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昕孺 《大学时代》2006,(10):44-45
山东我从未去过,我对那里一直怀着敬畏之心,因为那里是中国“内圣外王”之道的起源之处。但我在山东有很多朋友,于晓明是其中交流最密切的一位。这种密切,缘于相知,缘于心意的契合,缘于人生经历中许多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2.
汤元军 《培训与研究》2007,24(2):104-106
生命教育应以敬畏生命的理念为指导,引导青少年确立“敬畏生命”的道德信念。没有对生命的敬畏,就没有生命教育。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敬畏生命视野下的生命教育要求敬畏死亡,只有敬畏死亡,才能敬畏生命。生命教育中要引导青少年正确地认识生命与生活的关系,不区分生命与生活的生命教育不可能产生对生命的敬畏,也必将消解生命教育的问题意识和目标。  相似文献   

3.
选取杭州市两所高校的大学生412名,初步探讨敬畏情绪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艺术类大学生的敬畏情绪量表得分高于非艺术类大学生;敬畏情绪和主观幸福感、大五人格的开放性、外倾性和尽责性存在正相关;控制人口学信息后,大五人格对敬畏情绪具有显著的解释能力;控制人口学信息和大五人格各维度后,敬畏情绪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解释能力。研究结果提示敬畏情绪对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应从人格培养和审美教育两个方面培养大学生的敬畏情绪,提高大学生的幸福感。高校应从积极教育的视角,注重对大学生的敬畏情绪培养,探索有助于提升敬畏情绪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4.
敬畏是一种态度,人类对万事万物有敬畏的态度,才会有所尊敬和崇拜。当代大学生应具备敬畏心理,形成对法律法规、学业、师长、社会生活和自我的敬畏心理。对大学生敬畏心理的教育,需要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听郧县教育局局长魏明成解读郧县教育内涵发展,记者可以清晰地触摸到他对教育的敬畏。他说,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的对象决定了教育是一项必须心存敬畏的事业。教育民生、教育公平、教育规律是他谈话中提及频率最高的词汇。这种敬畏既溶解在他处理教育的任何一项事务中,也溶解在做出教育决策的过程里。  相似文献   

6.
吴川 《现代企业教育》2014,(12):179-180
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学生对教育本身缺乏敬畏意识,对规章制度、社会规则等漠视,严重影响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实行。高校应该开展多种形式的敬畏教育,明确高校开展敬畏教育的价值定位。高校敬畏教育应该成为培养学生敬畏教育制度的重要途径,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支撑,同时更要成为立德树人伟大目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金方明 《教师》2010,(14):127-128
著名思想家史怀哲说过:“只有在我们拥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然而,近年来,由于中学敬畏教育的缺失,中学生暴力事件、轻生事件屡见不鲜。本文试图通过新课标高二语文《(论语)选读》中孔子的敬畏思想来唤醒现代中学生的敬畏意识。常怀敬畏之心——敬畏自然,敬畏人道,敬畏生命,才是教育的核心。育人的根本是塑造灵魂,让学生充满爱。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6,(41):166-167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对学生的教育实际上是对生命的浇灌和养护,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个漫长的修炼过程,教师只有敬畏岗位、敬畏生命、敬畏法规、立德树人,才能焕发教育的光彩,童心之美也因此而生。  相似文献   

9.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现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将是今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但是,因为某些原因,目前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问题,突出表现为教育敬畏感的削弱和丧失。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现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必须重建教育敬畏感。教育敬畏感源于教育的外部认同和教育内部的神圣,其中教育内部是前提基础和关键。教育敬畏感的削弱和丧失首先源自教育内部核心因素———课堂敬畏感的削弱和丧失,因此,要重建教育敬畏感、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首先重建课堂敬畏感。  相似文献   

10.
从《论语》教学看现代敬畏教育的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思想家史怀哲说过:"只有在我们拥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然而,近年来,由于中学敬畏教育的缺失,中学生暴力事件、轻生事件屡见不鲜.本文试图通过新课标高二语文<(论语)选读>中孔子的敬畏思想来唤醒现代中学生的敬畏意识.常怀敬畏之心--敬畏自然,敬畏人道,敬畏生命,才是教育的核心.育人的根本是塑造灵魂,让学生充满爱.  相似文献   

11.
在印第安原住民特有的口述式神话传说中,缘于敬畏生命的自然宗教传统赋予自然界的每个生灵伟大的灵性和神秘的力量.这些口述神话里浸润着浓厚的隐喻色彩,蕴涵着人与自然平衡有序的关系,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生存哲理.  相似文献   

12.
对于李清照,我常怀一颗虔诚而敬畏的心。这一切,皆缘于她留下的并不算多却倍觉清秀淡雅至纯的诗和词。阅读这些文字,你会发现,李清照与我们是如此的接近。  相似文献   

13.
张波  王哲 《成才之路》2015,(1):58-59
当前,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多种社会价值取向并存的局面使教育的发展面临诸多新的挑战。敬畏教育较通常学校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种人生态度、价值追求的传承,是对学生人格的涵养和精神的自律。因此,在学校中开展敬畏教育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心有敬畏,行有依归。一个人要懂得敬畏,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规则、敬畏真理,敬畏所有值得敬畏的东西。我们的教育要注意培育青少年的敬畏之心,有所畏方能有所为。  相似文献   

15.
良知是思悔的道德起源,思悔是认罚的必要条件。无思悔认罚的出现不仅影响道德教育的实效,也从根本上偏离了教育惩戒的育人初心,异化出无诚意的“两面人”,最终令教育惩戒陷入又一轮困窘之境。无思悔认罚缘于认罚的权力敬畏属性、教师缺乏辨别意识、激励机制的偏航风险以及个体内心的隐秘性难于查究等因素。需要对作为认罚构件的思悔进行规制,强化认罚真诚性的辨识,突破其识别困境,完善儿童的多元沟通机制,对认罚的心理动因进行道德干预,实现教育惩戒的人性关怀。  相似文献   

16.
最近,国家颁布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实验稿相比,新版课标有了许多新的变化,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增加了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一、师生共度生命历程,共同提升对生命的感悟,教师具备正确的生命观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前提。首先,教师对生命要有敬畏之心,在课堂上要敬畏学生个体的生命,  相似文献   

17.
敬畏感作为一类复杂的情绪情感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了,随着人类社会的变迁,敬畏感的含义也在不断变化着,并且因文化的不同敬畏感的性质也有所不同,本文对伦理学、宗教学及心理学中有关敬畏感的研究进行了阐释,通过对不同领域敬畏感内涵的分析,进一步在心理学领域开展敬畏感的实证研究并探索其在教育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人之初,性本善”没有人一出生就是“大恶之人”。教育影响人,塑造人。生活中常见独生子女因为理所当然成为“家庭中心”,所以倍受家长百般呵护。然而呵护“过度”,则容易不知不觉陷入“溺爱”,致使孩子“无法无天”。如果任由其发展,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怎样?“唯我独尊”、“无法无天”、目无法纪,终将走向“犯罪”未可知否!想必今年连续多起发生在校园的暴力案件的犯罪分子,其童年很有可能就是本文开头那样的孩子吧!当然,没有哪个时代、哪个国家能杜绝犯罪,但教育的育人功能毋庸置疑,如果从小对孩子进行“敬畏”教育,培养孩子的“敬畏”意识,教育他们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道德与法律,那么社会就会和谐起来。父母让孩子上各种补习班,不如先给孩子补上“敬畏”这一课!  相似文献   

19.
教苑新语     
《内蒙古教育》2009,(21):61-61
教育就像我们的母亲,我们都是教育生出来的,要敬畏她。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指出,对待教育,要少一些干预,多一点爱护、敬畏。 想上公办幼儿园的每一个学龄儿童都应当得到机会,政府要充分重视学前教育,要出台保障性的财政政策以满足需求。  相似文献   

20.
让学生学会敬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宇 《天津教育》2006,(11):36-38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敬畏”的释义“是又敬重又畏惧”。敬畏,是人的童年时期萌发的一种基本情感。心理学家曾经作过这样的实验:将一群刚刚学会爬行的婴儿放置在一块玻璃板上,玻璃板下挖一个深坑,结果发现,这些婴儿一旦爬到这个深坑前,就会自动转移自己的爬行路线。由此可见,人的天性中有一种畏惧危险和自我保护的意识,这种意识可以促使人停止可能造成危险的行为。敬畏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我们生存的底线。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的教育最终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时刻反思的问题。对于个体来说,没有了敬畏之心也就意味着失去了生活的根基、道德的底线。培养学生的敬畏感,包括教导他们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规则等,就是要培养学生对生命价值的体认、对自然万物的亲近以及对崇高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一、敬畏教育的内容1.敬畏生命,使学生了解生命内涵,体验生命意义,促进生命价值的可持续提升。据教育部、公安部等单位对北京、上海等10个省市的调查显示,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遭遇非正常死亡,相当于每天消失一个班。暴力事件、意外伤害、自杀成为导致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