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晚清桐城派学者方宗诚之《春秋》学著作《春秋传正谊》,认为《春秋》是"天子之事","正名分"与"经世"乃为其用,此为《春秋经》之要旨,亦是他衡量三传之标杆。其撰作此文之目的,是要显经的"正谊",排除传的毒素。方宗诚受程、朱之学,其注解经书,以义理为主,所阐发之经义,多承儒家宗旨,本文亦然。  相似文献   

2.
叶炬 《文化交流》2014,(3):77-80
桐乡的老家中保留着一本名为《世界》的奇特画报.说它奇特,一是画报开本特别大,高41厘米,宽30厘米,比一张“晚报”还大;二是用纸之好,印制之精,绝非民国时期画报可比;三是经仔细分辨,这本《世界》画报的出刊时间应是民国以前的清末时期;四是在国内有关清末民国时期书刊目录中,从未看到过这本《世界》中文画报的介绍资料.  相似文献   

3.
傅抱石先生40年代寓居重庆金刚坡下山斋时的精心之作《听瀑图》,经他自藏17年以后,赠我于南京。《听瀑图》近景画大树巨岩,树荫筑临溪亭子,有白衣文人扶栏谛听瀑声;中景系岩石之后,壁立千仞不见天,飞瀑直泻,水流从深壑中滚滚而出,以奔放之笔一气呵成,尽丘壑之奇,烟云之变。  相似文献   

4.
刘泽民 《生态文化》2002,(2):58-58,64
知天命之年后,聊发少年狂,学写涂鸦之作,一股作气写了三百余篇散文,编成《山趣》、《山梦》、《山韵》、《山魂》四个集子。有人见我老态龙钟了,就规劝我说:“该止笔了,悠闲地安度晚年吧。”我没有听信金玉良言,仍然固执地写着,并开始写长篇小说。我不安分的主要原因是受了敖汉五十多万人的重托。  相似文献   

5.
人文海宁潮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虽然苏东坡这句广告词般的赞语,一直在民间流传,但确切地说,在1909年8月沪杭铁路建成以前,除了乾隆皇帝(作有《观海潮歌》《观潮诗》《阅海塘诗》等),以及嘉庆年间浙江巡抚阮元(作有《海宁州观潮》《八月望后至海宁州观潮》等)之外,到海宁盐官看潮的外地人还是不多的。旧时观潮节(八月十七至八月十九),赶庙  相似文献   

6.
《乐记》历来被视作儒家礼乐文明的重要典籍。"情"作为贯通"修身"、"伦常"、"天地"的枢纽和基础,是我们理解《乐记》所构建的理论体系的核心。在《乐记》中,"情"至少有"天地之情"、"礼乐之情"、"人情"等三个内涵:"情"从天道而言是"情实";"情"从人心而言是"人情";而礼乐"管乎人情",是沟通"天地之情"与"人情"的枢纽。《乐记》中"情"的三个维度,在理论内部各自成立的同时,彼此之间又浑然一体,可以使用"体、相、用"这一中国传统哲学范式来澄清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情"是"乐"的内核,而"乐"又是"情"的彰显;而且,"情"之意蕴的三个维度与"乐"的"体、相、用"又呈现出大致对应的关系。总之,对《乐记》中"情"之意蕴三个维度的梳理有助于我们理解《乐记》中"乐"的丰富内涵,有助于我们窥测中国传统文化早期"情"论的个中三昧,也有助于现代精神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羲皇故都     
中国古代的三皇,也就是伏羲、女娲和神农,都曾在今河南准阳活动过。淮阳古称“宛丘”和“陈”,因位于淮水之南,故称淮阳。传说上古时为三皇五帝之首的伏羲氏之都,被称为“羲皇故都”。《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陈,太吴之墟也。”《纲鉴易知录.太吴伏羲氏》也记载:“太吴伏羲氏作都于陈,葬于陈。”  相似文献   

8.
著名台湾诗人洛夫的《石室之死亡》,是他投身现代诗创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新诗史上一项空前的实验。 这部长诗的首辑最初刊于1959年7月《创世纪》诗刊第12期,结集交创世纪诗社出版是1965年1月,历时共五年半。自打问世到现在,一直受到批评界的关注。概括起来,有五个“最”: 引起的争论最大。 争论、批评持续的时间最长。 为这个作品发的评论文章最多。三十四年累计,超过三十万字。 激发的兴趣最浓。因《石室之死亡》问世不几年便绝版,年轻读者大多仅闻其名,或在选集中偶见残篇,或在评论中读到二三摘句,均无机缘得窥全貌,反好奇心日盛,作品的魅力日强。洛夫由此作收到的效果最显。在《石室之死亡》以前,洛夫虽已是现代诗坛活跃的诗人,但并未受到与同辈诗人相等的重视。《石》诗的出现,才使洛夫一跃而为中坚、健将。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第一手英文资料,探讨《三国演义》在英语世界的早期传播,强调了晚清第一位来华新教传教士马礼逊对于该作的首倡之功。主要涉及两方面材料:一是马礼逊编辑的《华英字典》中的孔明词条,二是米怜撰写的《新教在华传教前十年回顾》中的《三国》。整体看来,由于对世俗文学的偏见,马礼逊对于《三国演义》、《红楼梦》等通俗小说只有首倡之功而乏译介之力。  相似文献   

10.
岳立松 《文化学刊》2009,(3):152-154
王度《古镜记》堪称唐传奇开山之作。此作以神幻奇异的古镜为中心,叙录与之相关的奇物异事。古镜不仅是神秘莫测的奇异之物,亦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象征之物。《古镜记》体现出作者经逢岁月流逝与国运变迁的人生感悟,以及无力挽回时局的忧郁情怀,从中折射出作者面对此世逝去,将个体生存与家国兴亡统于宇宙天命之中的天命历史观。  相似文献   

11.
何琳 《生态文化》2010,(2):37-37,47
《葬花吟》是《红楼梦》中塑造林黛玉形象的杰出篇章.是小说诗词中的杰出之作。同时也是描绘大观园中林木景物的神来之笔。  相似文献   

12.
“新旧文学交替时代的一道大桥梁”——曾朴与法国文学钱林森如果说,不谙外文的林纾首译《巴黎茶花女遗事》这一奠定中法文学交流始基之作,还带有某种程度的偶然性,那么曾朴之于法国文学就显示着他更多的自选性与自觉性。他之跨入法兰西文学门径及与之结下的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3.
今年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的《对外传播教程》,是长期从事外宣工作的资深专家沈苏儒的作,是1990年由今日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对外报道业务基础》的增订版。当年,朱穆之同志看到这本书的写作提纲后说:“对外宣传很需要这样的基本教材,它的出版对培养和提高对外宣传工作的业务水平会有很大的作用。”而赵启正同志在看书后给作写信说:“我发现这是我需要读的书。”  相似文献   

14.
理雅各在《中国经典》第一卷《绪论》中这样评述孔子的政治观:"孔子教导的统治是改良后的专制主义。他不允许任何一位‘神授王权’(jus divinum)者免除个人美德和仁政的约束。孔子虽未明确谈及‘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何在’,但其实我们可以假设:他认同《书经》‘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之说。一旦君不再推行天命之善、维系养民之政,他就丢弃了自己的头衔与王位,(民)在压迫中形成的坚忍不拔必将他的统治推翻。孟子每每勇于教诲这一昭然之理。孔子虽不喜欢谈论此类话题,但他依  相似文献   

15.
元初大儒刘因,一生倾慕周敦颐,其作《太极图后记》,力辩《太极图》源流,批驳诸多不实之词,并完善朱熹的结论,明确提出会通《太极图》《河图》《先天图》三图之理为一,巩固周敦颐理学源头的地位。此外,刘因继承"圣人之道",宣扬周敦颐的修养论,扩大了周氏在北方的影响,为元代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南宋俞庭椿作《周礼复古编》为周礼学史上集前人"《冬官》不亡"理论之大成,开"《冬官》补亡"之风气的开拓性著作,在宋代思想史、文化史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其书内容虽深为清以后人诟病,但其合理性与对元明两代的《周礼》思想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故其得失值得我们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17.
孙侃 《文化交流》2016,(6):63-66
正在当今国内谱牒学领域,励双杰算是收藏和研究并举的一家,凭着20多年的坚守,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迄今,他的思绥草堂,又名千乘楼,收藏有1949年以前线装本家谱近2000种合2万余册,见之于《浙江家谱总目提要》及《中国家谱总目》的数量为全国私藏之最。  相似文献   

18.
《文心雕龙》与经今古文学述略陶礼天一、引言刘勰的《文心雕龙》,体大虑周,包举洪纤,为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论著的“成书之初祖”。在该书中刘勰从传统“经权”论思想出发,提出了他的文学“通变”说。可以说,“通变”观是其结构全书的一条逻辑主线,“通”与“变”...  相似文献   

19.
刘毅 《对外大传播》2014,(10):44-46
正1930年,15岁的伊斯雷尔·爱泼斯坦进入《京津泰晤士报》工作,从此开始了长达75年的新闻生涯。也从此,他把自己融入到历史汹涌的浪潮中,开始了一段见证中国的历程。爱泼斯坦一生的新闻事业大致可以1951年为分界线。1951年以前,他受雇于美国合众社、《纽约时报》及《时代》等外国报刊社,以战地记者身份报道中国的最新情况。1951年以后,他定居中国,受宋庆龄之邀参与创  相似文献   

20.
国家图书馆藏有《滦阳消夏录》单行抄本一种。该本子共有三卷,系抄本,内有多处纪昀亲笔之文,为雇人誊抄、纪昀亲自校订之作。此本为《滦阳消夏录》单行抄本初稿,亦即《阅微草堂笔记》版本体系中最早的抄本。这个本子展示出了《滦阳消夏录》的原始面貌,对于研究《阅微草堂笔记》的版本体系及纪昀的创作思想及创作过程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