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韩世杰 《大观周刊》2012,(41):14-15,10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值此普天同庆之际,回首我党90年来所走过的风雨历程,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和缔造者之一的陈独秀先生理应是值得后人纪念和缅怀的。但学界关于如何评价陈独秀先生的历史功过这一问题,一直以来都不曾达成共识,甚至有些学者还曾怀疑陈独秀到底是不是共产党人。这一重大学术问题的答案,恐怕只能从真实的历史史实去录求。基于此,本文则试图主要从陈独秀先生的独立立思想这方面来探析这位在中国近代史和中共党史上均举足轻重的人物之功过是非,还历史以长来面目,给斯人以应有地位。  相似文献   

2.
杨丽娟 《传媒观察》2012,(10):62-63
中共党史上有"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之佳话。"陈"指陈独秀,"李"指李大钊。1922年、1924年"南陈北李"分别带队来到社会主义大本营——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四大与五大。这次社会主义故乡之行,给两位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他们分别写下了两篇"苏俄通讯"——《苏俄六周》与《苏俄民众对于中国革命的同情》,介绍  相似文献   

3.
胡适苏俄情结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上半年,收藏界的一位朋友从嘉德拍卖公司买到胡适致王世杰的一封信。这封信写于1948年1月23日,信中说:“前几天看了鲠生兄的一篇文字,我很感觉奇怪,故写了—封信,现由独立时论社发给五十多家报馆发表……”胡适在当天的日记中有“写信给周鲠生、王雪艇(王世杰字雪艇)”的记载,但是在已出版的胡适资料中,却找不到这封信的踪影,因此这可能是—封从未面世的轶信。  相似文献   

4.
5.
在孙中山的革命生涯中,与苏俄的联盟无疑是值得"浓墨重彩"的一笔.联盟对孙中山改革中国社会的政治理念实践具有重要作用,亦是苏俄"世界革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深入历史情境,拨开云雾,这一联盟的背后隐藏着更为深刻的政治运作.无论是苏俄的"向东看"抑或孙中山的"恋苏",皆是在具体历史发展中历经观望、试探、妥协而走出的"妙招".一句话,联盟是孙中山与苏俄博弈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1921年12月,马林应国民党之邀请,在翻译张太雷等人的陪同下,离开上海,先后在武汉、长沙、广州、桂林等地进行了对中国革命的实地考察。在桂林他拜访孙中山,进行了三次长  相似文献   

7.
新文学运动已经过去差不多90年了,但是运动期间很多细节我们并不像自己所相信的那样了解.本文要谈的是陈独秀的德国大炮.  相似文献   

8.
庄森 《新闻世界》2008,(5):54-54
20世纪初的北京大学令人敬佩,不是因为学术成就,而是因为倡导民主与科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民主与科学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是文科学长陈独秀。而正是蔡元培,慧眼聘陈独秀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由此创造了北京大学辉煌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张家康 《出版参考》2005,(12):34-36
陈独秀和苏曼殊堪称民国初年的狂士,他们意趣相投,以文相识,其文皆如鲁迅所云:“激昂慷慨,顿挫抑扬。”苏曼殊其生也短,交友遍于国中,然知己者屈指可数,而陈独秀乃当之无愧。苏曼殊的颓废、浪漫、好学,以及诗人气质、率真性情,给陈独秀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以至晚年念及,都有动情之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侯秀然 《编辑之友》2015,(6):100-104
20世纪20年代起,赴俄取经的中国人前仆后继,络绎不绝.他们在苏俄实地考察后,撰写了有关苏俄社会各个方面最新动态的报道.这些报道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闻传播文本,塑造了苏俄形象,成为中国人认识苏俄、了解苏俄的重要媒介,同时也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人物对于苏俄的不同评价和情感态度,推动了中国革命向前发展,对于今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其中所反映出的编辑思想,对于今天的编辑也有一定的指导功能.因此,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陈独秀新教育内容为依托,认识其新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继而对新教育进行诠释,点明陈独秀新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余迅 《安徽档案》2003,(2):28-28
  相似文献   

13.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启蒙思想家,也是一名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其创办的报刊唤起了民众的思想启蒙活动。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卓著的《新青年》杂志,把改造青年思想,辅导青年修养的宗旨和现实的社会政治、青年的思想实际逐渐结合起来,在中国新闻史上影响深远。本文结合陈独秀丰富的办刊实践活动,探讨陈独秀的新闻思想及其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4.
陈独秀的最后岁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茜  马嘶 《档案天地》2004,(4):32-34
在中国现代史上,陈独秀是以五四新化运动的旗手和中共早期领袖称于世的,却少有人知他又是一位对中国字音韵之学有着很深造诣并有多种述传世的国学学。他殚精竭虑述《小学识字教本》未竞而终,且一生乐此不疲,即便是在极紧张的革命活动中和身陷图圄之时,仍不忘以此为副业。  相似文献   

15.
公理没有强权 ,便是无力的废物 ;强权不讲公理 ,终于崩溃。    题赠甲原先生独秀 (仲甫朱印 )二六年一二月二四日这幅题词现藏上海市档案馆 ,曾在上海档案珍品展上展出 ,1994年 12月 (第 3期 )《档案与史学》封二上登载彩色影印件。刊登时下注 :“1937年陈独秀狱中题词”,第 76页文字说明称 :“陈独秀在狱中给上海工商界人士甲原先生的题词”。档案馆保存这件珍贵的文物 ,并使之面世 ,对研究陈独秀抗战初期的思想 ,提供了一件重要的证据。《档案与史学》认定题词为“1937年陈独秀狱中题词”。按署年旧时有二种表达法 :一为公元 ,一为民…  相似文献   

16.
霍贺 《兰台世界》2016,(7):122-123
1934年11月至1936年5月,以"自由人"著称的胡秋原赴莫斯科对苏俄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考察。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实地考察和体验,胡秋原的思想调整并未完全定型,但"苏俄经验"给其极大刺激甚至震撼,促使其思想发生很大变化。胡秋原的思想调整并未完全定型,但"苏俄经验"给其极大刺激甚至震撼,促使其思想发生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17.
包办婚姻尝苦果 陈独秀的第一次婚姻是与即将寿终正寝的科举制度联系在一起的。1896年,18岁的陈独秀为了“敷衍母亲”勉强参加了院试。不料,陈独秀居然以一篇“不通的文字。蒙住了不通的大师”.榜列秀才第一名。  相似文献   

18.
十年前,潘兰珍与陈独秀结为忘年之恋后,一直跟随陈左右,不离不弃。到江津后,夫妻俩几经周折,最后寄居在陈独秀的一位北大故交家里。窘迫之境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9.
话说陈独秀     
今年七一前夕首映的《建党伟业》,不愧是当代影视作品中的大手笔。影片中,陈独秀先生五四时期在大庭广众之下声嘶力竭的演讲,以及他在北京新世纪游艺场楼顶冒险散发《北京市民宣  相似文献   

20.
纵观陈独秀的一生,可以说五四运动前后是他最进步、最辉煌的时期,被誉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新文化运动的主将”。让我们从90年前那段波澜壮阔历史中,剪裁一些花絮,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