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语文主要是一门工具学科,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我认为,这些能力的培养要靠实践,应始终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田素菊 《河南教育》2009,(12):45-45
大家都知道,语文主要是一门工具学科,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我认为,这些能力的培养要靠实践,应始终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基础教学中,学好语文对其他学科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不仅因为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学习的基础,更因为语文是人们日常使用的交流工具,只有学好语文才能具备良好的语言情感意识。《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应全面培养学生形成语文实践能力,而这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于搞好语文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教师除了要上好语文课之外,还要面向学生经常组织语文实践活动。语文作为学生的母语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全面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必须要合理开发设置语文实践课程内容,使语文活动课更为丰富有趣,全面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正>课程改革对语文的教学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教师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对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充分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也就是充分利用语文课堂实践。为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联系生活体验,感受语文的美"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切实以生活体验为依托,结合教材  相似文献   

5.
语感能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叶圣陶曾经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吕淑湘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文教学旨在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和一定的语言感知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言文字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离开的交际工具.语感能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由此看出语感能力的培养在整个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就是引导学生生动地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促进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在具体的语言教学中,就是要充分激活学生的身心,不断生成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进而完善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文本语言成为学生生命活动中充满活力的心灵元素.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语文各项能力的形成由语文基础知识转化而来,所以中学语文教学要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教学重点,要实现"知识转化",必须通过"迁移",唯有迁移教学,方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语文的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语文教师要依据语文教材,广泛探究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从而让学生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要不断开发、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资源,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渐掌握语文的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学生学习语文要"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活动。"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及时更新观念,转换角色,善  相似文献   

12.
语文实践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根据这一精神要义,我校开设了"语文实践"微型课,在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工具论"受到的冷落和批判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追本溯源,可以看到"工具论"表达的是这样一种语文课程性质观:语文是一门以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工具为根本目的任务的文化基础课程,语文课教学生掌握语文工具应该做到"文道统一"."工具论"紧紧抓住"语文课程是干什么的"这一根本问题正确地揭示了语文课程的本质.理解"工具论",应着眼于其表达的课程理念而不要只在表述形式上兜圈子,应将作为"语言"的"语文"和作为一门课程的"语文"的性质区分开来,正确看待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的主从关系.实践表明,"工具论"富于生命活力.语文教育应坚持"工具论".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新课标提醒并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课堂上的语文实践活动,不能单纯地、人为地把语文实践当作课堂之外的语文学习训练活动.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有着广泛的学习、实践空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树立大语文的观念,使书本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沟通课内与课外、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作了这样的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的这一性质决定了语文与生活的血肉联系.<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标准>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高中选修课的设置中,还列入了"旅游文化专题""民俗文化专题"等选题.这就意味着在普通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中要有将地方民俗文化、地域文化引人到语文课堂的"大语文"理念,要有将学生"引向自然,引向社会,引向生活"的具体举措并能为此付诸行动.  相似文献   

17.
1语文是工具,掌握工具必须具备能力语文教学必须在学懂语文知识的前提下,以培养能力为重点。过去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只看重卷面成绩,而忽略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语文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工具",语文课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车间",语言文字是车间加工产品的"零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现代社会需要每个人都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紧扣教材,把语言训练落到实处,使学生学好语文,真正让学生运用好这一"基础性工具"。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首先是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语文在人类的生活中起着重大作用,语文作为人类社交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社会越来越受人类的瞩目,信息传递的工具也有很多种,但是大部分的信息传递都离不开"说".说是最主要的沟通能力.所以教师在语文的教学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在"说"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