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景龙 《学子》2003,(12):58-58
2003年6月8日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节目有一道题,问“脱颖而出”的“颖”字的本义(字幕写作“本意”)是什么?给出的正确答案是“锥子把上的环。”“脱颖而出”语出毛遂自荐的故事。《史  相似文献   

2.
“狡”与“猾”原为两种特性鲜明的动物。“狡”,是传说中的兽名。《山海经·西山经》有载:玉山“有兽焉,其状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狡”的性格凶暴狂戾。“狡”一旦引申,便出现了含有“狡”的词素的词语。但其中“狡”的本义或词性常常发生有趣的变化。如匈奴中有一种大狗,“钜口赤身”,  相似文献   

3.
“倒序词”也叫“倒转词”或“逆序词”,指的是与普通话词义相当,词素(或“音节”)相同,但词素排列次序相反的一类方言词。例如福州话的“花菜”与普通话“菜花”同义、同词素,而词素排列的次序却是倒转的。  相似文献   

4.
小朋友们,我们在学习知识时,常常可以采用“举一反三”的方法。例如,根据下面谈到的“比”和“北”的造字方法,大家可以推想出“从”的本义是“跟随”,而“众”的本义是“许多人”。有意思吧!  相似文献   

5.
有些古汉语著作提到一种“偏义复词”。各书给这种词下的定义大同小异,较典型的说法是“这种复音词是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的;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见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上册第一分册第79页) 复词而“  相似文献   

6.
<正> 在汉语语法研究中,引进“语素”、“词素”研究汉语构词法,在时间上谁先谁后的问题认识不够明确。给人的印象似乎是“词素”先于“语素”。这个印象是从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汉语语法学家的论著中反映出来的。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以下简称《分析》)中指出,“语素”和“词素”都是morpheme的译名。morpheme有过三个译名:形素、词素、语素。三个译名都对,因为morpheme这个术语先后有过三种意义。(1)最早指一个词里边的形态成分,跟表示实在意义的semanteme相对。例如J·Marouz(?)au的《语言  相似文献   

7.
“马群”与“群马”,尽管都是由“马”和“群”构成的词,只是词素先后顺序有所不同,但所表达的意思是有区别的。下面试举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例句作一辨析。  相似文献   

8.
《说文解字》“同意”本意辨说陈建裕《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造字结构、探求汉字本义的专书,也是我国最早的体系完整严密的字典。许慎创建的编排系统和释字体例等,成为我国历代辞书编纂的楷模。《说文》在对汉字形、音、义的说解过程中,运用了很多术语,...  相似文献   

9.
侯庆娟 《语文知识》2011,(4):125-125
“肥”的本义是“多肉”,引申为“大”义,进而又引申出“肥胖”义。“胖”的本义是“芈体肉”。所以人们要说“减肥”而不说“减胖”。  相似文献   

10.
许慎以为“[几口]”的本义是“山间陷泥地”,由此推说“兖”的本义为“九州之渥地”。但我们认为许慎对二字本义的解读是不妥的。“[几口]”应是“兖”的省文,其本义应为箭括。许慎关于二字本义的解读,应是望小篆之形而生义的错误解释。经考证。兖州是指在黄河与济水之间,西起河、济交会处,东至渤海湾的这块陆地。从《禹贡九州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兖州的总体样貌恰恰像一个左向横放的箭矢之括形,兖州正因为其地形状如箭括,故名“兖”州。  相似文献   

11.
《墨子·公输》中“公输盘诎”一句 ,“诎”多被释为“穷尽 ,同‘屈’” ,不妥。本文指出 ,“诎”字本义是语塞 ,可引申为穷尽 ,此句用的是其本义 ;表穷尽义时 ,常用“屈”通假“诎”。“屈”字本义是秃尾 ,可引申为短的意思 ;“屈”常通假为“诎” ,表穷尽义 ,因其出现频率高 ,后人误将借字当本字 ,本字当借字 ,颠倒了两字的通假关系。  相似文献   

12.
齐援朝 《长治学院学报》2007,24(1):46-46,57
文章用例证阐释了“假”、“伪”二词的词义演变过程。“假”的本义是“借”,引伸为“凭借”,再引伸为“非真(包括非正式、非血缘、非原生)”;“伪”的本义是“非原生”,引伸为“虚假”,再引伸为“非法”。  相似文献   

13.
“得”字既可以做助词使用,也可以做词素使用,但它们的形式几乎完全一样,为此,就要注意识别。从语言现象看,它既可以跟双音节的词连用,也可以跟单音节的词连用。当它跟双音节词连用时,除了在“恨不得”、“巴不得”、“舍不得”、“由不得”等带有否定副词,构成“△不得”的格式里是词素外,在“粗暴得”“激  相似文献   

14.
持“车覆”说立阐释性新义,立“败功”义作阐释明义,都不能一统“败绩”。导致过度训诂的根因是将“败绩”的词义作“败+绩”。“败绩”与词素“绩”,古代已有确诂,可据此立二义:大败义,翻车义;词素“绩”为事(事情)义。  相似文献   

15.
补语的前面往往用结构助词“得”,“得”是补语的标志。例如:①我们一口气跑下去,跑得真快。(《老山界》)②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在烈日和暴雨下》)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得”都是补语的标志。有的“得”附在别的词素后面,它和前面的词素一起构成一个动词,如“值得赞美”、“取得好的成绩”、“懂得这个道理”、“免  相似文献   

16.
在古汉语中,有一种由意义相近、相类或相对、相反的两个词素并列在一起构成的复合词,在某种语言环境里,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成为这个复合词的意义,而另一个词素则只是作为陪衬。这种复合词叫做“偏义复词”。例如:①去来江口守空船。(《琵琶行》)——“去来”是偏义复词,只取“去”义,  相似文献   

17.
男字由“田”“力”两部分构成。“田”指在田地里耕作;“力”的本义是古代的一种农具,就是“耒”(lěi)。在田里劳动是古代男人的主要职责,所以用“田”“力”来表示男人。女字是一个象形字:一个女子跪坐着(古人席地而坐),双手温文地放在胸前。“女”的本义就是“妇女”。不过,在古文中有时借为“汝”(rǔ,意思是“你”)。“男”和“女”@李乐毅  相似文献   

18.
释“反”     
谢培培 《现代语文》2009,(10):140-141
“反”的本义是“攀引”,在古文字中它与“朴”(攀)是异体字的关系。《说文解字》对“反”的解释为“覆也”,是“攀引”义的引申义。后人造“扳”字以承担了“反”的“攀引”本义。  相似文献   

19.
释“攀”     
是会意字,且 子为“攀”之本字。 的本义应为“两只手向上借助外物”。后来, 的本义,渐渐扩大化为“两只手向上借助外物”或“两只手向前借助外物(即‘拉,牵’之义)”。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中,吃噢二字音义上已无区别且吃代替了喫。但是,“吃”和“喫”语音来源不同,前者在《广韵》是迄韵,居乙切,后者是锡韵,苦擎切;在字义上,“吃”的本义口吃,“喫”的本义吃喝。本文主要论述普通话中“吃”是如何对“喫”进行替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