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诸多原因,王阳明认为辞章之学与圣贤之学存在着对立,使得其对文学创作基本上持否定态度.而在热衷辞章之学的时期里,他至少是文学复古主张的赞同者.虽然从总体上,他认为文学创作的价值不高,但其自身文学创作成就很大.在明代文坛上,他的诗歌、散文都有较高地位.其政论散文有充沛的气势、严密的逻辑;夹叙夹议为主的散文善于借机开导;情感真挚自然;议论深刻透彻.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与艾芜是30年代在创作题材和艺术风格上颇为相近的两位作家。他们都以自己的作品表现了绮丽动人的边地风光,表现了少为人知的边地风情,表现了大胆自由、淳朴可爱的边地人物。总之,他们的作品都带有浓郁的边地色彩,以不同的美学风格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边地题材的文学创作。但是,无可讳言,沈艾之间存在着深刻的歧异。如果说,在作品所反映的特定领域方面,在作品的美学风格方面,沈艾两人还有逐次递减的“同”的话,那么在价值取向和文学观念上,两人则暴露了更为深刻的“异”。沈从文是个有强烈独立意识的作家,他有自己独特的追求;而艾芜尽管在艺术上别开生面,但在价值取向和文学观念上都深受左翼文学运动  相似文献   

3.
张鷟《龙筋凤髓判》一书的性质一直存在分歧,对其编辑体例进行梳理,认为其体例特点“胪比官曹,条分件系”和“类事属词”,确实形同类书。但由于张骛的本意是“取备程式之用”,具有一定的创作范式的目的,这又决定了他在判理和文学手法上发挥才智,使之成为具有创作个性的集部作品。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刘勰所论之“气”,存在于一切真正的、有艺术价值的文章中;它是文章的生命力、感染力、贯通力;它与情紧密联系,但不等于情,含“气”之情必须具有真挚性、充沛性、独特性。  相似文献   

5.
求真为中国史学之优良传统 ,历来为优秀史家所称道 ,陈寅恪先生在继承和发展这一宝贵思想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深深令人折服。陈先生在治史基础上 ,强调对史料 ,尤其是原始史料的占有 ;在治史思维上 ,强调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在治史心态上 ,奉行“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在治史视野上 ,提倡“民族本位论”和“吸收外来说”对举 ,尤重“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相似文献   

6.
唐太宗李世民“乐于讷谏”,“择善而从”,为历代史家所称颂,认为这是形成“贞观之治”的主要原因之一,唐太宗本人亦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少有的圣明君主。他不计前嫌,重用以直谏著称的魏征,被历代奉为君臣关系的楷模。他的“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更是成为千古名言。但纵观唐太宗的统治,可以发现,对于臣下的进谏,他并没有能够做到表里如一。如终如一,特别是到他的中晚年,他对于群臣的意见,就表现出“不好直言”的  相似文献   

7.
爱情是生命最有意义的主题,也是文学最为普遍的主题。当我读到帕斯的《双重火焰:爱与欲》(蒋显璟、真漫亚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不禁被清晰透彻的剖析所吸引,感受到这是一部精彩的“西方文学的爱情主题学”。 《双重火焰:爱与欲》是帕斯于 1993年出版的一本散文论著,他用优美流畅的、诗歌般的语言论述了他一生对爱情的哲学化诗学思考,用各个时期的文学为例清晰地勾画出爱情观念在西方的产生和演化过程,这实际上描述了西方文学爱情主题的发生发展史。他认为文学与爱情具有天然的联系,他说:“色欲是肉体之诗,…  相似文献   

8.
菲茨杰拉德创作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司·菲茨杰拉德是20世纪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被西方文学评论界誉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爵士乐时代"的"桂冠诗人"、优秀的"编年史家"的杰出小说家.本文以菲茨杰拉德的创作生涯为线索,简要评述了在他各个不同时期发表的主要长、短篇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探讨了这位天才作家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分析了他的作品的生命力之所以能够远远超过他所如实描绘的那个时代的原因所在.本文旨在能引起我国文学界对这位大作家所应当给予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9.
尚烨 《职大学报》2006,(3):111-113
对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历来褒贬不一,贬之者认定希罗多德《历史》中的史料常流于轻信且重文轻史,笔者承认希罗多德的作品的确有些不足之处,但希罗多德确实是他那个时代朝着求真精神走的最远的一位史家。  相似文献   

10.
冯岩三部散文作品《西部之恋》、《小城之恋》和《印象西部》,内容可分为十二类,有七大突出特点;艺术上具有类型多样,文学性强,引用生色三大特色。因而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托尔斯泰戏剧创作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夫·托尔斯泰的大小六、七个剧本,是在他世界观转变到家长制农民立场上、托尔斯泰主义形成之后写作的;同时,也是在他的艺术才能高度成熟的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之初写作的。托尔斯泰的戏剧作品,同他的著名小说一样,描写的是“乡村的俄国,地主和农民的俄国”提出了俄国社会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同时,在艺术上,虽不似其小说成为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但也是俄国戏剧史和十九世纪下半期欧洲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与独创性,在艺术技巧上达到了  相似文献   

12.
乔伊斯的创作经历了从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到现代主义的发展过程。他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意识流”手法。早期作品《都柏林人》主要采用现实主义方法,但已开始涉及人物的内心世界。其后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是他艺术发展的转折,是由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性作品,正式运用了意识流手法。代表作《尤利西斯》虽从整体上仍有现实主义遗迹,但已是“意识流”小说的典范之作,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里程碑。他的创作依赖于传统,植根于现实生活,而又具有反传统的创新精神,“意识流”手法运用中体现出非凡效应,这就是乔伊斯创作的独特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13.
川端康成(1899—1972)是继泰戈尔之后第二个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也是第一个摘取这一世界文学桂冠的日本作家。他以自己丰富的创作实践,开辟了将日本的文学传统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相结合的道路,创造出具有日本美和民族个性的作品,从而使川端文学立于世界文学之林。瑞典文学院称他“不仅属于日本文坛,同时也属于世界文坛”。  相似文献   

14.
再次证明《毛诗序》为东汉初年卫宏所著,不存在“大小”之异,《毛诗序》的主要内容应予否定,但其错误却是一个难得的反面教材,而且《关雎序》在文学理论上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应正确认识朱棣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陈景云对于明成祖朱棣,史家历来褒贬不一,可谓毁誉参半。贬之者多基于以下两点认识:一是认为他当皇帝“名不正,言不顺”。因为朱棣系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10岁受封为燕王,驻守北平。建文元年(1399年),他假祖训“清...  相似文献   

16.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家,他以鲜明的个性与众不同、朴实无华的创作风格造就了他作品的文学价值以及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本文主要探微老舍的编辑风格以及他对中国文学的贡献,为大家展示老舍飞扬与落寞的一生为中国文坛留下的不可磨灭的财富。  相似文献   

17.
司马迁是六朝新文学理论的先声。他对学术性的“文学”与文学性的“文章”的区分和对文学家、文学作品的重视影响了六朝人对文学不朽价值的认识和对文学规律的探讨;他提出的“发愤著书”理论影响到六朝文论中的“蓄愤说”和“怨愤说”;他的“通古今之变”的历史观影响了六朝文论中的“通变”思想  相似文献   

18.
黄佳妍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收录汇总):136-140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因其诗文创作备受称赞,然而其词作数量并不多,以往研究者们也无过多关注其词作。王安石的大部分作品都因艺术价值不高而备受争议,其中以集句词和佛禅词尤甚,而这两类词作在其词作中占比最高,对全面把握王安石词作面貌是不可或缺的。这两类词作从体制上、内容上以及艺术手法上都有所创新,能一洗当时词的软媚之风,提升词的境界,为此后苏黄一派“以诗为词”开风气之先,对展现王安石的文学创新意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胡山源是“五四”时期文学社团“弥洒”社的创始人。他的小说创作迥异于“五四”时期的主流悲剧作品,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探讨了其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即审美取向上回归自然,规避现实悲情世界;情节安排上弱化悲剧冲突;美学上追求清新、优美、含蓄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20.
周作人作为现代文学理论建设领域的奠基人,他不但以文学即“人的文学”享誉理论界,而且,第一次提出了“宽容是文艺发达的必要的条件”,主张还文学以自由、以宽容的眼光来对待文学的发展以及反对文学的统一等,这些观点在今天仍有很深的指导意义。同时,他在中西文化问题上所秉持的“中庸”的态度也为解决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