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界》2016,(18)
仪式是人类最古老的社会文化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主要特征。仪式功能多维度地体现在社会整合、体现象征性、文化传承和文化展演等方面。广告是一种仪式,广告传播是一个与消费者共享意义和对现实仪式性建构的过程,重新认识广告的仪式性本质并凸显广告的仪式功能,既是对广告本源的回归,也是实现广告传播目标、提升广告传播价值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追溯仪式的概念,考察了仪式传播研究的现状,发现国内比较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引进和解读凯瑞的传播仪式观,虽有部分研究开始尝试用民族志等方法对中国本土的仪式传播进行研究,但民族志方法的把握与具体问题的展开还存在明显不足。本文认为传播研究既要重视凯瑞提出的传播仪式观,又要正视仪式传播与传播仪式观的差异和联系,在传播仪式观的启发下研究具体社会情境中的仪式传播活动。  相似文献   

3.
张鼎盛  刘延娜 《今传媒》2023,(4):110-112
房企平台是房地产行业多元化发展的产物。当前,在品牌传播的过程中,人们普遍倾向于采用功能主义来实现对传播效果的控制。因此,从传播仪式观视角来研究房企平台的品牌传播过程,有助于房企平台的品牌价值链梳理与建构,对改善房地产上下游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任拯廷  余毅 《新闻世界》2012,(8):212-213
本文试从美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家詹姆斯·凯瑞提出的传播的仪式观入手,来分析研究音乐传播的现象,揭示音乐传播在理念层面的深层涵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从仪式的角度解读乔布斯与苹果公司是如何被“神话化”,如何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准宗教”。其中“果粉”们的狂热可以让他们彻夜排队等候购买新产品,而每一次的排队渐变为一种仪式。媒体对于乔布斯逝世的海量报道更是让传播显示了仪式的隐含意义,受众在这场传播仪式中确认着、接受着并塑造着苹果的神话。无论是“果粉”们主动参与的仪式,...  相似文献   

6.
电视媒介事件与仪式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新的电视传播形态,电视媒介事件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重要"仪式".本文从仪式传播的角度,探讨电视媒介事件凝聚社会、融和情感、增进团结、传承文化、确认秩序的重要仪式功能,考察电视媒介事件的仪式传播特点、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7.
与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传递传播观相比,仪式传播观开辟了新视角。仪式传播突出了信息接收者的主体性。同时,又将接收者带入传播的仪式氛围,使其丧失主体性,达到对接收者的精神控制,从而建构传播发起者希望的秩序状态。此外,作为仪式传播客观效果之一的经济效益,从另一方面证明了仪式传播生命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杨玲 《今传媒》2012,(5):63-64
在现代营销活动中,敏感的消费者开始对冗余信息进行过滤,并对各种形式的推销产生抵触情绪,单纯的叫卖式行为已经不能达到宣传推广与促进销售的目的。随着精神享受与文化消费潮流的兴起,旨在创造具有"尊贵"、"神秘"、"奢华"等神圣般心灵体验的"仪式感"营销方式正悄然兴起。本文从美国文化研究代表人物詹姆斯.凯瑞"传播的仪式观"出发,结合现实中的营销案例,分析"仪式感"在现代营销活动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史科蕾 《出版广角》2016,(16):83-85
本文以文化微博作为研究对象,以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提出的传播仪式观为理论基础,通过对后者的梳理,提出了对文化微博的重新定位,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了文化微博的传播技巧。  相似文献   

10.
黄禹铭 《新闻世界》2012,(2):104-105
詹姆斯·凯瑞是美国文化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提出的传播的"仪式观"为传播学的研究开辟了全新的路径。本文在区分"传递观"与"仪式观"的基础上,探究"仪式观"视角下的新闻观,以及传播技术对人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8,(7):25-32
戴扬和卡茨的经典媒介事件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功能主义传播学受到社会人类学启发的产物。90年代初,文化研究和社会学者从"传媒与仪式"的角度对之进行了验证和修正。之后,媒介事件被整合进仪式传播理论、媒介仪式理论和"媒介化的仪式"理论,成为媒介社会学和媒介人类学的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12.
各民族的传统节日之所以能在漫长的历史中传承下来,成为各自民众生活与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原因在于其中所蕴涵的象征民族精神源头的坚固的信仰。而传统节日的各类仪式则是信仰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本文试图以仪式传播与媒介仪式理论解释传统节日、仪式、传播与信仰共享、消解之间的关系,分析当前中国传统节日的信仰缺失之因,从群体仪式传播和媒介仪式传播两个层面提出利用传统节日资源重塑民众信仰,构建精神世界的命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传播仪式观和媒介仪式理论为视角,观照中国春节仪式传播的变迁。春节仪式的传播形式从群体仪式向媒介仪式转变,传播内涵从神圣向世俗转变,传播功能从文化认同向娱乐大众转变。仪式传播的转变,稀释了春节承载的传统文化精神。恢复再造传统群体仪式,虔诚塑造媒介仪式,对于传承和保护春节文化遗产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李佳 《青年记者》2020,(11):75-76
传播仪式观是由美国的传播学者詹姆斯·W·凯瑞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在“传播仪式观”理论中,传播并非指信息在空间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它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是一种现实得以生产、维系、修正和转变的符号过程,一种以团体或共同体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①通过传播的仪式观,特定的传播活动成为一种神圣的仪式,受众在这种仪式下形成共同的情感认同,产生情感的共鸣.  相似文献   

15.
赵佳丽 《视听》2023,(10):127-130
非遗作为人文资源,在乡村振兴的历史横切面下被赋予了活化活用的时代要求。结合对羌族乡村非遗的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发现,非遗传播的现存困境在于,在“流量为王”的逻辑下,传播主客体相互牵制;去情境化的信息传递导致时空失衡;非遗作品中承载的原始意义符号在消费中被改写,非遗消费走向异端。要想建立新的非遗活态传播模式,继而反哺乡村精神和物质文明进步,需要在主体维度通过组织化确保共同参与仪式,在场域维度通过具身化确保身心时空同在,在意义维度通过秩序化确保民族信仰延续。  相似文献   

16.
周洋  张诚 《传媒观察》2021,(4):77-82
葬礼是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迎接烈士归葬,是国家对牺牲将士的最高礼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聚焦2020年9月27日举行的第七批在韩志愿军遗骸归国仪式,从仪式传播视角对军人的葬礼仪式进行研究,分析葬礼仪式传播中的价值呈现,并探讨在新媒体语境下对军人葬礼仪式传播改进之道.  相似文献   

17.
民间调解仪式通过电视呈现,在传递价值观、社会整合和城市文化共同体的构建方面具有较大的作用,本文将以《新老娘舅》节目为例,从传播仪式观的视角对调解类电视节目的仪式传播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刘慧 《编辑之友》2012,(6):47-48,62
传播中的仪式在个体行动和群体行为中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具有对传播内容补充与辅助的作用,有些时候,甚至比传播内容更加重要.论者将“仪式”与“传播”这两个重要的概念联系起来,阐述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中的仪式对于归属感构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电影,是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重要一环,也是人类精神守望、表达价值观的重要方式.后疫情时代,电影传播与复杂环境共融共生,经历着冲击与恢复,也衍生出诸多创新和变革.透视后疫情时代电影传播的秩序图景,研究者多从工具论角度进行行业和产业观察,而对于这一抽象话题,也需要从文化的历史的角度进行诠释.本文采用詹姆斯·凯瑞"传播仪式观...  相似文献   

20.
凯瑞以类喻的方式诉说传播即仪式的本质,所以仪式感是塑造认同的关键。现实场域的观影与网络空间的观影构筑着电影的生态空间,观影是一种集体参与式的仪式。个体沉浸于现实虚构的环境中获得体验感,并通过参与、共享逐渐形成一种共识性信仰。研究发现,塑造华莱坞概念的想象共同体的关键在于培植一种集体仪式感,以此来建构华莱坞概念的权威性与神圣性。观影本身就是一种仪式,是一种对自我身份的确认过程。但现状是个体对自我身份的知晓并未与华莱坞共同体联结在一起,个体认同的危机感是存在的。培植华莱坞共同体的集体仪式需要现实场域与网络空间的双向联动,集体仪式离不开媒介事件的塑造,以竞赛、征服、加冕的共识性媒介事件来建构华莱坞共同体的权威性,不失为一种塑造认同的关键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