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教育》2012,(30):14-16
"让世界成为你的课堂",这是日前刚刚揭牌成立的上海纽约大学的核心特色。作为中国"985"院校和美国一流大学的首次合作办学的高校,它是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一个亮点,在全球背景下,这所被定位为未来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国际化高校在诸多方面用它独特新颖的模式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脚步,"三位一体"的招生选拔,文理通识的博雅课程,全球网罗的顶尖教师,特色鲜明的研究中心……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要求,在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华东师范大学积  相似文献   

2.
《大学.研究与评价》2011,(9):F0003-F0003
华东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华东师大)与纽约大学的合作始于2002年,最初主要是互送学生参加“暑期学校”。2006年2月,纽约大学在华东师大设立“纽约大学上海中心”。此后纽约大学每学期派送在校本科生到华东师大学习一个学期,学生人数从最初每学期的18人到最近每学期的200多人。纽约大学还每年提供部分奖学金,接受华东师大对外汉语...  相似文献   

3.
赵锋  陈韬 《上海教育》2012,(30):17-19
高等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使命就是培养国际化人才,这样的人应该会对不同的文化有理解,能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沟通、合作、竞争。上海纽约大学要探索的招生办法就是将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这三者结合的选拔方式,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上海纽约大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文理基础和宽广知识面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4.
赵锋  陈韬 《上海教育》2012,(20):17-19
高等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使命就是培养国际化人才,这样的人应该会对不同的文化有理解,能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沟通、合作、竞争。上海纽约大学要探索的招生办法就是将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这三者结合的选拔方式,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上海纽约大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文理基础和宽广知识面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5.
"Welcome Class of 2017,热烈欢迎2013级新生"。8月11日是上海纽约大学新生报到的日子,全球30多个国家的295名中外新生走进华东师范大学大门,与上海纽约大学一起开始了全新的探索。295名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新生,无一例外都拥有着自信、阳光、朝气的脸庞,这深深打动了一大早就等在注册大厅门外的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的心。  相似文献   

6.
中国私立高校走向国际化必须具备三个前提:一是确立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奋斗目标。二是营造与公办高校公平竞争的生存环境。修订《民办教育促进法》,从法律上保证公私高校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彻底取消"公办民营"的二级学院模式,从制度上划清公私高校公平竞争的明确界线,全面开放中国高等教育市场,从经费、生源、出路上创造公私高校公平竞争的活跃局面。三是建立和国际接轨的校风、教风与学风。弘扬追求真理的大学校风,树立严谨治教的大学教风,倡导刻苦治学的大学学风。夫如斯,中国私立高校方可走向国际化,并在世界一流大学中占有数席之地。  相似文献   

7.
国际大学协会2003年发表了一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践和优先战略>调查报告.该报告从比较的视角研究和分析了其他国家和大学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践经验、优先战略、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等,对于我国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接收国际学生留学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内容之一.21世纪高等教育高度发达的美国在吸引国际学生留学方面呈现出一些新趋势和新动向:国际学生人数从缓慢下降到迅速增长;国际学生来源国此消彼长,亚洲新兴经济体成为主体;国际学生学习专业顺应时代潮流,外语学习恢复增长;国际学生学习机构选择趋向稳定,实力与规模存在矛盾;国际学生学费来源比例基本稳定,资助理念发生变化.面临新世纪的挑战,美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被视为国家战略,大力推进国际学生赴美留学成为实施国家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在地国际化作为学生流动计划的替代方案,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北欧,这一新兴教育理念对于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在地国际化的内涵嬗变进行系统梳理,提出在地国际化包括超越流动性的国际理解、国际化的课程、文化敏感的教与学、人员的在地跨文化交流等四大要素.在地国际化并非一个同质化的过程,而是在本土优势的基础之上,结合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以提升本国高等教育质量的过程.在地国际化的实现亟须解决本土学生与国际学生间缺乏有意义的跨文化交流、英语作为国际教学语言导致的不公平现象、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不足、缺乏对学习成果的评估与比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的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课程国际化是高等学校国际化的内容和途径。课程国际化是课程发展或者变化的过程,目标是将国际因素整合到课程操作中。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的实施情况存在一些问题:在政策供给上过于笼统,操作性不强且缺乏法律和财力保障;在实施方式上形式多样但功利性较强;在“西方化”与“国际化”、“拿来主义”与“送去主义”以及“国际化”与“民族特色”等关系上都有待于进一步明确和妥当的处理。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思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如今的人会不难发觉,经过几千年漫长而又缓慢、几乎是一成不变的发展之后,人类社会突然在20世纪以极其迅猛的速度发展起来。人们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已一下迈入了知识经济。高新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加快了世界经济的大开放、大融合的全球化进程。社会的主要资源已从物质形态让位于知识形态,体力劳动已转化为主要依靠脑力劳动。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社会信息化使得传统教育和教育手段正在经历几千年未有的变革,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合组织和美国国际教育协会2018年发布的全球学生流动数据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探究了全球学生流动的特点、影响因素与趋势。研究发现:全球学生流动呈现出流入流出区域较为集中、硕博层次流动比例高、STEM领域流动性强等特点;全球学生流动受到政策、经济和教育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其趋势表现为美英两国的国际学生增速放缓,加澳两国有望成为接收国际学生的新增长极,东亚和东非的学生流动性将有所提高。建议评估影响国际学生选择的可能因素,加快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建设留学教育强国。  相似文献   

13.
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日前受到重视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受到重视的背景及其主要特征,对我国如何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4.
国际组织日益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动因,推动其参与高等教育全球治理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举措。近年来,学界对国际组织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日益增多,研究从不同视角解读国际组织如何通过高等教育全球治理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作为政府间国际组织中最重要的高等教育全球治理枢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更是引发极大关注。从国际组织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高等教育全球治理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相关研究虽取得一定成果,但对高等教育全球治理缺乏全面系统的理论探索,关于国际组织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的研究更多基于宏观层面,关于我国如何参与国际组织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的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15.
张明艳 《留学生》2014,(16):24-28
俞立中,上海纽约大学校长。1989年获得利物浦大学博士学位,1990年回国创建我国第一个环境磁学实验室。曾先后担任上海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校长。身为学校掌舵者,俞立中认为大学校长可以有不同风格,但“把学生放在什么位置”是最根本的问题,他一直坚持“学生为本”,从没有让学生产生距离感,获得“亲民校长”的美誉  相似文献   

16.
17.
在全球化时代,高等院校学生的全球流动给国际学生输入国的政治、经济以及高等教育带来了重要影响。英国作为国际学生的主要接收国之一,其优质的高等教育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在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理念与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投入制度的影响下,英国逐步向国际学生收取高额学费。英国高校国际学生学费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影响着国际学生的来源结构、生源数量与质量,可能导致高校课程调整与师资流失。国际学生学费的变化引发了英国社会对高等教育市场化取向与国际学生公平教育权益的讨论,并实施了将国际学生学费与院校国际教育质量挂钩、以奖助学金形式平衡国际学生学费压力等具体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18.
19.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国际学生来华就读人数迅速增长,其劳动就业诉求也日益提升。本文针对我国国际学生劳动就业管理的现状,在充分考量基本国情的前提下,对我国国际学生劳动就业管理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即完善国际学生劳动就业的相关政策与法规;规范国际学生在华劳动就业的资质和保险;实现国际学生在华劳动就业管理的常态化;建立通畅的国际学生在华劳动就业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浪潮之下,学生国际流动是高等院校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通过构建“制度与经费双保障、教师与课程国际化双支持”的学生国际流动影响因素模型,基于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调查数据,研究地方高校在学生国际流动中的推动作用。研究发现,高校制度与经费保障对于地方高校来华留学和出国留学的学生规模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地方高校学生的国际流动受到教师背景国际化和课程国际化的影响,海归教师在教学与师生互动中对学生国际视野与交流能力的培养会促进学生国际流动的发展,课程国际化则是地方高校促进学生国际流动的多元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