缩小再缩小,就很像鳞翅目昆虫的幼虫了。这也难怪很多昆虫爱好者认为,龙的原型没准就是鳞翅目的某种昆虫,比如蚕。我国古有“伏羲化蚕”、嫘祖“教民养蚕”的传说。在商朝的甲骨卜辞中,已有桑、蚕、丝、帛的象形字,还有祭祀蚕神的记载。据此推测,中国大约从商朝开始人工栽桑养蚕;西周时,中国北方地区的蚕桑生产已初具规模;战国时期,人们已采用蚕丝纺织品制作衣服,并掌握了高超的织造、印染、配色技艺。作为一种经济昆虫,蚕被认为是上天的恩赐,有“天虫”的美称。  相似文献   

13.
由樊哙的一句话引出的“等号”因为樊哙在鸿门宴上说了一句:“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于是俎和肉案子之间便被划上了等号。眼下通用的各种字辞典,乃至专业性辞书,皆有一解:俎是“切肉用的砧板”、“切肉用的小案子”、“切肉或菜时垫在下面的砧板”,视之为“切器”、“杂器”。古文献中未尝见有俎作“肉案”、“砧板”解的记载。倒是清代乾隆年间有位进士,名桂馥,精于训诂,多有著述,他在《说文解字义证》中说:“切肉之荐亦曰俎,《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说者以俎为砧板是也。”这一新解  相似文献   

14.
在《实话实说——鸟与我们》笼养鸟的话题中,嘉宾谭说:“谁有能力就谁养。”崔永元问:“我们怎么来考虑他有没有能力?”谭就回答说:“考试啊!”谭的话音刚落,崔永元就一本正经地说:“待会儿讨论结束,大家不要走,我要对大家进行考试,由谭先生出题考考谁有养鸟的能力。”(众笑)主持人在现场用运了幽默,不露声色地引导谈话的方向又巧妙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实话实说》之所以能成为一档家喻户晓的栏目,我想除了话题地独特之外,最重要的是主持人的语言。崔永元虽然不具备标准的语音,但他却用自己的语言艺术弥补了自己的不足,不但打响了《实话实…  相似文献   

15.
何谓“夜明珠”?指传说中夜间能熠熠放光的宝珠。又名“隋侯珠”、“灵蛇珠”、“明月珠”、“夜光珠”等等。“夜明珠”,最早见于春秋时期《战国策》·《楚》记载:“(楚王)乃遣使献鸡骇之犀、夜光璧于秦王。”南朝宋范晔著《后汉书》八八《西域传·大秦》记载:“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西汉东方朔著《神异经·西北荒注》记载:“西北荒中,有二金阙,高百丈……上有明月珠,径三丈,光照千里。”晋王嘉著《拾遗记》二《夏禹》记载:“禹凿龙关之山,亦谓之龙门,至一空岩,深数十里,幽暗不可复行。禹乃负火而进,有兽状如豕衔夜明之珠,其…  相似文献   

16.
太阳升上了树梢,小马门溪龙碰上了两只在河边大吃蕨叶的沱江龙。“上午好啊,沱江龙叔叔和阿姨!”小马门溪龙大声问,“能告诉我,你们觉得活着容易吗?”“啊!”瘦沱江龙很吃惊,“天那么蓝,云那么白,阳光那么明媚,你怎么想到这么扫兴的烂问题!”“这么说您对自己、对生活觉得很满意了?”小马门溪龙又问。“满意?”瘦沱江龙好像受了天大的冤枉,“除了背上这些可以吸收太阳能的剑板外,我对自己没一样满意的。至于生活嘛,简直遭透了,一想起来我就心痛!”“难道您还能过得比我们更惨吗?”小马门溪龙愁眉苦脸地说,“您看我们,肚皮这么大,却长了这么…  相似文献   

17.
“怎么了?”北票龙惊得赶紧急“刹车”,差点没一个踉跄跌倒。 “前面有个石头,你没发现?”中华龙乌眨巴着眼睛, “不好意思.我刚才在思考问题,走神了。” 北票龙解释。“你想过死亡吗?”北票龙接着说.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尊崇龙凤的国家,中国文化中蕴含着丰厚的龙凤文化。 这从一些风俗、史话中便可领略一斑。中国被世人称为“龙的国度”,炎黄子孙称为“龙的传人”。龙作为中国人的象征,已为寰宇所接受。 龙、凤作为东方古老华夏部落的图腾,由来已久,在原始社会晚期就已有记载可寻。龙,是以各种水族为主体(主要是海鳄、扬子鳄、蛇、龟等)与鸟兽复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中,对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特别重视。我国古老的经典《周易》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贲·彖辞》)意思是说,观察人类文明的进展,就能用人文精神来教化天下。可见我们的老祖宗已经非常重视用人文精神来进行教化了。所谓人文教化就是用人文精神教化人。那么人文精神从何而来?照《周易》看,它是在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在我国的长期历史发展中积累了许多人文精神对人们进行教化的宝贵经验,这些无疑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应当珍视,例如我国  相似文献   

20.
古人理发源远长《诗经》中云 :“予发曲局 ,薄言归沐。”意思是说当头发卷散蓬乱之时 ,快去把它梳洗一番。可见我国古人早在 2 0 0 0年前就已经注重须发的修剪和梳理了。专职理发师出现于汉代。据《颜氏家训》记载 ,南朝的贵族弟子都削发剃面 ,理发业也已经相当发达了。“理发”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 ,谢安傅在《晋书》七九卷中曰 :“(桓 )温后诸安 ,值其理发。”朱熹对《诗·周颂·良耘》中的“其比如栉”一句注云 :“栉 ,理发是也。”《唐杜甫在工部诗史遗补》第八卷中记载了杜甫的《水宿遣兴奉呈群公》诗 ,其中也有“耳聋须画字 ,发短不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