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长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设计者与实践者,其管理能力的高低对学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校长视角下的班主任管理,是权力下沉的管理。校长从学校发展出发,将班主任管理工作统揽到学校工作的高度,有利于班主任专业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校长及时了解教师和班级的实际情况,有利于良好的校风和班风的形成。校长视角下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应注意客观评价、循循善诱、宽容引导和方式创新。  相似文献   

2.
<正> 学校管理工作是一个科学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校长是决定因素。而校长威信的高低又是关系到学校管理成败的关键。它是校长在学校管理中权力因素之外的因素——非权力因素,是学校管理的具体操作中校长人格力量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3.
<正>校长管理工作的创新,既是学校教育创新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也是校长领导学校成功开展教育教学的前提和保证。校长管理工作的创新,必须从管理理念的创新、管理方法的创新这两个方面着手,全面实施。一、管理理念的创新理念是灵魂,校长的管理工作要创新,首先使其管理理念得到创新。1.摒弃封闭,开放管理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在一所学校中,校长的管理理念创新是学校发展的源头。在某个学者的一本书中写到:"任何事物总有改进的余地,唯有创新,唯有  相似文献   

4.
校长是学校的最高管理者和领导者,是学校的神经中枢。学校管理工作的质量与诸多因素有关,但形成科学、正确、新颖的理念是极为重要的因素。下面,根据本人从事学校管理的体会,谈谈校长应如何做好学校管理工作。一、校长要乐于教育事业"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乐业才可能献身事业,才能成就事业。校长乐业有两层意思:校长应该是一个以教育事业、教育教学工作为快乐  相似文献   

5.
学校管理是一个复杂工程,它涉及到学校的计划、决策、组织、指挥、监督、调控等六大环节。校长是学校的最高管理者和领导者,是学校的神经中枢。校长自身素质、管理理念、决策水平、工作技能技巧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校管理工程的质量和各个环节工作的顺畅。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的小些,他关系千万人的学业;说的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学校管理工作的质量与诸多因素有关,但形成科学、正确、新颖的理念是极为重要的因素。下面结合本人校长工作的实践谈谈校长管理的10个具体的理念,以与同仁交流。一、让奋斗…  相似文献   

6.
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校长对学校的管理是文化管理。中小学校长有效实施文化管理包括:办学理念管理、学校制度管理、教师文化管理、课程实施管理和办学特色管理。文化管理是校长责任和权力的体现,也是时代赋予校长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校长的权力是实现学校管理既定目标的强制手段,作为一名校长应正确稳妥地运用所拥有的权力,合理适度地对下属授权,同时还必须讲究非权力因素的正确运用,使这种校长的权力和威信发挥出应有的积极性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明 《教师》2011,(33):14-15
校长的权力是实现学校管理既定目标的强制手段,作为一名校长应正确稳妥地运用所拥有的权力,合理适度地对下属授权,同时还必须讲究非权力因素的正确运用,使这种校长的权力和威信发挥出应有的积极性影响。  相似文献   

9.
校长在办学治校中,依靠的不仅是法定权力和工作阅历,更重要的是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如何充分发挥校长的非权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学校管理是一个复杂工程,它涉及到学校的计划、决策、组织、指挥、监督、调控等六大环节.校长是学校的最高管理者和领导者,是学校的神经中枢.校长自身素质、管理理念、决策水平、工作技能技巧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校管理工程的质量和各个环节工作的顺畅.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的小些,他关系千万人的学业;说的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学校管理工作的质量与诸多因素有关,但形成科学、正确、新颖的理念是极为重要的因素.下面结合本人校长工作的实践谈谈校长管理的10个具体的理念,以与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11.
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过程中,研究校长的领导观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校长的权力观 校长的权力,是指为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校长所享有的对教职工和学生的支配和控制力量。校长能否正确运用权力,不仅影响到个人的声望和地位,而且关系到学校的工作和未来发展。 1.校长的权力 校长的权力分为职务权力和个人权力,这两种  相似文献   

12.
校长在办学治校中,依靠的不仅是法定权力和工作阅历,更重要的是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如何充分发挥校长的非权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校长是一校之魂。苏霍姆林基说:“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管理。”这就要求校和东仅应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还要善于把自己的办学思想贯穿于学校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用先进的理念去影响、带动教师。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的办学思想转化为教师的行动。一、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前提校长既是一种行政职务,也是一种担负重要社会责任和承担历史责任的职务。校长的责任不仅仅是管理好学校,还要为学生的健康发展负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负责,为祖国的未来负责。由此我们学校树立了“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为学生幸…  相似文献   

14.
实现学校民主化管理,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课题,是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决策者和组织者。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校长如何推动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其意义关乎学校整体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可谓举足轻重。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学校管理民主化谈几点认识。实行校长负责制以后,校长权力的扩大,不等于教职工民主权力的缩小。实行校长负责制必须提倡民主集中制,必须处理好党政工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保证监督作用,充分发挥教职工参与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校长负责制具…  相似文献   

15.
校长是学校领导管理工作的主体 ,任何一所学校搞得好与坏 ,首先看它是否有一位好校长 ,因为校长是一校之魂 ,办学校 ,一靠校长、二靠教职工 ,这是比什么“硬件”都要硬的根本条件。校长在领导管理学校工作中 ,要想提高领导功能 ,除了要运用权力性影响力外 ,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和提高自己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因为权力性影响力俗称强制性影响力 ,它是指领导者运用上级授予的职权强制下属服从的一种能力 ,它强调命令与服从。而非权力性影响力则称为自然性影响力 ,它是指由领导者自身因素形成的一种影响力 ,表现为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尊重、依赖、钦…  相似文献   

16.
公民社会理论融合主体性理论和民主性理念,认为社会管理活动是在权衡个体行动与集体行动的互动基础上的组织化结果。它强化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肯定公共理性的存在,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变革提供了背景因素和理论支持,同时也对校长权力表达途径的转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校本管理是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学校的改革运动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管理模式。校本管理起源于美国,之后波及到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成为影响当今世界各国学校管理改革的重要管理理念。近年来,我国对这方面内容的介绍也比较多,有个别学校已经引进其管理模式对学校进行管理。但也有很多学校为了装点门面,翻新学校管理理念,大力宣扬本校实施了“校本管理”,以为“校本管理”就是增大校长权力,学校什么事情都由校长一人说了算。殊不知,这是对校本管理的亵渎,或者是一种异化。校本管理实际上是指学校管理权力分散化,实施学校管理共同决策的一种有效管理的办法,是一种“自组织管理”。其具体运作模式是:一般为6221式管理结构,即:由校长和6位学生家长、2名教师、2名社会代表、1名学生组成理事会。学校预算、发展规划、考试方案、课程教材的选择、新教师的聘用等都由理事会批准。现在有的学校把校本管理等同于校长管理,其弊端是更多地放大了校长的权力。  相似文献   

18.
如今,学校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组织和领导作用,做好学校管理工作。本文从提升自身管理能力、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机制、实施民主管理方式四方面就如何做好小学学校管理工作进行探究,以期为广大校长更好地进行学校管理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谭成林 《教书育人》2006,(10):28-28
一、校本管理=校长管理 校本管理起源于美国,之后波及到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成为影响当今世界各国学校管理改革的重要管理理念。近年来,我国对这方面的介绍也比较多。有个别学校已经引进其管理模式对学校进行管理。但也有很多学校为了装点门面,翻新学校管理理念,也大肆宣扬实施“校本管理”。以为校本管理就是增大校长权力,学校什么事情校长一人说了算,以便校长“一支笔挥舞”。殊不知这是对校本管理的亵渎,或者是一种异化。校本管理实际上是指学校管理权威分散化,实施学校管理共同决策的一种有效管理办法,是一种“自组织管理”,具体运作模式:一般为6221管理结构。即:校长,6位学生家长,2名教师,2名社会代表,1名学生组成理事会。学校预算、发展规划、考试方案、课程教材的选择、新教师的聘用等都由理事会批准。现在有的学校把校本管理等同于校长管理,其目的更多的是放大自己的权力。  相似文献   

20.
校长是学校管理中的直接领导者,校长的办学理念与办学思想直接决定着学校的管理层次;教师是知识拥有者,是知识进入接受器的手段,只有校长与教师共同参与学校管理,相互尊重与理解,学校的管理工作才能获得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