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某报一篇报道10月3日郑州市投放鼠药灭鼠的消息,文字不多,标题赫然:郑州老鼠的丧钟昨敲响。细品此句觉得别扭错在那里呢? 从这个句子的表面看,“丧钟”应是全句的主语。因为谓语是“敲响”语法成份中主谓不缺,搭配也算得当,但仔细分析,标题的意图是想告诉读者,郑州市昨天统一开展了全市灭鼠活动这一事实,“灭鼠”无疑应是全句的中心。所以作者写了“老鼠的丧钟昨敲响”,虽然读起来拗口,也算把意思交待清楚了,问题出在作者既想详又想略,结果造成了“郑州老鼠的丧钟昨敲响”这样一个主语不明的句子。如果说句中主语是  相似文献   

2.
三、“推不出”新闻稿件除了正确地使用概念外,还要正确地运用好推理这一最基本的逻辑方法。为了保证推理的正确性。有好多的推理规模规则。如果违反了这些规则,就会犯“推不出”的错误。何谓“推不出”?它的意思是说,从前一句(前提)出发,引不出(推不出)后面的结论来。1、引题“推不出”主标题。引题的作用在于一个“引”字。能不能“引”  相似文献   

3.
吴万平 《新闻知识》2005,(8):69-70,51
报纸越出越厚以来,产生了一个新的工作岗位Zāo审读。它的大体职责是多把一道关,以减少报纸的差错。但审读在编辑工作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具体应发挥什么作用,各报的作法不一。2003年8月,深圳商报出台了《审读工作要则》,规定审读“主要负责消灭报纸大样上重大导向性差错、重稿、标题差错、重大常识性差错及版面重大技术性差错”。基本厘清了本报审读的工作职责。  相似文献   

4.
新闻业务培训班上的一堂讨论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堂讨论课让学员讨论、交流4篇稿子的优劣、得失。这4篇稿子分别登在同一天的省级和杭州市的主要报纸上,报道同一内容:杭州老年公园开放。静下心来仔细研读,比较、分析,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 第一篇稿子的标题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公园式老年活动场所(肩题),杭州老年公园昨正式开放(主标题)”。可在正文里并没有点明“我国唯一”这一重要新闻的具有权威性的信息来源,让人不能信服。果然,来自台州日报的学员说,早在十年之前,台州就建了老年公园。看来这里的“我国唯一”是站不住脚的。或许是为了避免与主标题中的“老年公园”重复,肩题中用“公园  相似文献   

5.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文艺资料丛刊》第七辑和北京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第一期(以下分别简称为“沪刊”、“京刊”),先后登载了殷夫诗集《孩儿塔》中未曾刊行过的30首诗作,本意是为研究工作者和读者提供完整的第一手资料,因而是件极有意义的事。但是阅读之后,发觉沪刊所刊30首诗中有20余处差错,京刊的差错更多。不算标点的错  相似文献   

6.
杨孟尧 《新闻窗》2008,(6):92-93
所谓“网易式”网络新闻标题,指的是在主标题后加提要的一行题。这种标题的总字数打破了老式标题不超过25个字的常规,并且其提要形式介于提要题和副标题之间,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标题形式。笔者认为,这种标题是网络新闻扬弃了传统报媒编辑规范后探索出来的适合于网络新闻传播的一种新的标题样式,并有可能成为网络新闻标题发展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7.
坚决纠正 “无错不成报”的现象 现在,“无错不成报”几乎与“无错不成书”齐名,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话题。 报纸文字差错的主要表现:一是用错字,二是生造词,三是措辞不当,四是语法错误,五是标点符号的使用不规范。这些差错,不仅每天的报纸上有,而且几乎每个版上都有;不上小报有,而且中央大报也有;不仅文章中有,而且标题上也有;不仅副刊、广告上有,而且要闻版上也有。难怪人们要说“无错不成报”了! 纠正“无错不成根”的现象刻不容缓。去年光明日报开展消灭差错活动,因时半年,已有成效。我体会关键是抓好四件事: 其一,记者不写错。记者来稿有错,是报纸差错之源。消灭  相似文献   

8.
校对员要学点逻辑杨金花当前,图书文字质量出现滑坡,作者、编辑、校对都有责任。校对的功能有二:一是“校异同”,一是“校是非”。一个好的校对员,要在“校异同”的基础上,进行“校是非”。只“校异同”即使消灭了全部排版差错,还是不能保证图书没有差错,因为原稿...  相似文献   

9.
姜宁 《军事记者》2007,(3):10-10
随着报纸版面越来越多的趋势,面对汗牛充栋的信息来源,读者对诸多报刊文章的选择,印证了“看书看皮,看报看题”的那句老话。因此,消息的标题只有“抢眼”,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题好一半文”,一则好标题常常会使一篇消息增色添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标题制作就是编辑首先为读者进行筛选,把版面上最需要突出的东西强化出来,把消息中最重要的信息突出出来,以争夺读者的“眼球”。消息标题制作是一  相似文献   

10.
谈起对一个人的印象,恐怕大多数人会先想起他的眼睛。因为眼睛不仅是人的五官之一,而且也是心灵的窗户,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同样,提到一件新闻作品,让人先想起的也是它的标题。因为标题不仅是一篇完整的新闻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作品的“眼睛”。新闻界有句行话:“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报纸的广告”,讲的正是这个意思。 从整个报纸编辑角度来看。在一个新闻稿件基本确定之后,要想使其与读者见面,并且能达到预期的报道效果,产生相当的宣传效应,编辑能调动的主要手段,只有版面和标题了。然而,在一般读者眼里,版面是“内学”,似乎只是编辑自身的功夫,与己无关,也看不出门道;标题才是“外学”,是在新闻作品和读者之间架起的桥梁。读者可以通过标题窥见新闻作品的“灵魂”,产生共鸣。“看报看题,看书看皮”,“题好一半文”。都是说的标题的重要性。在目前人们生活  相似文献   

11.
论文标题的基本功能是 :概括全文、吸引读者、便于检索。从英语论文标题的语言特点角度来看 ,标题中一般不用完整的句子。由于论文标题只是文章的“帽子”、“标签”、“称呼” ,只反映文章的整体内容 ,而不是具体内容 ,因而一般不使用完整的句子 ,不包含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句子成分。另一个特点是标题中多用名词、名词词组或动名词来表达。如单一名词词组 ,DatabaseLogic(数据库逻辑 ) ,Heter -nuclearSpinSystem(异核自旋系统 ) ;或两个名词词组并列 ,ConferenceInterpretingandItsEffectEvaluation (会议口译及其效果评价 ) ,…  相似文献   

12.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制作好标题,有许多学问,恰当地运用古诗作题,往往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近几年全国评选出来的好标题中,有不少是同古诗“攀亲”的。如何恰到好处地把古诗运用到标题中来,一些新闻工作者为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引用所谓引用,就是把诗句原封不动地搬来作题。如:“春城无处不飞花”(韩翃《寒食》),“未成曲调先有情”、“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1983年被评为好标题的“莫愁前路无知己”(《人民日报》6月4日),原是唐代诗人高适《别董大》中的一句。高诗本意是对友人的慰勉  相似文献   

13.
语言文字是字形、字音、字义3要素结合的产物。前人形容修辞的准确、完美,常以“声谐义恰,句带灵气”这8个字来概括。新闻的标题作为“新闻的广告与眼睛”,体现了新闻价值、要素、主题与表现手法的集中统一。因此,要求某些标题做到“声谐义恰,句带灵气”,也是完全应该的。声谐,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谐音”。以谐音辞格创作的优秀新闻际题,除具有含蓄、畅快、音韵美外,还能使标题新鲜、生  相似文献   

14.
“鼎”可“问”而不可争年初,我青年男女篮球队在亚洲青年篮球锦标赛上一路挺进,连连告捷,一家报纸用如下标题登出消息: 女篮杀入决赛已成定局男篮可望与菲律宾争鼎消息是好,但读了标题,欣喜之余,又觉语感不畅;定神一想,原来是“争鼎”一词从中作梗。两队决赛,说是“争鼎”,好象是在用典。但细查典籍,却并无“争鼎”一说;而“问鼎”,倒是史有记载的。《左传·宣公三年(公元606年)》记其事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这  相似文献   

15.
求疵     
“求疵”,顾名思义,挑毛病也。现在,“无错不成书”已成为公害,消灭差错的根本办法是提高编校质量。本栏不对图书本身作出评价,专挑书中的错别字、病句、逻辑错误和知识性错误,目的在于引起编校人员的警惕。欢迎广大读者投稿指错。  相似文献   

16.
二、“使”字句中的主语旁落“使”字句常见的特点是都带有“使”字。“使”字句是兼语句,基本结构是甲使乙怎么样例如: 振动会使机器寿命降低。不带“使”的“使意句”基本结构是甲怎么样乙例如: 振动会降低机器寿命。不出现“使”字结构,非本文所涉及的范围。下面主要分析“使”字句,以及由于“使”字使用不当造成的病句。凡是完全的“使”字句都包括4个成分: (宾语,主语) 甲使乙,怎么样 (主语) (谓语)  相似文献   

17.
想象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综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制作新闻标题,是否也需要想象?回答是肯定的。报纸上一些比较吸引人、有表现力的标题,其中不少含有丰富的想象。这些标题不是简单地复制生活,把新闻内容和盘托出,而是以新颖形象的语言,让读者去领略标题中包含的意蕴,从中获得美的享受。例如,《疑是仙子下凡来——访新成立的江苏花样游泳队》(新华日报1983.12.20),题中的一个“疑”字,耐人寻味。标题的制作者把花样游泳队运动员的姿态,与神话传说中的“仙子”联系  相似文献   

18.
题好文一半     
有些通讯员写稿不大重视标题,认为那是编辑的事。无须自己去下功夫,这种观点不对。新闻界有句行话叫“题好文一半”。编辑初选稿件,首先是从标题上判断新闻价值,标题制得好,就容易被编辑选中。我在新闻采写中,对标题下的功夫有时比写文章还要大。1987年12  相似文献   

19.
1 主语残缺产生歧义在科技文稿,尤其是科技学术论文中,作者常常为简约文字而省略主语———形成合理的无主句,但也常因省略不当,致使句子主语残缺,造成歧义。例1 自Jeffreys发现与人血红蛋白基因有关的非编码区重复序列,可用小卫星探针检测出DNA片段上多个与之相杂交的位点,形成DNA指纹图,此后在人类遗传学与法医学、动物遗传学等方面相继有新的发现。本句的主语是什么?是“Jeffreys”本人,还是其他什么人?这里因主语残缺,而使全句主语含混不清,产生歧义。据后半句“此后在……等方面相继有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20.
一、报道案情要客观全面,防止题文不符2011年12月15日新京报的两条法警新闻,因为题文不符而引起笔者的注意,即A12版消息《怕孙辈被虐待老翁砍亲戚》和A20版的消息《涉案巨款被盗村官不敢报案》.第一条消息报道的是一起关涉两条命案的刑事案件,而标题根本无法让人感觉到案件的重大.文中描述69岁的杀人犯王奇“持尖刀刺扎”自己的堂叔侄和侄媳致死,但是标题却是“砍亲戚”,这个“砍”字描述的动作与“扎”字显然不同,如此简单的用词出现差错,很不应该.几年前该报报道通州一起杀人案时,也是把“扎”人致死,在标题上描述为“砍”人.看来,“砍”字和“扎”字的涵义,需要特别向版面编辑指出这种惯性的理解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