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浒传》中人物所作的诗词仅有十首,其中酒后诗有五首,而这之中有四首是宋江所作,这一叙事现象在《水浒传》众多人物的许多相似塑造中显得独特。因为酒后诗是宋江冲破理性樊笼的心理的真实写照,分析这四首酒后诗,能清楚认识宋江的"忠"与"义"的相互关系以及他的人性的发展和其中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2.
宋江刺配江州的时候,有一天在浔阳楼上喝得醉熏熏的,借着酒兴,在浔阳楼壁上题了一首《西江月》的“反诗”;“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邱,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写完后看了又看,觉得还不够劲,又提笔在诗后添了四句:“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宋江是《水浒传》作者精心塑造的投降派典型,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地主阶级野心家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忠实奴才,剖析这首“反诗”有助于我们认识宋江的  相似文献   

3.
1.有一位作家曾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的名字是()。2.按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文学作品。(1)《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2)《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3.“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美玉无瑕”指的是()。4.“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之手。5.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  相似文献   

4.
北宋末年的宋江三十六人起义是《水浒传》的原型,对后世影响很大。宋江受招安导致起义失败,李若水写于在元城县尉任上的一首纪实诗《捕盗偶成》对此有所披露。经考证,宋江等人宣和三年末在大名府活动,宣和四年二月在大名府接受招安,不久率部开进大名府城,接受招安后,即率部随宋军参加伐辽。在宋江受招安这个情节上,《水浒传》基本忠于历史原貌,只是为了故事情节的需要,将宋江率部开进的大名府城指为东京开封府城。  相似文献   

5.
《水浒传》第一回开场诗系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所作,原题为《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揭示了封建时代皇帝早朝的宏大场面。王维这首诗并不流行,一般人不会了解。可见《水浒传》的作者应该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宿儒。《水浒传》是群众创作与文人创作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宋江是《水浒传》作者着力塑造的一个重要人物,其性格的核心在于“忠义”二字。忠与义矛盾地交织在宋江的一生中,构成了宋江性格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7.
在众多《水浒》英雄形象中,宋江是思想性格极为复杂的一个。作为全书的核心人物,作者虽然对他着墨甚多,全力摹划,但书中的宋江形象仍然给人扑朔迷离的感觉,以至通过《水浒传》看宋江,总像是雾里看花,不甚分明。作为宋江反上梁山的重要关目之一的“浔阳楼宋江吟反诗”,也正如同其它关于宋江的描写一样,被裹上了团团迷雾,留下了不少疑点。 一 宋江吟“反诗”是在因怒杀阎婆惜而被判配江州之后。这天,宋江因访戴宗等不  相似文献   

8.
宋江是《水浒传》中最主要的人物。施耐庵在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用力最勤。他寓含着作家对理想人物的理解和再现的努力。作家是按照儒家经典中关于“君子”人格的規范来描写他的理想人物的。宋江集忠、义、恭、宽、信、敏、惠于一身,是作家的理想“完人”。但由于儒学自身的悖论和作家过份强调对观念的体现,所以宋江形象存在着许多艺术漏洞和自相矛盾之处,不是一个完全成功的人物典型。  相似文献   

9.
在《水浒》这部书中,作者为了美化宋江,有意把他写成“风流儒雅”式的人物。每逢全书情节发展的关键时刻,就让他出场来胡凑几句歪诗邪词,借以表达他的心志夙愿。从浔阳楼误题“反诗”,到打方腊时“哭刘唐”,宋江的黑诗词几乎贯穿了《水浒》一书的首尾。作者显然是有他反革命的“匠心”所在。但是,在革命人民看来,宋江的黑诗词,恰恰是他投降主义路线的形象注解:它绝  相似文献   

10.
《水浒传》为了自身的传播,写进了忠义思想及招安、投降的内容。明朝末年金圣叹删去《水浒传》投降打方腊的故事,用评点的方式对其忠义思想进行改造,宋江成了假忠义而真造反的革命英雄。因此“金本”《水浒传》盛行300余年。写了投降打方腊的《水浒传》几近绝迹300余年。1949年以后,金圣叹被骂作是“封建反动文人”而遭批判,“金本”《水浒传》停止出版,而将几近绝迹达300余年的《水浒传》“挖掘”出来,大量出版发行。一生喜爱“金本”《水浒传》的毛泽东,晚年读了这种《水浒传》后批评它是“反面教材”;1998年中央电视台以这种《水浒传》为底本拍摄电视剧,宋江成了令人憎恶的人物;新编的《中国文学史》“补写”了这种《水浒传》几近空白300余年的“文学史”。这种不正常的现象至今仍无改变。  相似文献   

11.
《水浒传》对《孙子兵法》有独具特色的书写方式。《水浒传》既以诗词的形式,也以人物对话的方式来烘托《孙子兵法》作者孙武的杰出才干。它还以宋江、吴用谈论《孙吴兵法》,来突出《孙吴兵法》这一版本在《孙子兵法》传播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水浒传》以重要人物角色应用《孙子兵法》的战术思想来证明《孙子兵法》特有的兵学魅力。《水浒传》演绎了两种不同人物类型对《孙子兵法》的应用:一类是正面人物形象宋江的应用;另一类是反面人物形象高俅的应用。《水浒传》以隐喻的方式阐释了《孙子兵法》应用的双极效应:既为仁人君子提供了智慧的源泉,也为奸佞小人提供了害人的伎俩。  相似文献   

12.
宋江的道路     
施耐庵的《水浒传》自元末明初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它虽有着这样那样的小足,但仍不失为一部现实主义的古典文学巨著。这部小说给我们塑造了一百多个农民起义的英雄形象,而其中的中心人物是宋江。宋江这一艺术形象是比较复杂的,而且在《水浒传》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是梁山泊革命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因素,也是这次农民起义质变以至失败的重要因素。因而,怎样看待宋江这一形象,直接  相似文献   

13.
宋江是《水浒传》作者着力塑造的一个重要人物,其性格核心在于忠义二字,作者一方面极力赞颂他的“义”,另一方面又吹捧他的“忠”,使人物呈现出完全对立的特征。“义”使他倾向革命,不满现实;“忠”又使他瞻前顾后,优柔寡断。这种双重性格,不仅造成了宋江的个人悲剧,也造成了起义事业的悲剧。  相似文献   

14.
导引 提起《水浒传》,不得不提起宋江。宋江这人,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有人赞他是忠义之士,夸他为英雄豪杰,而有人却又把他骂得狗血喷头,说他阴险狡诈,实乃伪君子一个。那么在《水浒》一传中,宋江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今天我们就走进这部名著,看梁山首领--宋江具有怎样的形象。  相似文献   

15.
《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宋江、晁盖等一大批人物形象,其中,宋江是贯彻始终的主角,同时又是争议最多的一个人物。本文着重从他的多重性格入手分析其人,以帮助认识宋江、了解宋江。  相似文献   

16.
宋江,作为《水浒传》中的领军人物,是阅读和研究这部小说当之无愧的第一人物。历史上的宋江和小说中的形象很不相同。在张政娘先生的《宋江考》中,他是“与之盗名而不辞,躬履盗迹而无讳”的坚决反抗者,是“勇悍狂侠”、为了反抗封建压迫作殊死斗争的英雄。那宋江是如何从这样的英雄,成为小说中武不及鲁智深、武松、李逵,文不如吴用的“平庸领袖”的呢?  相似文献   

17.
略谈晁盖     
<正> 《水浒传》中,在宋江之前,梁山义军的领袖是晁盖。作品从第十四回“晁天王认义东溪村”开始,到第六十回“晁天王曾头市中箭”结束,前后四十七回书中,或断或续,或直接或间接地描写晁盖,表现出他是一位“敢于大弄”、富于反抗精神、与统治阶级誓不两立、坚持斗争到底的卓越人物,给读者留下了鲜明的印象。因此,当我们一提到《水浒传》和梁山义军,除了宋江、吴用、李逵、鲁达、武松、林冲等传奇式的人物之外,  相似文献   

18.
响亮的诨名     
我最喜欢读《水浒传》。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纲等故事,我都能栩栩如生地说出来。现在,我就给你说说故事中几个主要人物的诨名。宋江有两个诨名,一个叫“及时雨”,一个叫“呼保义”。“及时雨”很容易理解,因为宋江仗义疏财。“呼保义”什么意思呢?研究历史的爷爷告诉我,“保义”  相似文献   

19.
一 咏史诗,顾名思义,即以历史题材为内容的诗歌。最早以“咏史”题名的诗,是班固的五言诗《咏史》,写的是汉文帝时孝女缇萦为赎其父之罪而自愿没身为奴的故事。自此以后,咏史之作代不乏人,且不断繁盛,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百花园中引人注目的一簇奇葩。《昭明文选》(下称《文选》)选录诗434首,分为23种类型,其中就有“咏史”一体,说明萧统对“咏史”诗的重视。《文选》“咏史”诗类共选录诗歌21首,它们是:王仲宣《咏史一首》,曹子建《三良诗一首》,左太冲《咏史八首》,张景阳《咏史一首》,卢子谅《览古一首》,谢宣远《张子房诗一首》,颜延年《秋胡诗一首》、《五君咏五首》,鲍明远《咏史一首》,虞子阳《咏霍将军北伐一首》。从诗体看,这21首都是五言诗;从顺序看,这些诗基本上按作者年代先后排列。就诗题来说,其中仅4位作者标题为“咏史诗”,但就内容而言,这21首诗,都是以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为题材的。这说明萧统并不单纯以“咏史”名篇与否作为入选标准。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读了《水浒传》,了解了里面的人物和他们的个性,其中有两个我最佩服的人:豹子头林冲与行者武松;还有两个我最厌恶的人:及时雨宋江和太尉高俅。宋江是梁山好汉的首领,可是他不是带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