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运算单位不统一 例1 甲、乙两人从同地出发前往某地.甲步行每小时6千米.先出发1.5小时后,乙骑自行车出发,又过了50分钟,两人同时到达目的地.问:乙每小时走多少千米?  相似文献   

2.
甲:期末考试快要到了,我很担心会把不该做错的题目又做错了,更糟糕的是,做错了还不知道错在哪儿,你有什么好办法教教我吧.乙:这个问题好解决,我教你一个秘方,概括起来说两个字———检验.甲:如何检验呢?乙:我先教你第一种:常识法检验.数学源自生活、生产实践,其结论必然要反映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实际.因此,根据日常生活的常识就能马上检查出一些问题的错误.乙:我先问你几个问题.小明的妈妈身高160cm,爸爸比妈妈高0.1m,小明的爸爸身高是多少?甲:这个问题太简单了,160.1m.乙:啊,他是妖怪呀!甲:你怎么…  相似文献   

3.
一切思维活动都是由问题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要提倡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怀疑。例如,在讲解列方程应用题时给出一题:甲、乙两人同时分别从A、B两地骑自行车匀速相向而行,在途中相遇后,甲经过4小时到达B地,乙经过1小时到达A地,问走完全程甲、乙各需多少小时?问题提出后,师生一起共同分析题意,并启发学生回答下列问题:1.这是哪种类型的问题?2.问题中基本数量关系是什么?3.本题中已知条件有哪些?4.等量关系从哪些词句中寻找?通过步步设问,找出等量关系,按常规解法,学生可列出分式方程并求得答…  相似文献   

4.
一点儿     
乙:听说你有个外号!甲:我的外号多啦,谁知道你问哪个 呀?乙:我怎么听说就一个呀?甲:都信息社会了,你的消 息还这么不灵通,我真 为你感到难过。乙:那你说说,你到底有几个外 号?甲:至少三个。乙:哪三个?甲:一点儿,差一点儿,好一点儿!乙:怎么叫一点儿?甲:我妈生下我——一点儿,乙:谁妈生下谁来也是一点儿。甲:我这一点儿可不一样,太小啦, 就这么大一点儿。乙:这也太小点儿啦!甲:没办法。说我妈生下我——一点 儿,后来长大了一点儿,就添了 好多一点儿。乙:都什么…  相似文献   

5.
两像顶牛     
一、角色甲:实像;乙:虚像.二、内容甲:我是赫赫有名的光学家族成员──实像,本事可大了.乙:你再大,能盖过我名声显赫的虚像吗?甲:那今天咱们比试一下,如何?乙:来吧,走着瞧!甲:照相、看电影没我不成!乙:照镜子、看地图离了我没戏!甲:我有“瞻前”意识:光线向前传播,相交后便是我.乙:我有“顾后”本领:光线向后延长,相交便有了我.甲:我能呈现在光屏上.乙:我虽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但也能引起人的视觉.甲:我有铁哥儿们:凸透镜、凹面镜.乙:凸透镜、凹面镜也是我的好朋友,另外,凹透镜、平面镜、凸面镜都是我…  相似文献   

6.
《小读者》2011,(5):13-13
甲:“你家人什么都精通.是吗?”乙:“有点儿夸张,但都各有所长.我爸会弹琴.我妈会拉提琴,我姐会唱歌.”甲:“哇!那你呢?”乙:“我能忍受她们……”  相似文献   

7.
甲:你好!去哪里?乙:找人谈谈“一”。甲:“一”有什么好谈的?不就是“一个”的一吗?乙:错了。“一”虽然书写最简单。可是“一”的学问却不少!  相似文献   

8.
收场     
甲:上次你跟太太吵架,是怎么收场的?乙:哦,那还不是她跪在地上向我爬过来.甲:真是这样的吗?乙:那当然!并且她还说:“给我从床底下滚出来,你这脓包.”收场@桂兴  相似文献   

9.
甲:(见乙翻看词典)喂,你查什么呢?乙:在查“涂鸦”“染指”这两个词儿。甲:唉,这么简单的词儿,还用翻词典?乙:噢,这么说,阁下肯定会啦。甲:不瞒你说,鄙人专门从事语言研究,几个词儿难不倒我。乙:那你先说说“涂鸦”是啥意思?甲:“屠鸭”,好啊。俗话说,鸡肉汤鸭肉味,吃不着掉眼泪。鸭肉味那个美哟……乙:别美啦。不是鸭子的“鸭”,是乌鸦的“鸦”。甲:噢,屠杀乌鸦———乌鸦肉也香啊。乙:没听说过。涂,是涂抹的“涂”,不是屠杀的“屠”。甲:你倒早点说呀。乙:还怨我啦?这回你给解释一下吧。甲:这个“涂鸦”…  相似文献   

10.
(甲:凸透镜乙:凹透镜)甲:瞧我──光洁透明,多么漂亮!乙:哟,神气什么.我不也光洁透明吗?甲:我不仅漂亮,而且颇有“大将”风度,瞧我这“将军肚”:乙:哎,看你那臃肿的样儿,哪有我这“杨柳细腰”动人呢?甲:我能对光线起会聚作用,所以我还有个名字叫“会聚透镜”。乙:我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所以我也还有一个名字叫“发散透镜”甲:我的光路有可逆性,我能让一些发散光线变成平行光.乙:我的光路也有可逆性,我能让一些会聚光线变成平行光.甲:我有两个焦点,乙:我也有两个焦点,不过──嘻,我这是虚焦点.甲:算作诚…  相似文献   

11.
一、角色甲:参照物;乙:糊涂学者二、内容甲:我叫参照物,外号“百变神通”,我的本领是……乙:打住!我替你说,阁下的本领就是善于胡言乱语:即能把静止的物体说成是运动的;能把向北运动的物体说成是向南运动的;能把运动快的物体说成是运动慢的……甲:哦!说得这么难听!难道我说错了吗?乙:没错呀,但你已经不可救药了!甲:你有事实吗?可别真的‘湖言乱语”.乙:好!远的不说.就说前天的事。巴:小甲、小乙和小丙比赛,他们沿着平直的公路向北跑,当时,小甲和小丙快慢相同,小乙超过了他们俩,按理说,他们都是向北运动,对…  相似文献   

12.
相声 台球迷     
乙:最近考试成绩怎么样?甲:怎么样?好有一比——乙:比做何来?甲:就好像一根台球杆加两个台球。乙:哇噻,考得好好棒耶! 甲:(学乙说话)怎么好好棒耶?乙:你想想,一根台球杆加两个台球,不就是100分嘛!  相似文献   

13.
甲:Hello! 乙:Hello!Nice to see you. 甲:Nice to see you,too.(有气无力地) 乙:咦,怎么有点闷闷不乐呢? 甲:可别提了。最近英语单词学得多,我都记不过来了。这不,上课单词默写挂红灯了。  相似文献   

14.
甲:数据收集后应该如何表示?乙:一般用统计图表来表示.甲:什么叫统计图表?乙:统计图表是统计图和统计表的总称.甲:统计表我知道,就是把收集到的数据按类别填入表格中相应的位置。是吧?  相似文献   

15.
甲:小明,好久不见,你最近干啥?乙:我呀,每天都在接见“皇后”!甲:啊?皇后?乙:嗯!甲:是哪个国家的皇后?她现在在哪儿?乙:现正在我的枕头边,书桌上,口袋里!甲:真会开玩笑!皇后能放在书桌上?装在口袋里?  相似文献   

16.
有趣的谜题     
有这样一道题:甲、乙二人乘马车去同一方向.走了4里路,甲下了车.又走了4里,乙才下了车.如果车费一共是12个铜币的话,那么甲、乙二人各应分担多少呢?亲爱的朋友你知道吗?这是日本江户时代的古算术《切尘记》里的一道非常有趣的问题.也许你觉得非常简单:甲应付:乙应付;但是我要遗憾地告诉你:“错了!”正确的办法是:全路程8里,车费12个铜币,那么甲、乙合坐4里路时共应付12÷2=6(个)铜币.甲、乙应付3个铜币,乙以后一人坐了4里故应独自付6个铜币.那么甲只应付3个铜币,而乙应付9个铜币.你看,有趣吧!…  相似文献   

17.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查阅关于小数产生的资料,谁来汇报一下?甲:自从产生小数之后,计数就更加方便了。乙:小数是中国最早发明和使用的。师:小数是中国首先发明和使用的。有了小数以后记数就更方便了。你们还想知道关于小数的什么知识?甲:小数怎样读、怎样写?乙:小数是谁最早发明的?丙:小数表示什么意思?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这么多,这些问题谁会解答?甲:0.1元就表示1角。乙:小数读作几点几。师:剩下的问题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解决,好吗?犤评析:先让学生查阅有关小数产生的资料,这样既渗透了学习方法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甲:二次方程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可否系统地介绍一下二次方程研究的历史?乙:可以.二次方程指的是未知数最高次数是2的代数方程.在历史上,它曾是代数学的中心问题之一,对它的研究是人们扩张数域的动力因素之一.甲:最早的二次方程知识产生于什么时候?乙:...  相似文献   

19.
(甲是北京的小朋友,乙是香港来的小朋友)甲、乙上场鞠躬。乙四处张望。甲:今天我给大家说段相声,说相声讲究说、学、逗、唱……乙:(四处张望)哇!好漂亮哟!哇!好好看哟。(说“哇”的时候甲的话被打断,做吓一跳的样子。)甲:哎,行了,你干嘛总“哇哇”的?乙:哎呀,对不起啦!我是从香港来的小朋友啦!看到北京这么漂亮,我真是好高兴哟,哇!甲:(看着乙)哇!乙:(看着甲)哇!甲:咱俩怎么像乌鸦一样呀!好了好了,咱俩都别“哇哇哇”了。刚才听你说,你是从香港来的,那我代表北京丰台区方庄二幼的小朋友热烈欢迎你(握…  相似文献   

20.
王宝琪 《下一代》2011,(11):40-41
甲:朋友,国庆节你知道我想到哪里游览吗?乙:我想,你一定到天安门广场去浏览,那里是首都的中心。甲:不够准确。乙:那就是登上天门城楼,毛主席曾在上面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甲:还有呢?乙;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还是毛主席纪念堂?甲:别瞎猜了,是人民英雄纪念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