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庄子》是汉语成语的重要源头之一,源自《庄子》的成语有500余条。这些成语的形成方式、语言结构各不相同,形成以后在使用过程中词义与《庄子》原文的同异关系也不一样。由于源自《庄子》的成语数量多,使用时间长,影响大,至今仍然在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其形成方式、语言结构和词义变化情况进行考察分析,以便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珍贵的民族语言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
《庄子》语言纵恣浪漫、奇幻玄妙、形象生动、风格多样,极具创造力、表现力和感染力,因而深受历代读者喜爱,许多绝妙好辞和精彩片段被不断提炼、组合、凝固、引申,逐渐演化成后来的成语,《庄子》遂成为500多条汉语成语的源头。由于多种原因,源自《庄子》的成语也存在被人误解误用的现象。我们仅对其中的三例进行辨析和补正。  相似文献   

3.
《庄子》中的许多成语典故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意义已变得与最初的意义完全不同,这里略举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4.
源自《战国策》的成语共160条,主要通过直接摘引、加工改造原文语句、概括寓言故事以及综合同类或相关事物而成。这些成语不仅是后人观察战国时代汉语的一面镜子,亦是探讨成语的形成及其历史演变的重要资料。从发展演变情况来看,多数成语无论形式还是意义都是古今一脉相承的,但也有变化的一面。其变化规律体现在三个方面:结构由非“二二相承”式向“二二相承”式转变、语义上朝着适于大众理解接受的方向发展、演变过程中传承性占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庄子》是先秦文化典籍,是道家学派的重要著作,对于中国后世的哲学、文学具有深远的影响。而寓言又是《庄子》著作的精髓,它所形成的寓言成语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迹。《庄子》既是一部哲学著作,又是一部文学巨著,博大精深,其寓言成语是历经数千年而流传和提炼出来的精华,它体现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本文通过《庄子》寓言成语概况,进而剖析《庄子》寓言成语所蕴涵的文化特质来解析中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6.
安常处顺 也作“安常履顺”。《养生主》:“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八也。”意即安于平常的状态,顺从事物的发展。后演变为“习惯于正常生活,处境顺利”之意。  相似文献   

7.
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实践中,如何使学生通过汉语言的学习而获得汉文化的熏陶是一个富有意义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庄子》成语的分析,认为其内涵的丰富深刻、形式的生动形象不仅为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提供了宝贵的语言资源,而且有助于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具有重要而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层次分析法对339条源自《诗经》的成语的语法结构分十类进行了分析与说明。  相似文献   

9.
《论语》中的成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常荣 《现代语文》2007,(2):113-114
成语因内容丰富,形式精炼,富于表现力,为人们所广泛运用,从而充实了汉语词汇的宝库.大多成语都是源远流长,概括了人们的认识成果.来自于《论语》的成语,在汉语成语中占有大量的比例,这些成语不仅表义内容广泛,而且形成方式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10.
词由于误解误用也会产生新义,这是词义演变的一种方式。《庄子》成语的语义演变,有一部分是由于误解误用而导致的,具体致误因素包括:受儒家思想影响、语境误推、受俗常思维影响、误解关键字词、凸显字面意义等。  相似文献   

11.
田作 《语文知识》2001,(8):30-3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创作,距今约二千五百多年。它的出现,展开了中国文学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诗经》流传至今,除了丰富的思想性和人民性之外,其语言的生动活泼,音韵和谐,人们乐于诵读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诗经》流传下来的数量众多的成语中得到印证。《诗经》三百零五篇,流传下来的成语竟多达130条。数量之多,为后人使用频率之高,令人叹为观止!这些成语,散见于“风”“雅”“颂”各部分。其中以“雅”为最多,计69条,“风”次之,计57条,“颂”最少,计4条。《语文知识》1999年6期曾发表了张顺发先生的《(从诗经)中直接援用的成语》一文,计70余条,本文详加补足,并按“风”“雅”“颂”顺序罗列如下:  相似文献   

12.
《庄子》一书借用了许多古帝王形象,这些古帝王形象经过作者寓言式的改造而成为了道家思想的代言人。本文对《庄子》一书古帝王形象形成的原因进行探析,从社会现状、士人风貌、文化思潮和庄子自身入手,对《庄子》一书进行深入体认和把握。  相似文献   

13.
白薇 《文教资料》2013,(12):88-89
庄子的生活环境使其放浪形骸,达观自得,其作品弥漫生意盎然的自然之美感。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使得他考虑个体生存论意义,探讨现实人的价值和幸福。他的理想价值的构筑主要体现在他对当时思想界的现实弊端的无情批判。庄子思想是对现实世界的无言反抗,其表现为通过个体自我逃逸社会属性而固守自由自在的自然本性。  相似文献   

14.
《荀子》一书共留给今天71条成语,对后代汉语词汇的丰富和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成语源远流长,结构形式多样,语法功能丰富,且含义稳定。本文对《荀子》成语的源流、结构、语法功能、意义变化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5.
《庄子》一书的价值除其深的哲理及对后世影响至深的浪漫主义文风外,书中还提出了“得意忘言”等一系列作文的修辞标准,并通过夸张,排比等十九类修辞手法的频繁使用成功地实践了其为文的修辞主张。  相似文献   

16.
作为古代哲人、道家重要思想象的庄子,千百年来论者各执一说。本文依据史料,考辨了庄子生卒年代、故里、乡属;对庄子的人生哲理、修真养性、处世哲学等作了简要分析。《庄子》一书的思想内容与内、外、杂篇的划分,文中对一些有关资料进行比较后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7.
《列子》一书为魏晋人伪作,其书的寓言创作受到《庄子》诸多影响。从文献角度对《列子》应用《庄子》寓言的情况作一全面的梳理,大致可分为三类,即直接引用型、扩充型、杂揉型。  相似文献   

18.
逼上梁山 《水浒》中有许多送信是由于各种原因被控而上梁山造反的。比喻被控进行反抗。也比喻不得不做某件事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龙作为人把握世界过程中想象出的一个特定客体,在不同时代不同诠释者的理解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礼记》中龙的内涵比较集中,多体现在君主出行及殡葬的应用上;《庄子》中龙的形象相对丰富,既有自然界的游龙、水中的蛟龙等,也体现在人的体态及精神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外物》篇是庄子后学发挥道家思想的一篇重要著作。如其中所提出的“与其誉尧而非桀,不如两忘而闭其所誉”就是理解庄子相对主义理论的重要论述;再如战国时代“复古”思潮浓厚的情况下,《外物》篇提出“夫尊古而卑今,学者之流也。且以FDDE韦氏之流观今之世,夫孰能不波”,也是一个颇有意义的命题;其所提出的“彼教不学,承意不彼”,相当深刻地表达了庄子学派顺应自然的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