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峰 《安康学院学报》2007,19(5):38-40,45
夫妻日常家事代理权已受到广泛关注,如何界定家事代理权的性质、范围是处理夫妻之间财产关系以及与第三人利益关系的前提,而我国法律对此尚未作出明确规定.本文在对夫妻家事代理权的含义、性质和范围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立相关法律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夫妻日常家事代理权是配偶权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与一般代理不同,它不仅是夫妻双方日常生活顺利进行的必要保障,而且还涉及第三人的利益,影响到交易的安全,所以我国立法应对其性质、范围以及限制等相关问题作出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3.
家事代理权制度的发展是与我国婚姻家庭观念和现实需要相匹配的。本文通过对该制度立法沿革的考察和立法现状的评析,逐步清晰了对日常家事代理权内涵的认识。系统设立家事代理权,明确其适用范围,对夫妻双方以及第三人所产生的法律效力,将有助于理顺夫妻关系立法。  相似文献   

4.
仝永涛 《华章》2007,(12):97-97
对夫妻家事代理权的适用范围作出明确的界定,是司法实践的迫切要求.夫妻家事代理的范围包括为满足家庭基本生活需要、家庭较高层次的生活需要、家庭发展需要而进行的事项及其他必要事项.而人身专属性行为、以分期付款形式购买或者处置不动产或大额动产的行为、风险较大行为等应排除出夫妻家事代理的范围.同时,还应对夫妻家事代理的适用予以限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婚姻家庭领域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较多地反映在财产关系上,其中对家事劳动给予正确积极的评价改变了传统婚姻的观念。修改后的婚姻法对夫妻财产制度作了较大的修改,其中最具突破意义的是在夫妻财产约定制方面从法律上首次承认了家事劳动的价值,并将双方离婚时由此引致的经济补偿作为离婚救济制度之一。  相似文献   

6.
家事代理是一种特殊的民事代理形式。家事代理权是传统民法亲属法中用以规制夫妻关系或家庭关系的一项重要制度,是近现代法制文明,社会进步的产物,是夫妻关系新型化的标志。因而为较多国家民事法律所确认。2001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首次以司法解释的形式确立家事代理权,是对我国传统的配偶身份权的一大突破,为处理夫妻之间因行使代理权产生的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也给司法实践带来了一系列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夫妻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夫妻日常家事代理权是规范家庭日常生活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是一项特殊的法定代理。就其意义而吉,不仅是男女平等原则的重要体现,而且是家庭日常生活的顺利保障,也是保护交易安全,保障第三人利益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只是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对其做出了比较粗略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操作性不强,有必要以法律的形式对此项制度做出规定,并就范围及限制等问题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8.
论家事代理权及其司法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事代理是一种特殊的民事代理形式。家事代理权是传统民法亲属法中用以规制夫妻关系或家庭关系的一项重要制度,是近现代法制明,社会进步的产物,是夫妻关系新型化的标志,因而为较多国家民事法律所确认。2001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首次以司法解释的形式确立家代理权,是对我国传统的配偶身份权的一大突破,为处理夫妻之间因行使代理权产生的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也给司法实践带来了一系列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夫妻债务问题中,认定债务由谁承担是要解决债务性质认定问题,共同意思表示与行使日常家事代理权下的债务为夫妻连带债务,以共同财产和双方个人财产承担连带责任,超出日常家事代理权的负债在满足家庭利益标准条件时为夫妻共同债务,负债方配偶则以其在夫妻双方共同财产中应得部分承担有限的责任。法定共同财产制下界分夫妻债务问题是实现债权人和配偶另一方的价值平衡,保护正常的交易秩序以及维护家庭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10.
我国仅在《婚姻法》第17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解释(一)》第17条中,粗线条地规定了有关家事代理权的内容,并未形成体系化的制度。在"家事"的判定标准和具体范围,家事代理权行使的原则和必要的限制及救济,代理权的消灭事由,以及婚姻法中家事代理权制度和其他法律部门中有关善意第三人利益保护机制的协调、融合等方面存在不完善之处。本文在评介各国立法例及相关学说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做了一些初步探讨和研究,以期对我国家事代理权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婚姻法中夫妻财产约定制度的不完善之处逐渐凸现出来。完善夫妻财产约定制度主要包括增设夫妻财产约定制的类型、建立夫妻财产约定变更或解除的程序、建立夫妻财产约定登记制度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
通过阐述各国、各地区婚姻立法和我国内陆地区婚姻立法的相关规定,剖析夫妻扶养义务的内涵,指出正确理解我国现行婚姻法关于夫妻扶养义务的相关规定,及在适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建议立法者尽快对夫妻扶养义务的内容做出更为明确、具体的规定,以完善我国夫妻扶养制度。  相似文献   

13.
离婚财产分割是婚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离婚诉讼中双方当事人争议最多、问题最多的部分,是离婚案件中的焦点。由于夫妻财产关系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而我国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较为原则、抽象,缺乏可操作性,离婚案件中夫妻共同财产难以认定和处理。本文就该制度内容的不合理性,帮助、照顾、赔偿原则在实践中的落实,以及举证责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粗浅的见解,以期对完善我国离婚财产分割制度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4.
现行《婚姻法》突出了夫妻财产制度的立法地位。现行夫妻财产制所规定的夫妻财产形式以现实的有形财产为主,无形财产被忽略。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的牺牲、付出应当作为一种财产形式的可期待利益而存在,在离婚时对其进行量化。夫妻离婚时,知识产权的可期待利益、因夫妻一方作出牺牲而导致的人力资本的变化及其所产生的预期利益应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在夫妻之间进行公平的分割。  相似文献   

15.
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受其影响,北朝婚礼习俗异彩纷呈,青庐交拜、催妇上车、新妇乘马鞍、戏新婿、婚礼用乐等“胡化”色彩的婚礼习俗空前盛行于北朝,并对随后的唐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没收财产刑中"财产"不应仅限于所有权,而应着眼于财产权利。"财产"应为犯罪分子履行其民事财产责任、行政财产责任、罚金与特殊没收等刑事财产责任后的"财产"。另外,还需要从时间上予以限定"财产",同时建立夫妻共同财产的非约定分割制来确定共同共有财产状态下的"财产"。  相似文献   

17.
民族法学在我国是一门新兴学科。在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进程中,尊重各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尊重民族法学发展规律,构建我国民族法学学科体系和加强民族法学研究,对多民族国家的法制建设以及国家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投资渠道出现多元化趋势,夫妻拥有的财产种类也越来越丰富,股权作为一种投资权益已悄然成为夫妻财产的新型代表。然而,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离婚纠纷中涉及的公司股权争议也越来越多。文章从夫妻共有财产界定及公司股权的特性人手,探讨夫妻一方名下股权的归属并对我国相关法律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婚姻家庭关系中的夫妻债务问题日益突出。分析现行婚姻法对夫妻共同债务清偿问题有关规定的立法缺陷,结合审判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完善夫妻共同债务清偿问题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0.
社会法体系的确立与对于社会法概念的界定及其调整对象的认识密切相关,只有厘清社会法的内涵——社会法的定义,才能确定社会法的外延——社会法的体系。基于社会法学界现已形成的有关社会法定义的一些共识,可勾勒出部门法意义上的社会法体系,即由相关的社会法规范所构成的系统。在社会法体系中,以基本稳定的二元结构即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为核心,还包括一些交叉融合现象和逐渐生成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