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鲁迅《故乡》中,有下面一段文字: 一个凸颧骨,薄嘴唇,50岁上下的女人站在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的细脚伶仃的圆规。……圆规一面絮絮地说,慢慢向外走…… 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修辞复习提纲”说,上文加着重号的“圆规”是借代修辞格。 崔经臣同志在《“圆规”是借代还是借喻》(《汉语学习》1988年第3期)一文中指出:“‘圆规’应是借喻,而  相似文献   

3.
借代和借喻是汉语修辞格中两种常见的辞格 ,借喻是比喻的一种。因二者应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 ,教学中都把二者作为首先要讲的辞格。这两种大家熟悉的辞格 ,其区别也是很明显的。比喻是用于和表达对象本质不同却有相似性的其他事物述说表达对象 ,使表达易于理解的一种修辞格 ,俗称“打比方”。借代是借用与表达对象相关的其他事物代称表达对象 ,使话语具体鲜明地突出表达对象的特点的一种修辞格。在语言实践中辨认二者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比喻中的借喻和借代有时不易分辨 ,如鲁迅小说《故乡》中关于杨二嫂的描写“圆规”,就是使用了借喻…  相似文献   

4.
借代是最常见最常用的修辞格,是各种语言中都普遍存在的一种辞格,也是很混乱而又常常被忽视的一种辞格,因此借代辞格的辨识,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何登保 《语文知识》2004,(10):18-20
借代是言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如“布衣”代未做官的人,“缙绅”代官员,“三尺”代法律,“万钟”代高官厚禄。翻译时必须把所代的事物写出来。  相似文献   

6.
借代。借代是文言文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如“布衣”代平民百姓.“缙绅”代官员,“三尺”代法律,“万钟’’代高官厚禄。我们必须了解古文中借代的大致情形,翻译时把所代称的事物准确地译出来,才能保证不出差错。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学生不能明确区分借喻和借代这两种修辞格。下面,我用代数中的集合概念来明辨二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借代和借喻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格,但由于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即本体事物不出现,借用另一事物来代替本体事物,于是人们便容易将两者混淆。本文通过对借代和借喻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它们的区别所在,以达到正确认识、区分两者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英语中常见的几种修辞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就英语中几种常见的修辞格谈谈自己的看法,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辨别该语言的各种修辞现象,了解修辞运用的规律,提高分析语言表现技巧的能力及准确、有效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就英语中几种常见的修辞格谈谈自己的看法,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辨别该语言的各种修辞现象,了解修辞运用的规律,提高分析语言表现技巧的能力及准确、有效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借代是最常见最常用的修辞格,是各种语言中都普遍存在的一种辞格,也是很混乱而又常常被忽视的一种辞格,因此借代辞格的辨识,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13.
借喻与借代的逻辑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喻与借代是两种易为混淆的辞格,二形式上相似,都是借乙事物来说明甲事物.但其本质是不同的.可以从逻辑的角度出发,抓住借喻与借代的逻辑特征,刻画出逻辑形式来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14.
“喻代”可成立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借喻、借代都是传统辞格 ,但是关于这两个辞格的区别问题 ,语言学界仍存在着争论。简要回顾这些争论情况 ,并就吴德升把“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判为借代的观点 ,进行反驳 ,认为它只能是借喻。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比喻,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打比方。它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乙事物给甲事物作比的一种修辞方式。根据结构形式不同,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基本类型。除此之外,在实际运用中还有很多变式,主要有如下10种:  相似文献   

20.
恰当地运用修辞方法,将会使文章增彩不少。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修辞方法既有各自的不同特点,又有相似之处,容易混淆, 为了更好地掌握、区别、运用这些修辞方法,下面略谈一下自己的见解。一、借喻和借代借喻是比喻中的一种。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一个比喻句一般有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在明喻和晴喻中,一般三部分都出现,而借喻的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只出现喻体。借代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 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看下面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