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金银岛》是罗伯特·史蒂文森流传甚广的一部作品。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展示了出色的叙事技巧,尤其是叙述视角的巧妙运用。文章借助叙事学视角研究的方法,从吉姆少年叙述、吉姆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的双重视角、大夫第一人称见证人叙述与视角越界三个方面对作品的叙事特点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
洪丽 《文教资料》2009,(21):11-12
藏族作家阿来的<尘埃落定>的叙述视角极具特色,本文试从傻子视角和独特的第一人称视角两方面对其进行论述.小说运用多重视角,既体现了作者的创新之处,又更好地表达了小说有关尘埃的主旨.  相似文献   

3.
叙述视角的成熟,是现代小说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鲁迅小说《呐喊》、《傍徨》中有五种叙述视角:即第一人称主人公叙述与第一人称见证人叙述;第三人称全知全能叙述和第三人称旁观者叙述及第三人称人物有限视角叙述。因而《呐喊》、《傍徨》比之古典小说更利于传递作者的情感信息和认知信息,具有与古典小说完全不同的现代性质。从叙述视角角度来看,《呐喊》、《傍徨》的风格特征除了长期以来公认的“深沉幽默”外,还应加上“进发”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4.
叙述视角的成熟,是现代小说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鲁迅小说《呐喊》、《徨》中有五种叙述视角:即第一人称主人公叙述与第一人称见证人叙述;第三人称全知全能叙述和第三人称旁观者叙述及第三人称人物有限视角叙述。因而《呐喊》、《徨》比之古典小说更利于传递作者的情感信息和认知信息,具有与古典小说完全不同的现代性质。从叙述视角角度来看,《呐喊》、《徨》的风格特征除了长期以来公认的"深沉幽默"外,还应加上"迸发"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5.
运用结构主义叙述学的叙述视角理论对鲁迅小说《离婚》进行分析,并指出本在这种叙述视角下的叙述特色。  相似文献   

6.
该文将第一人称叙述分为三种不同的叙述视角,结合《聊斋志异》中为数不多的第一人称叙述视角作品进行分析,解析这些不同的叙述视角在具体作品中的体现.并分析这些作品间相异的结构与特色。  相似文献   

7.
《死水微澜》中,叙述者与真实作者合二为一。内聚焦叙述视角的采用,在赢得读者信任的同时获得了读者的期待视野;非聚焦叙述视角借助焦点的自由移动,使人物相互观察,丰富了故事内容。  相似文献   

8.
<边城>和<百合花>在叙述视角的应用方面各不相同.在人性美的诠释方面,<边城>采用的是第三人称的全知叙述视角,其特点是叙述客观、有可信度,但文章的中心思想比较内隐;<百合花>则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其特点是叙述生动而真实,但带有主观性,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信的.  相似文献   

9.
王源在审视《左传》文本时,已经注意到了现代叙事理论中的某些问题,并在批注里给予呈示,展现自己较为朦胧的认识,"叙述视角"是其中重要的理论点之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视角承担者的转换;全知视角的普遍运用;语词变化体现出视角转移。  相似文献   

10.
《白鲸》的叙述视角和以实玛利叙述的可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鲸》中,作为第一人称的文本叙述者,以实玛利在许多场合中所采用的全知视角常常危及到他叙述的可靠性,进而也使读者怀疑麦尔维尔对小说叙述的把握能力问题。通过对小说文本的仔细梳理之后,读者会发现小说文本的叙述时态、以实玛利的人生观等事实表明,以实玛利的全知叙述视角不仅不影响他叙述的可靠性,反而使得小说更具有艺术性,使得小说阅读真正变成一种探究活动,而不是简单的、被动的语言消费。  相似文献   

11.
《伪币制造者》采用了全知全能叙述视角、依次进行或交替进行的视角和多个视角的共同讲述这三类叙述视角及其转换,呈现出作家写作的探索性和实验性,显示了纪德在小说技巧方面的新探索,给20世纪上半叶危机肆虐、呼唤革新的法国文坛带来了崭新面貌。  相似文献   

12.
《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的代表作,作品以美国十九世纪淘金热为背景,以一只生活在南方并且经过现代文明洗礼的狗布克为主人公,讲述了布克被狗贩子贩卖到北方拉雪橇,最终在荒原之上野性复苏,回归狼群的故事。不同于以往研究者从生态学和形象学来分析作品,本文主要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作品中的叙述视角,并探讨它所取得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诗经》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为后代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从叙述视角来看,《诗经·国风》中主要有三种视角:第一人称主观视角、第三人称客观视角及视角转移。不同的叙述视角有着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也正是《诗经》拥有强大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叙述视角"为切入点,探讨汤亭亭如何通过"多重复合化的视角"以及"视角间的转换"来揭示《中国佬》中的主题意义。汤亭亭有效地运用视角的优势,回顾了先辈的奋斗史,将历史事实和想象相结合,重新书写华裔和华裔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的《林黛玉进贾府》,作者借助多个视角展现了贾府的概貌及相关人物。解读《林黛玉进贾府》中第三人称之下多种叙述视角的灵活运用,明确曹雪芹多角度叙述场景、刻画人物、构思情节的方式,探究作者如此布局的巧妙之处,从而管中窥豹,明确叙事视角的转换对小说的重要作用,感受《红楼梦》高超的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16.
种族歧视与殖民罪恶是小说《野草在歌唱》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白人与黑人之间泾渭分明的种族界限是女主人公玛丽毁灭的根本原因。南部非洲穷苦白人家庭的悲剧预示着白人在非洲大地的殖民统治必将终结和失败。女作家多丽丝.莱辛以细腻的笔触将叙述者与人物视角相互结合,通过叙述者的客观叙述和人物视角的不断转换再现了那段被征服的非洲历史。  相似文献   

17.
独幕剧《低音提琴》是由帕特里克·聚斯金德(Patrick Süskind)的处女作,它讲述了一个郁郁不得志的乐团大提琴演奏员的内心纠葛。主人公“我”有一个作官员的父亲以及一个吹笛手母亲。父亲希望“我”之后能走上仕途,但出于对父亲的抵触“我”没有走上仕途反而选择进入了乐团;同时“我”为了报复母亲选择了所有乐器里体型最为笨重且无法独奏的低音提琴。正是此种荒诞古怪的抵触情绪交错揉杂导致“我”最终选择了低音提琴。从叙述视角层面来看,文中叙述视角的频繁转换体现出了“我”对现状不满但又无力改变的焦灼。本文将从叙述视角转换角度入手对这部作品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8.
《采桑子》是叶广芩创作的关于满族贵胄后裔生活的长篇小说,无论是谋篇布局还是遣词造句都有其独特性,全篇采用独特叙述视角,将一个家族的兴衰史娓娓道来。通过分析作者独特的创作背景,加之解构、比较全文的叙述角度,探究文本第一人称视角与第三人称视角相互交织的独特叙述方式,我们从而可以了解到,其起到的完整小说故事情节与整体结构、丰满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态度和家族情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肖勤的小说《金宝》的叙述涉及四个故事,这四个故事构成了作品内涵的多个层次,而层次与层次间的相互包容和递进,扩张了作品的意义空间。写作主体和叙述主体的叙述视角形成了几个聚焦点,产生了叙事的矛盾,这种矛盾与作者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反映现实与表达理想之间的焦灼感密切相连,表达了作者对人性与道德间冲突的深刻的探索,也隐含了作者对现实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由于叙事视角的特点以及认知差异,学术界对它界定及分类颇具争议。基于前人研究成果的简单介绍,以申丹教授叙事视角四分法为理论依据对《河湾》的各种叙事视角及其功能作探析,挖掘其小说内在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