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我市只有一家晚报的历史已经划上了句号。小小的港城有三家市场定位基本相同的报纸来瓜分这小小的蛋糕,严酷的现实要求我们要想胜出就必须在很多方面技高一筹,而本文想谈的仅仅是笔者个人在报道领域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姚静 《东南传播》2016,(7):143-145
环境新闻从业者是指从事环境新闻生产、传播的媒体人。本文通过对环境新闻研究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环境新闻从业者研究是目前环境新闻研究中的缺失领域。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结合当下环境新闻从业者的实际,对比其他行业记者群体的研究,笔者建议环境新闻从业者研究优先从以下议题展开:环境新闻从业者个体以及群体生存现状研究、代表性环境新闻从业者和环境新闻从业群体的研究以及不同媒体、不同媒介环境下环境新闻从业者内容生产影响研究。随着环境新闻的主流化及环境新闻从业者群的崛起,学界亟需给予环境新闻从业者研究更多的重视与关注。  相似文献   

3.
既当报喜的“喜鹊”,又当啼血的杜鹃,这是新闻工作的使命。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那样:“重视和改进批评报道,同样是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党性原则所决定的。”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与开展积极有效的批评报道并不矛盾。因为,新闻报道以正面宣传为主这个命题本身,就包含着另一个命题:新闻报道以对  相似文献   

4.
保护环境和资源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关注环境、关注生态成为人们的共识,我们这里选发两篇有关环境保护报道的文章,以希对媒体积极做好环境保护宣传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不少新闻采编人员认为,会议报道是上级的要求,是一种负担,报道会议属于无奈;会议报道是模式化、程序化报道的同义词,枯燥无味,翻不出新花样;开会是官方活动,与老百姓关系不大,花再大力气搞出来的报道也不会引起受众的关注等等.  相似文献   

6.
新闻摄影报道的策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要求新闻摄影报道必须策划 1、新闻媒介激烈竞争产生的新格局使新闻信息传播出现了新的特点 进入21世纪以来,新闻事业的竞争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要激烈。在新的媒介格局基础上,新闻信息传播出现了新的特点。这主要表现为两点。 其一,受众对于新闻信息已从“量”的需求转向了“质”的需求。新闻媒介的丰富使得受众获知的信息量从匮乏转为足够多甚至饱和过量。人们并不缺少信息,而是缺少对信息的分类整理;人们并不在乎得到多少信息,而是在乎得到多少有效的信息。新闻报道仅仅以“多”取胜、以“快”取胜,显…  相似文献   

7.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电视新闻的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它立足于宏观,着眼于整体,把对事实的单侧描述变为全方位扫射,以质朴、凝重、深邃、思辨的笔法和风格观察和把握社会,提出并关注对这一时代具有重大意义的根本问题。深度报道也正因其信息量大,矛盾冲突明显、思辨性强等特点而深受大众的喜爱。新闻评论、新闻专题、电视访谈、连续系列报道等等体裁都是适合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然而,深度报道的采写毕竟不像普通消息那样单纯及简单,它在选材、采访及撰稿等方面均对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综观新时期的经济报道,在推动改革开放、促进社会转型、保护改革人物、干预经济生活特别是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李欣 《记者摇篮》2007,(5):23-23
如今,环境题材越来越引起各新闻媒体的关注,但是,许多记者认为环境报道既棘手又十分复杂,要准确又有效地写好环境报道不是件  相似文献   

11.
12.
乔阳 《记者摇篮》2006,(4):25-25
一是报道领域和范围的扩大,即抓住一个典型事例进行分析,从小见大,从特殊看一般,旁及同类教育现象和问题,追溯这种教育现象和问题产生的社会环境诸因素。这里的典型既有正面典型,也有负面典型;既有开始阶段采写的对象,也有深入阶段涉及的有关人和事。比如一个模范教师事迹的深度报道,之所以能够激励其他教师和其他同志,就在于他的高贵品质的形成,光辉形象的树立。除了个人的努力外,周围群众的鼓励,上级领导的支持,也是不可缺少的原因。新闻报道如能把这些因素都写进去,这样的教师形象就不只是其他教师学习的榜样,而且对教育管理干部、党政领…  相似文献   

13.
环境新闻:从浅绿色走向深绿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遥 《新闻前哨》2005,(2):45-46
我国环境新闻报道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步,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环境新闻报道领域日益拓展,报道内容日趋丰富,报道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报道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但是总体来看,媒体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并不深入,一些环境新闻报道看起来还是沿袭20世纪60~70年代第一次环境运动的思路,而较少反映环境与发展方面真正前沿的思想和进展。其实,自第一次环境运动以来,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表现就是由浅绿色的环境观念转变为深绿色的环境观念。我们的环境新闻也应顺应环境观念的深化,从浅绿色走向深绿色。  相似文献   

14.
赵琳 《新闻窗》2007,(2):79-80
近年来,以思想深刻、视觉独特为特点的深度报道开始受到关注。与消息等新闻文体相比,深度报道更加考验记者的写作功力。有些记者拿到一个题材,面临深度报道就觉得很棘手,为什么同样的报道题材,有的文章令  相似文献   

15.
何萍 《视听纵横》2004,(1):110-111
新闻策划是对新闻资源有效配置的一种手段,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新闻界的重视,有的新闻单位甚至成立专门的策划部门,把新闻策划作为新闻竞争的关键环节来抓。特别是在重大事件、突发性事件等战役性报道上,策划的地位与作用有了最大限度的提高和发挥。  相似文献   

16.
17.
王辉 《新闻世界》2012,(7):92-93
作为电视媒体,要很好地适应市场和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必须走深度报道的路子。地方电视台,在中央台和省级卫视的冲击下,结合本地特色做出独具特色的深度报道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提高收视率的重要举措,因此,深度报道应该算得上是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的支撑。  相似文献   

18.
19.
张正柱 《新闻前哨》2001,(12):32-32
同党报和社会报纸相比,行业报不仅在新闻资源、广告发行,还是读者数量、社会影响等方面,都稍逊一筹。行业报的生存空间十分有限,压力越来越大。党报有政治上的优势,社会报纸能够抓住读者的爱好,它们的新闻线索多、时间快,它们的发行量要比行业报大得多。另外,党报和社会报纸还可以通过在本部以外的地方印刷,以最快的速度把报纸送到当地读者手中。在这方面,地方报纸更是得天独厚,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显然,实现上述这些“快”的必要条件,行业报都很难做到,行业报并不具备“快”的优势。 但是,作为各行各业的宣传舆论工作主…  相似文献   

20.
采写工作性新闻需要视角的多样性——需要正视角、侧视角,也需要反视角。拓宽眼界,用多视角发现新闻,写出新闻,我们的报纸就会更好看,读者就会更爱看。一、反程序视角传统的工作性报道,往往有个程序模式,先写为什么要做这项工作,再写这项工作怎么做,然后写工作效果。简要地说,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