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他的事迹是平凡的事迹。但是,一般人却很难做到象他那样为党的教育事业扎根农村不动摇。 从1962年至今,已有29个寒来暑往,他一直坚持在位于海淀区西北边陲鹫峰脚下的四十七中工作。年轻时,他曾被评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近年来,他多次被评为市“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他就是北京四十七中校长许步云。  相似文献   

2.
张传瑞,男,现年38岁,中共党员,现在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工作。1992年毕业于胜利石油开发技校,1998至2000年脱产学习并毕业于胜利石油高级技工学校。现聘任胜利油田采油高级技师、孤东采油厂首席技师。  相似文献   

3.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上好课,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进行学习。要达到这个目的,又谈何容易! 四十多年前,我初上讲台,一课书一口气就讲完了,却还没到下课时间……那“挂黑板”的尴尬至今记忆犹新。从那以后,上好课,教好学生,便成了我毕生的追求。我向同事求教,向书本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几十年过去了,我一直在着力寻找一个既能让学生学得愉快,又能使教师工作轻松的“好办法”,至今似乎还没有找到。实践倒给了我这样一个公式:要让学生学得轻松一点,老师就得多辛苦一些。为了课堂上一个四十分钟,课前要耗费多少心血,我是无法计算的。  相似文献   

4.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陈昌发是从一个乡镇学校走出来的老师。20多年前,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教师这一光辉的职业.立志为小学语文教育贡献终身。孜孜不倦地追求、无怨无悔地奉献、竭尽全力地奋斗是陈老师的精神品质。从乡镇教师到校长、教研员、专家,一路走来,他不断丰富自己,完善自己,  相似文献   

5.
在林立的居民楼的重重包围中,占地仅一千多平方米的幼儿园已经没有了发展的空间.看着在开裂的水泥地面上顶着烈日冒着严寒排练节目的孩子们,看着踮着脚尖站在活动室外观看开放活动的幼教同行们,我既心酸又难过,不禁暗下决心:一定要给教师和孩子们创造一个好一点的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6.
立志教育终不悔□杨争鸣说起王云华立志当教师,那是多年以前的事了。当时,还在上初中的王云华,看到了《边疆文艺》上的一篇文艺作品,说的是一位家住在大城市的师范生,毕业后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毅然要求到阿瓦山寨教书。有一次山洪暴发时,为抢救学生献出了自己年...  相似文献   

7.
回顾36年的教书生涯,不无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其间,有辱,也有荣;有失,也有得。真的是,忧患和欢愉共生,遗憾与欣慰同在。但是,总的说来,对教书,我是一往情深的,为什么呢?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何乐而不为!  相似文献   

8.
矢志追求终不悔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二部数学教师(中教高级)董静宣武区优秀教师凭心而论,当教师并非是我的初衷。原本羞于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的我,在学生时代的梦中,想到以后要做工程师、机关干部等,唯独没有想到要做一名教师。或好这要感谢那个让世人都有生不逢时...  相似文献   

9.
崔文元长期致力于变质地质学、成因矿物学、结晶矿物学和玉石学的教学与科研,他努力地工作,享受着工作带来的幸福与快乐。有人形象地串改了一句古诗来赞美他用尽毕生精力致利于宝玉石事业研究的奉献精神: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乐的人逍遥;采得百花成蜜后,为玉辛苦为石甜。他培养了硕士生20名、博士生8名。合著专著五部,在国内外的重要刊物上发表了50多篇论文。  相似文献   

10.
情注扫盲终不悔武韵1979年马孝武同志在任安徽省宣城县工农教育股长时,经常深入农村进行调查研究、制订扫盲规划,如开扫盲现场会,组织全县万名扫盲对象人学。1980年参与总结宣城县水东镇大郭村“日校办夜校”的经验,并在全省推广,1981年4月!6日(人民...  相似文献   

11.
12.
马敏-朱英,在史学界总是被人们连在一起的两个名字。盖因都出自章开沅先生门下,其学术又都发端于商会研究。两人有共同的成果,但后来的发展有所不同。本刊访谈的第一位中青年学者侯建新教授倾心研究的是西欧社会转型问题,由此解读中国的现代化问题;本篇朱英教授关注的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的商人社团等问题,由此解读中国的资产阶级及其活动的空间。我们认为,他们的研究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反映了新一代学者广阔的学术视野。提到中国的资产阶级,人们头脑中的反应往往都是维新派、革命派和软弱、妥协的两面派特征等概念,倾听了朱英教授的一番宏论,令人耳目一新,原来还有如此之多的未知领域。其实我们对中国资产阶级的了解十分有限。如同听了侯建新所谈一样,历史其实并不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13.
关于“朱永新”及其主持的“新教育实验”的报道已经是不计其数,加上知名度和美誉度双高的“教育在线”网站,我们作为旁观者似乎能够窥见朱永新作为学者对“新教育实验”的厚爱与厚望。“新教育实验”不仅承载着朱永新对教育的理想,它还是朱永新学术价值的重新认识的体现。2006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师范大学祝士媛教授以她丰富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见证了新中国学前教育和学前师范教育的发展,通过专访祝老师,以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前师范教育的探索之路,以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学科建设为蓝本,总结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对当今和未来我国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很多人是通过《读书》杂志知道了许纪霖这个名字。他的文章流畅,又有思想性,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尤其是知识分子,从他的文章中认识了自己,也认识了中国社会。上个世纪80年代涌现出来的新生代学者,开创了史学研究的很多领域,例如心态史,这是过去史学著作中从来没有的。历史是人创造的。无论是英雄,还是民众,当时他们的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历史的走向。历史著作如果缺少对人们心路历程的描述,也就变得枯燥无味。许先生在访谈中讲到的“历史的灵魂是故事”,实际也是主张把人的活动放在历史的中心地位。想一想,现在的中学历史教学,总是给孩子们讲什么性质、意义,真是把历史打扮丑了。本刊的中青年学者访谈已经进行了20期,现结集出版第一册。我们用书刊结合的方式,传播这些新生代学者的思想和成就,其目的之一,正如许氏所言:改变我们的历史课堂!  相似文献   

16.
17.
梁永生,男,1971年生,黑龙江人。1999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1年至2004年任中国联通黑龙江分公司互联网与电子商务部总监。2002年至2005年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乃通教授合作,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评审委员会认定教授资格。2003至2005年在芬兰赫尔辛基经济学院(Helsinki School of Economics)学  相似文献   

18.
阎步克谈自己的学术道路心平气和不事张扬,他淡化了自己刻苦用功的一面。上个世纪史学界偏重古代史研究,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的政治状况不知梳理了多少遍,要想再出成果比较困难,但是,他做到了,其中的枯燥和艰辛不是一般人能忍耐的。史学研究不仅仅靠天分,更重要的是勤奋加思考。其中的乐趣也只有那些爱思考的人所自知。去年年底,北大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由吴宗国主编了一本《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阎先生撰写了其中两章。这本书讲清了很多问题。建议中学教师将此书置于案头常读。  相似文献   

19.
采访时间:2005年6月 采访地点:沈阳辽宁大学 采访记录及文字整理:卞季,本刊编辑部工作人员编者手记:任爽教授在总结自己学术研究的经验时,引用了梁启超的一个观点,即“鉴空衡平”,意思是学术研究不能先有成见,评价历史事件人物要出于客观公平之心。联想到五十多年来,史学界,那么多的人把那么多的精力和光阴放在论证中国历史发展的五种社会形态和社会分期的争论中,就是研究之前,先有“成见”在胸,接着斯大林在联共(布)党史中勾画的“五种社会形态”之图“索骥”。又如,过去有人评价抗日战争中历史人物,先有一个观念在脑中,即国民党政府是不抗日的,几乎把为抗日牺牲的国民党抗日英雄业绩一笔抹杀,无视张自忠、李宗仁、杜聿明、孙立人、薛岳、卫立煌、傅作义、戴安澜等千千万万为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甚至牺牲的英雄,这里就缺乏一个“公平之心”。可见,“鉴空衡平”是从事学术研究的一个多么重要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