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现代著作权制度变革的引擎和驱动器.对网络服务商的著作权侵权责任的规制在整个数字著作权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要从美国经验与中国视角出发,结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构建并完善我国网络著作权侵权的第三方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2.
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对人类现有的法律制度构成了挑战。由于网络上传播的大量信息是著作权保护的客体,所以著作权制度受到网络最为强烈的冲击,著作权制度正在网络环境下经历必要的调整。本文从网络作品著作权归属入手,在明确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和"合理使用"的基础上,阐明对网络作品的侵权责任,并建议建立著作权的集体管理制度以解决网络作品著作权纠纷。  相似文献   

3.
作为民法侵权责任法中的重要制度,替代责任主要适用于雇佣和监护关系,体现了民法保护弱势群体、合理分配不幸损害的价值理念。在著作权领域,美国率先通过判例引入替代责任,并逐渐将适用这一规则的案件类型化,为著作权保护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著作权替代责任制度不仅体现了法的公平正义价值取向,也符合法的经济效率要求。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22条第4款是关于替代责任的规定,但其责任构成要件存在缺陷,给网络服务提供商施加了过重的监督控制义务,且与间接侵权规则相冲突。网络环境下建立著作权替代责任规则,需要分析网络中经营者所处的地位,评估其盈利来源和监督控制能力,避免干扰其正常的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4.
经济的发展决定著作权制度的产生 ,市场机制的发展制约着著作权制度的完善程度。中国著作权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自然经济到计划经济 ,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发展过程。知识产权的市场化进程 ,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著作权制度的前进步伐  相似文献   

5.
网络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对人类现有的法律制度构成了挑战。由于网络上传播的大量信息是著作权保护的客体,所以著作权制度受到网络最为强烈的冲击,著作权制度正在网络环境下经历必要的调整。本文从网络作品著作权归属入手,在明确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和“合理使用”的基础上,阐明对网络作品的侵权责任,并建议建立著作权的集体管理制度以解决网络作品著作权纠纷。  相似文献   

6.
利益平衡是著作权保护制度的核心思想,数字网络的发展,著作权保护呈扩张之势,现代著作权制度在协调著作权人权利保护与数字教学资源共享方面产生了利益失衡。本文把视角放在社会公共利益的立场上,提出细化著作权立法,以期平衡著作权保护利益格局的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7.
现代远程教育中存在着诸多著作权问题,建议从以下四方面来完善现代远程教育中的著作权立法:扩大合理使用的范围;重构法定许可使用制度;建立专门的远程教育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强制课件制作前签署著作权协议.  相似文献   

8.
《大清著作权律》的颁布,宣告法律文本意义上的中国著作权法正式生成。然而,自该法颁布以来,著作权制度在中国并没有得到良好的生长。我们通过对著作权制度之“生存土壤”的经济、文化和政治方面进行分析,不难找到原因。时至今日,中国著作权法的发展已走过了一百年的历史,但形式上看起来日益完善的著作权制度却遭到激烈的指责。不过,这种责难显然是有失偏颇的,我们沿用对《大清著作权律》的分析路径就会发现,缺乏尊重著作权的法律文化才是造成中国著作权制度实施现状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老字号的法律保护有多种路径选择,而著作权保护无疑是其中最具有挑战性的一种保护模式。以个人主义为思想基础的现代著作权制度与集体智慧结晶的中医药老字号在价值取向上的冲突难免使得中医药老字号的著作权保护面临很大困境。但是,作为人类创造性智力成果的中医药老字号具备了著作权客体的基本特征,而现代著作权理论中的"集体主体论"动向也为中医药老字号这样的传统知识的著作权保护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0.
高校教材撰写与出版中的若干著作权问题●湖南大学邓德全我国自1991年实施著作权法以来,著作权法律制度逐步完善,但由于实施现代著作权保护制度的时间毕竟不长,社会上著作权法律意识还比较薄弱,在高校教材的编写与出版中,这种情况也明显存在。特别是由于高校教材...  相似文献   

11.
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的发展对传统的著作权制度提出了挑战 ,网络作品的著作权保护问题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文章立足我国著作权保护制度的现状 ,对网络作品的认定、网络作品传播中出现的复制形式的性质、网络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以及网络作品的侵权责任四个重要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以明确我国著作权法在面对网络技术的挑战所体现的不足 ,并提出对其予以完善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著作权是知识产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少的一种法律制度。随着互联网的普遍应用,作品的传播也从传统的文字形式演变成了数字形式,随之而来的,便是对著作权的保护出现了新的问题。具体讨论了互联网中的文件传输是否构成复制,提供链接是否构成侵权,中国《著作权法》中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与传统著作权的关系三个方面,来介绍了网络传播中的著作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3.
国外远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中著作权法律制度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远程教育因其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使得远程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有别于传统教育资源建设。国外针对电子信息时代的数字化作品,已经有相关的著作权立法。但著作权法律制度存在的不足与滞后,无疑构成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一个制度性障碍。在国外立法中,美国的《技术、教育和版权协调法案》(简称TEACH Act),可谓专门针对远程教育著作权法律制度的一个立法。其中对于远程教育资源的建设与使用,对传统的著作权法有所突破,这对各国的远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度需要分析其相关的利益群体。利益群体的确立可以使得现代学徒制度能够真正在中国职教领域生根发芽。我国现代学徒制度的建立与发展需要核心利益群和利益群两方面的支持。分析和明确它们的利益诉求和担当的责任,为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法律对网络空间著作权问题缺乏明确的规范,给司法人员处理这类案件增加了难度。2000年11月22日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4至8条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律责任以及与此有关的问题初步做出了规定。在网络环境下,没有反映数字时代呼声的现行著作权制度已经难以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因此,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著作权侵权责任进行规范,对侵权责任从立法上加以完善,注重公众利益与私权利益的平衡,这项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成为人们越来越青睐的一种高效信息传播方式,同时网络的全球性、虚拟性和非中心化也使得传统的著作权保护制度面临新的挑战。网络环境中,著作权侵权出现新的内容:侵权形式多样化,原被告身份如何确定,侵权案件如何管辖等,这些都给传统的著作权制度带来了新的挑战。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作为网络中介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所应承担的侵权责任问题。由于此问题涉及面广、敏感性强,学界争论颇为激烈,国际上尚未达成共识,我国更是大面积空白。本文试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作浅显研究,为法律理论和司法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两权分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由此产生经营者的信托责任,并带来了经营者背弃信托责任的道德风险问题,这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固有缺陷。社会化和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双重冲击导致制约经营者道德风险的公司治理机制失效,经营者的道德风险泛滥。以"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独具特色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较多的国家干预为标志的"中国经验"在保障经营者承担信托责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中国企业经营者的道德风险问题也十分严重。为此,必须在研究、总结抑制经营者道德风险的"中国经验"的基础上,深入探索公有制为基础的现代企业的经营者信托责任的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社会,作品的创作者与著作权主体会分离。法律的直接规定或是通过合同约定,可以让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作品的著作权,这样的作品可以统称为非自然人作品。我国的《著作权法》对此类作品进行了规定,但是存在定义模糊,分类标准不清晰,适用范围相互交叉,著作权归属原则不清的问题,实践中很容易产生纠纷。因此立足我国实践,借鉴发达国家有关非自然人作品著作权的归属制度,提出完善我国相关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应遵循如下路径:实现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大学自治与自主办学,大学制度与社会责任的和谐。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最后宣判,中国互联网电视产业第一案"优朋普乐公司诉TCL集团和迅雷公司案"最终落下帷幕,二审法院裁定维持原判,即TCL公司和迅雷公司共同承担侵权责任。本案的判决结果在学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作为互联网电视制造商的TCL公司是否应当承担著作权侵权责任,其承担侵权责任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以及是否存在可抗辩事由。笔者在此以本案的法律事实部分为基础,并结合相关的著作权侵权责任理论来探讨TCL公司的侵权责任承担的问题,并提出一些立法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