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各级各类学校也都将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来抓,一些家长对此也特别重视。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实施的过程中,有的素质教育却“变了味”,走进了误区。误区一:认为素质教育就是一种没有考试的教育。不少教师谈“考”色变,认为一考试就是搞应试教育。误区二:有的学校过分热衷于搞各种活动,开展  相似文献   

2.
实施素质教育是针对追求“升学率”现象提出的重要举措,它的内沙子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并通过学校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高等师范院校的素质教育应走在其他各类学校前列,当前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上。  相似文献   

3.
实施素质教育是针对追求“升学率”现象提出的重要举措。它的内涵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并通过学校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高等师范院校的素质教育应走在其他各类学校前列。当前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上。  相似文献   

4.
一位老师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出了这样一道应用题:一瓶煤油(1/2)公斤,已经用去(1/3)公斤,还剩多少公斤?要求学生画图列式计算。结果,学生列式计算都对了,但是图却画成图①的样子。任教老师竟给予肯定,理由是(1/2)公斤可以看成整体1。听课者也有人认为这是学生具有求异思维能力的表现。究竟该怎样认识这个问题?研究一下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在一所幼儿园,我看了一节中班计算课的邻数教学。老师先出示三组分别为两个、三个和四个的教具,让幼儿通过比较知道;2比3少1,所以2排在3的前面,4比3多1,所以4排在3的后面。2和4是3的两个好朋友,并着重要求幼儿掌握这句话。然后以同样的方法教幼儿知道4的好朋友是3和5,5的好朋友是4和6。  相似文献   

6.
7.
家庭保护,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和教育的义务及其职责。在学习家庭保护这一内容时,同学们不要陷入对其理解的误区。  相似文献   

8.
9.
21世纪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世纪,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其实质是智力和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这对我国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迎接挑战,改革开放以来,加强基础,发展智能,培养优秀心理品质,提高思想道德品质等问题,已经成为教育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邓小平同志早在1983年就曾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85年以来,党和国家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文件,明确提出了要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问题。推行“素质教育”的思想就是在这种环境中萌芽和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10.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党全国人民特别是教育战线提出的一项紧迫任务。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灵魂,它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贯穿始终,因而必须在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以及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全面推行。  相似文献   

11.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党全国人民特别是教育战线提出的一项紧迫任务。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 ,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灵魂 ,它以人为本 ,以人的全面发展贯穿始终 ,因而必须在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 ,以及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全面推行。实施素质教育 ,首先应进一步解放思想 ,着力转变旧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 ,从而尽快改变升学竞争中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局面 ,改革中小学课程结构 ,变过去单纯的学科课程教学为学科课程、活…  相似文献   

12.
词义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准确理解和运用词语,除了平时的学、说、用之外,还要把词义教学贯彻在阅读教学之中,教词不离文,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境中,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词义。一、联系上下文,帮助学生理解词义阅读教学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是最经常、最重要的教学词义的方法。这是因为,汉语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因此正确理解词语是学习的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就必须让学生懂得准确解释,就要符合词的  相似文献   

13.
“三教统筹”是建立农村教育服务机制,使三教形成合力,发挥教育整体功能的一种新型农村教育模式。 要搞好“三教统筹”,认识必须正确、统一。目前有三种认识不利于统筹:一是认为普教、职教、成教已各成系统,各有任务,可以各办各的,无须统筹。这种认识忽视了三教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显然是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的反映,因而是错误的。二是认为三教中普教是主体,职教和成教是补  相似文献   

14.
拜读了贵刊2006第9期《问题争鸣》栏目的《对一道判断题的争议》一文,笔者认为正确理解数学命题的内涵是解决"18的约数有2、3、6、9"这一命题正确与否的关键所在。"18的约数有2、3、6、9"正确无误,其理由有以下两方面。1.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八册第三章第62页阐明约数的概念:如果数a能被效b整除,数b就叫做数a的约数。约数是在整除  相似文献   

15.
从2000年开始,一些地方中考作文取消了对文体的限制。作文命题由文体的“限制”到“不限”,有利于考生写作水平的发挥,受到了老师和考生的热烈欢迎。但是,有的同学在写作“文体不限”的作文时却反而无所适从。例如某省有一中考作文题要求考生围绕“尊重”这个话题,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作文。结果有相当一部分考生的作文写得有点不伦不类:前面看起来纯粹是在说理,很像议论文;接着陡然一转,说我想起这样一个故事,于是就开始详细地讲故事,俨然是记叙文;接下来便“啊!……”直抒胸臆,又像是抒情散文。整篇作文,中心松散,真像“杂文”。这样的一篇文章,且不说文体上是个大杂烩,就内容而言,说理没说透,记叙没记清,抒情不酣畅,岂能得高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这些同学的各类文体知识薄弱,平时缺乏这类作文的训练;另一方面,还与不能正确领悟“文体不限”这一作文要求有很大的关系。其实,对“文体不限”我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第一,动笔前,同学们有灵活选择文章体裁的自由,也就是每一个同学看到文题后应尽可能选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来写。擅长记叙、描写的写记叙文,擅长论辩的写议论文,擅长抒情的写散文等。如有一中考作文试题《朋友》,考生结合自身写作实际和生活体...  相似文献   

16.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打个比方说,化学反应就好像用x块红砖和y根木材搭建的平房,把它拆成x块红砖和y根木材,再建成一座新式楼房一样,构造物质的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仍保持不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胡乔木同志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一文中说:“‘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这是一个典型的混淆马克思主义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同历史唯心主义的界限的命题。”这句话道破了“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这一命题的错误实质。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大是大非问题,为了说明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原则区别,确实有必要从出发点入手来分析。如果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是人的话。那么。把马克思主义归之于人道主义,也未尝不可。但是,人  相似文献   

18.
最近,媒体和网络上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其实大可不必跟“就业率”过不去。第一,明确就业率目标,恰恰说明了政府对人民利益高度关切。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就业关系千家万户,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社会稳定。温家宝总理在非典期间就曾经每天都要过问毕业生就业率。明确就业率目标,正表明了党和政府对人民利益高度关心和负责。第二,就业率不是盲目确定的,更不能说是盲目追求的指标。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2004年同期水平,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十个部门共同确定的。制定这一目标,充分考虑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全社会就业形势、社会公众心理预期,也参考了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经验。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也大体稳定在70%以上,作为总体要求,这个目标并不算高,但也并非没有难度,必须经过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第三,明确就业率目标,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就业率大体反映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总体形势,集中体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进展情况。就业率的统计和公布对高等学校更加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起到了督促作用,也促进高校学科专业的调整和建设,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同时,分校、分专业的就业率,也成为每年以数百万计的广大高孝考生选择学校、选择专业、填好志愿的重要参考。第四,就业率从来不是评价高校就业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在提出高校就业率目标的同时,政府有关部门也把完善就业管理体制、就业政策、信息化建设、就业指导服务以及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机制等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举措,明确进行部署。同时,在进行就业统计及评价方面,待就业登记率、登记失业率等都是重要指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办法,是建立在系统研究基础上的,具有较为丰富内涵的。同  相似文献   

19.
从2000年开始,一些地方中考作文取消了对文体的限制。作文命题由文体的“限制”到“不限”,有利于考生写作水平的发挥,受到了老师和考生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阅读教学中广泛流行一种说法:“淡化分析”。持这一观点的同志的初衷无疑是好的。但是,由于这里说的“淡化”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没有一个恰当的度,对怎样淡化更没有什么具体的操作要求,致使一些教师对此产生了误解,认为“淡化分析”就是让学生翻来覆去出声地读。我以为这样的理解是不全面的,其结果必然造成教学上的顾此失彼,影响学生语素质的全面提高。要改变这种状况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