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是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喜悦情绪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启迪学生的智慧 ,开拓思维 ,拉近学生与课本之间的距离 ,让学生在充分的想象空间自主地学习 ,促进智育发展。在古诗教学中应如何创设语境 ,使学生学会鉴赏美呢 ?一、形象显现古诗是语文学科鉴赏美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古诗形式和美育内涵是水乳交融、相互依存的。形象显现本意指在现实中再现诗中美的形象。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 ,诗歌是文化遗产中有独特芳香的玫瑰 ,它以自身独有的表达形式 ,充分体现了中华民…  相似文献   

2.
古诗是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学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理解传统文化,并且对于古诗词中所蕴含的唯美意境和思想进行领略,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同时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因此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其教学的方法就成为关键所在,本次我们针对新课程下小学古诗审美教学的现状进行讨论,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现做出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审美教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当今物质飞速发展的世界中,学生全面的素质培养教育就显得尤为关键。古诗作为高中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一直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部分,传统的教学方法旨在教会学生对词句的理解,忽略了对古诗中美学的研究。本文从古诗审美的重要性入手,通过对高中语文古诗审美教学现状进行整合与分析,探究科学可行的优化对策,促进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古诗形式短小,语言高度精炼,学生不易理解,因而在教学中应该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对其意象特征作出准确判断,并依此展开想象,以体会其“象外之象”与“味外之旨”。  相似文献   

5.
田莹 《河南教育》2005,(7):27-27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都是我国文学宝库中脍炙人口的名篇。它们意境优美,思想深刻,不仅能拓展学生的视野,陶冶情操,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我在教学中针对古诗的特点,引导学生在古诗的韵律中感悟美、理解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6.
审美时空论     
审美时空实质上是主体在观照境界中的“看到”的一个幻象世界,它是人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中的确证;它只存在于主体的审美视觉中;艺术意象只有在审美时空中才能诞生和成长。因此建立审美的时空观念,也是“美的规律”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尽管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的高科技时代,但古诗的艺术魅力依然不减,古诗因有情感和人性的相通才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古诗是抚慰心灵,治疗现代明病症的人类精神家园的一片绿洲,掌握欣赏古诗的技巧,会使人在新世纪享受更自由的精神空间。  相似文献   

8.
夸张地使用数词,可以突出、强调事物的特征或作用,渲染一种磅礴恢宏的气势,收到惊心动魄的表达效果。柳宗元的五绝《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相似文献   

9.
古诗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把审美教育寓于语言文字训练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古诗的语言美、感受古诗的音韵美、领悟古诗的意境美、理解古诗的哲理美。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下,探究小学古诗的审美教学方法.古诗中的语言美表现在独特的音乐芙、语言的精确、凝练和朦胧荚,这是其它文学体裁所不能企及的.同时,古诗中"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叙事则如其口出"的意境以及形象化的哲理,真、善、芙的情感也是熏陶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精髓,具有迷人的艺术魅力。中国古代诗歌在儒道释相糅合的哲学思想中展示出深邃而生动的空间观念。诗人们在对生命的体验之中表达了自然、社会、人类以及理、事、情融会贯通的多雏美学向度及艺术表征。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教学过程中重视美育,充分利用其中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美育因素,引导学生接受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13.
文学意象是作家的主观体验与外界的客观物象撞击的产物。月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在中国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诗文的内容。月在古代诗词意境的构造上广泛而多样,其审美意义表现为时空美、情爱美、喻义美。本文试图通过对古诗词中月意象审美意义的分析,来领略诗歌创作的多样化艺术风格和鲜明个性特色,领略古诗词给我们带来的美好享受。  相似文献   

14.
品味欣赏文言诗词,从语言和修辞、意境和意象、音韵和格律、手法和风格等方面对作品进行欣赏,来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从而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5.
中国山水诗不仅再现了中国历史发展变化的脉络,而且再现了时代、社会变迁投射在人的性格和心理上的印记,同时反映出人的价值观和精神形式随着人化自然而发展,人的审美感觉越来越敏锐。只有从“自然人化”的高度考察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历史意义及其对中国文化思想的历史贡献,才能深刻地认识其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诗歌的语言讲求含蓄蕴藉、余味曲包,多义化、感觉化的倾向很明显,带有强烈的暗示性、启发性。古代诗论也推崇语言的含而不露、语尽情遥,要求诗歌以有限的、极富包孕力的文字,创造出无限丰富的形象与意蕴,以最简洁的语言形式吸附、涵容最丰富的意义,把"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作为诗歌语言的最佳形态。古代诗论家认为"言有尽而意无穷",语言自身是有限的,它所指向的却是无限,诗不是以表现语言为指归的,语言文字仿佛是一种指标,一种符号,指向无言独化的自然或情感世界,诗语即是在超越语言的有限中走向无限美。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古诗词阅读能力、欣赏能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赏析古诗应从了解诗人、诗词的背景资料,赏析诗词意境,掌握诗词中的关键词语,学习诗词中的修辞手法等入手,重点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品位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中国古代诗歌教学中的美学因素与审美教育,分析了在欣赏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过程中,对学生培养审美素质,提高审美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宗白华先生的美学论文《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分析了中国诗画在空间意识表现上的美学特征。他认为:中国诗画中空间意识的表现手法是散点式的,其特征具有音乐的节奏与和谐的境界,其象征中国人最根本的宇宙观即形而上的“道”。宗先生的这一观点是辩证的、独特的,富有独创性。  相似文献   

20.
关晶晶 《成才之路》2021,(11):40-41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育人功能.高中语文的美育功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促进学生均衡、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创造力.文章以《声声慢·寻寻觅觅》教学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古诗词教学对学生展开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