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眼观察所获得的景物效果就是摄像机拍摄所获得的画面效果吗?摄像机拍摄的画面效果与人眼平时观察的结果是不是一致?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本文作者从人眼的视觉产生到人眼的卓越本领谈起,从摄像机的“仿生”功能到人眼与摄像机的差异方面进行分析,力争在两者的差异中给从事电视画面创作的同行们一点启示,使人们在实际的电视创作中,逐渐缩小人眼与画面的“距离”,消除人眼给画面创作带来的“误差”,逐渐适应用“镜头”进行观察和思维,使画面语言更为准确和生动。  相似文献   

2.
电视镜头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在技术上,镜头指摄像机的光学部件。在电视创作上,镜头代表着摄像机不间断地一次拍摄的片断。  相似文献   

3.
观察是写作的重要前提。鲁迅先生曾说:要“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所谓“留心”、“多看看”,就是观察。作为观察的器官——眼睛,是人身上的最灵敏的器官,它像一架具有最高精密度的自动摄像机,随时随地能摄取瞬息万变的新闻事件场景。据科学家分析,人脑贮存的信息中,60%来自观察。对于新闻记者来说,运用眼睛这一最锐利的“录访武器”,观察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介的更新换代逐渐拓展着人们的视听感官世界,人们在享受着媒介所带来的狂欢和快感的同时,媒介所构建的景观社会让人们在“隐性凝视”的状态下自我分离,这种凝视不仅是外部投来的凝视,也是媒介发展建构的景观中个体对自身的“凝视规训”即以虚幻的景观为样板进行自我再塑造与再转换。从眼睛、摄像机到数字监控,“电影眼睛”在后现代媒介变化的推动下实现了形式上的变迁,并以时代特征的形式展现出来,媒介的更新加剧了凝视权力的深入,人们精神上痛苦不堪,呈现出“麻醉中痛苦狂欢”的图景,但依然有部分突破和抵抗。  相似文献   

5.
新闻报道要尊重“弱势群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曾经采访一所盲童学校,天真烂漫的孩子对我们的摄像机充满了好奇,我们向校长建议:“可以让孩子们摸一摸,看一看摄像机是什么样子。”校长高兴地召集孩子们说:“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摄像机是什么样子。”不同的用词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诠释,一个“摸”字说明我们对失明儿童的无知,一个“认识”饱含着一个特殊教育者对失明儿童慈母般的深情厚爱,这里没有“黑暗”、“瞎”、“盲”之类的词语,只有挚爱、平等和尊重。 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学会如何尊重弱者。 关于失学儿童、孤寡老人、贫困学生、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6.
给DV安个家     
近几年,我国的纪录片创作领域出现了一种“个性化”的创作趋势,尤其是一些DV爱好,他们拿起这种普通家庭都能接受的DV摄像机,像有身份的主流媒体记一样,开始深入底层,自选题材,有的甚至自掏腰包,拍出了一批“另类”的纪录片,个别作品还屡屡在国外获  相似文献   

7.
记者到达事件发生现场以后,要敏锐地观察、谨慎地证伪、不断地联想。 1、现场采访中的观察 现场采访之所以必要,是因为世界上有许多不能到达事件发生现场的读者和观众,迫切希望记者代替他们“到事发现场去看”。有幸到达重大事件现场的记者千万不能忘记带上自己的“眼睛”。 眼睛,是人身上最灵敏的器官。它像一架精密的自动摄像机,  相似文献   

8.
对于电视文化的研究,人们常常依照创作地域的不同,文化表现的不同,风格面貌的差异,而将电视文化划分为“京派”、“海派”、“粤派”等等分别加以考察、对照,以便透视出不同的文化内涵。这种划分实在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各地电视文化的地域性差异,使得电视理论研究只能从宏观上进行,笼统地概括电视文化大致的创作规律和原则;而具体到细微的创作特征、风格,就必须进行分地域的考察了。然而,在承认电视文化存留着各地域不同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品格的同时,也还必须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电视文化的地域性特征也在潜移默…  相似文献   

9.
汪洋 《新闻知识》2022,(8):67-71
近年来,国内各大院校相继开设纪录片创作类课程,但是在当前的新媒体语境下,不同教育者对“纪录片创作”本身存在基本认知差异,在教育思路、教学目的、授课方法上更存在观念的不同,导致教学效果大相径庭,教育产出良莠不齐。本文试图从教学需求角度,理清“纪录片创作”的概念分歧,并进一步思考“纪录片创作”类课程体系构建的问题:将课程体系区分为普及教育和精英教育两个不同阶段;进一步明确了短片训练和长片学习两种不同教学目的;并且将“纪录片创作”从专业教育范畴拓展到“非虚构影像”的素质教育领域。最终廓清对“纪录片创作”的基本认知,尝试解决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定位和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少儿科普电视片创作与图书出版联姻沈阳电视台胡人伟,刘雨电视片创作与图书出版联姻,乍一听起来似乎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两种完全不同的创作手段”(一是摄像机、编辑机,一是纸、笔,),两种完全不同的创作结果(一是电视片,一是图书,),显然是两种不同的行当。然而...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新闻报道被传播界人士称为全息传播,因为电视摄像机能够将“看”到和“听”到的信息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而电视机荧屏又能将摄像机所记录下来的信息原原本本地展现给观众。  相似文献   

12.
镜头。它是摄像机的“眼睛”,是摄像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镜头的参数指标很多,但选购时必须了解两项参数指标:一是镜头口径大小。它与摄像机进光的多少有着密切的关系,口径越大,进光越多,能够保证图像质量。二是光学变焦倍数的大小。数码摄像机的变焦分为光学变焦和数码变焦。光学变焦是利用镜片的移动改变物体和焦点之间的距离,不会对图像的质量产生很大影响;数码变焦则是通过电子电路将图像放大,可是在图像放大的同时,图像的清晰度也会下降.  相似文献   

13.
朱虹 《记者摇篮》2009,(7):52-52
新闻标题立于新闻之前,恰似新闻的“眼睛”。正如从人的眼睛可以窥察人的内心世界一样,传神又富有魅力的好标题,能使受众感觉到正在萌生着、变动着的新鲜事儿、新鲜理儿,进而像被磁铁吸引一样去往下阅读。  相似文献   

14.
舒贻  剑龙 《东南传播》2016,(1):106-109
传播学中有一个观点:媒介即人的延伸。视觉媒体作为人体多种功能的延伸,是靠着摄像机和相机镜头这个眼睛发现、传播真实信息。本文重点在于探究纪录片摄影的真实性,即镜头与受众的距离,镜头所"选择性的拍摄内容"越靠近真实,越能接近人的认知,越能消除受众所感知的距离,反之则会背离纪录片真实性原则,表现出创作的"虚假性"。因此唯有明确的认知镜头与受众之间的关系,才能在富有个性化的创作中自觉遵守纪录片真实性原则。本文将就镜头与受众的"距离"要议加以阐释,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5.
看电视剧既是“看”的行为,也是与传播相关的心灵活动.通过“看”与思维的参与,电视剧才能进入观众的思维层面,实现从“看”到“看到”的过程,从而进入传播的接受环节.视觉作为与人类的眼睛密切相关的一种心理活动,其主动性、视觉经验、直觉等心理活动不仅影响着创作者的电视剧艺术实践,同时还制约着观众时于电视剧的认知与接受.  相似文献   

16.
自从有了电视直播,“现场”的范围明显扩大了:过去一个记者到了现场,用一双眼睛观看,视野受到了局限;如今,有时是多台电视摄像机对现场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扫描,观众从电视屏幕上看到的现场的范围和“面积”大大拓展。 自从有了电视直播,“现场”的外延突然缩小了。过去,无论是突发性事件还是非突发性事件,记者在现场观察到的情景,大都有新闻价值,都在报道之列;如今,大量的现场情景被摄像机同步搬上屏幕,在现  相似文献   

17.
要善待摄像记者的“眼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摄像机常常比作摄像记者的眼睛,摄像记者是通过这个眼睛观察事物的,反映客观世界。本文通过实践强调了眼睛是摄像记者事业生命中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8.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人与人交流中,不同的“距离”能导致微妙的关系和想象。正如阿恩海姆所言,“每一次观看活动就是一次视觉判断”,在电视节目中,由视觉形象所处的位置,摄像机、主持人的运动,甚至话题的偏转,都会对“距离”产生不同的影响,进而影响节目效果。本文试结合《艺术与视知觉》中的相关理论和电视节目案例,探讨距离设置对节目效果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眼睛,是人身上最灵敏的器官,它像一架精密的自动摄像机,随时随地摄取瞬息万变的生活场景。据科学家分析:人脑贮存的信息中。60%以上来自视觉。对于新闻记者来说,眼睛就显得更为重要。在新闻史上,记载着许多因为善于使用眼睛采访而获得成功的范例。1975年9月,美国福特总统访问萨克拉门托市期间,曾徒步从住地走到市政府。合众国际社记者理查德·李尔尼跟在福特身后。  相似文献   

20.
经过一场血与火的洗礼,人们擦亮了眼睛,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吸取了教训。前不久,在太原举行的第九届电视剧“飞天奖”研讨会上,与会同志既指出了电视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指出当前面临着四大难题,首当其冲的是“缺乏电视理论指导”。这是一条宝贵的教训。创作实践为理论研究提供了基础,理论研究反过来又指导创作。这是个理论常识问题。可是实际上,这些年来,我国电视剧创作取得了巨大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