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歌鉴赏要从语言入手,鉴赏诗歌的意象尤为重要。鉴赏诗歌意象的本质在于赏析诗歌意境。可以抓住"象与境"这个纲,从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体会诗人炼字是如何抓住景物特征的,体会诗人赋予所描绘景物的情趣、情感和诗意,体会诗人主观情感的外化和体会意象创造的意境的和谐美等角度进行鉴赏。  相似文献   

2.
中外译者的合作翻译是唐诗英译的最佳翻译模式.但是诗歌的意象、意境的翻译仍是中外译者的最大困难.通过对唐诗景物造型特征的研究,以雅克不逊提出的"符际翻译"理论为方法论,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为例,论证了画成为翻译唐诗意象、意境的有效辅助翻译手段,使诗歌"诗歌视觉化",可以更好的展现原诗的意象意境.  相似文献   

3.
意境是中国抒情文学的最高审美理想,以此为出发点与中国传统绘画比较,可以看出,中国古典诗歌中一部分人物应是意境中景这一元的一个组成部分,应把他们看作景物,唯有将人物置于意境中去考察方能更好地理解此类诗歌。  相似文献   

4.
意象是物象与情意的融和。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现当代诗歌教学中,可以采取这种方法来让学生学会赏析诗歌:通过品读把握意象特点;分析意象领悟意境;感受意境体会思想感情。鉴赏诗歌时,抓住意象并正确运用象征手法,反复揣摩、体味诗人赋予意象的主观情感,是顺利进入诗歌意境并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参照屈光《中国古典诗歌意象论》对意象的分类方法,根据意象的存在形态,将意象分为单象意象、组合意象、多象意象和意象群四种类型。冯延巳词以多象意象为主,以单象意象和组合意象为辅,构建词作的意境;冯词多用自然景物和室内外建筑、物品构成多象意象,渲染周遭环境氛围。  相似文献   

6.
余凤玲 《考试周刊》2014,(33):25-25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文学体裁,诗人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及丰富的意象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由此可知,优秀的诗歌,意象鲜明,意境深邃,传之以情,给人以美。在高中教学实践中,阅读鉴赏诗歌,首先要让学生认识意象,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逐而进入意境,因为意境是诗歌的灵魂,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方面领悟诗的意境,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感悟和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7.
诗歌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学样式,有它自己的语言和艺术的表现行为。它把情思融进物象,借助跨越时空的想象,使情境与意象具有立体性。这里的情境与意象所共同表现出来的一种空间就是诗歌的意境。一首诗歌如果没有了这种情境与意象所产生出来的境界,是很难给人以美感的。诗歌的意境美可以分为很多类,在这里就简单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8.
诗歌中的形象包括诗歌的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意境。如何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鉴赏景物形象时的思路,咏物诗鉴赏注意事项,对意象、意境的区别,是本文浅析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从意象定义入手 ,说明狄更生是意象派的先驱和意象信条的规范者 ,并举例《蟋蟀唱歌》一诗 ,通过“细读”法 ,从内在具象的情感意象和外在结构的音响意象两方面对狄更生的诗歌意境和主旨进行分析、阐释 ,从而看出诗人对诗歌意象运用的创作风格和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联想意象、把握景物的特点""领悟情感,把握情境""品味意境,把握情感"三个方面对诗歌中的意境教学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理解,希望以此提高诗歌鉴赏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1.
高新中 《考试周刊》2013,(47):44-45
<正>诗歌以意境这一特殊形式来反映社会生活,以非理性的和不可用言语表达的意象来抒发情感,所以诗人的意中之象是寄寓诗人的独特理解和特定感情的事物和景物,是诗人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美国文艺理论家苏珊朗格说:"艺术品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就是情感的意象。"诗歌教学可以通过对诗的意境分析、对意象的赏析,使学生体会诗的感情,感悟  相似文献   

12.
诗歌的审美,离不开意境的审美。王国维认为,真景物、真感情融合形成的意境,正是中国古典诗歌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所在。但由于诗歌语言的高度浓缩和概括性,使得诗歌这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在其“片言只语”之外,留下太多的“空白”让我们去体味、想象。诗歌文字越是精练,其承载的内蕴和意境便显得越发深厚幽远。  相似文献   

13.
意境是文学翻译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境的再现是文学翻译的核心内容之一。从《天净沙·秋思》三种英译本的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出文学翻译中意境再现的三个条件:意象的再现,情趣的传达以及审美意义的生成。  相似文献   

14.
文学是形象的艺术,意境是诗歌的命脉。对于“意境”,历来说法不一,迄今尚无定论。意境者,当包括意与境两个方面,意为思想感情,境为客观景物,简言之,意即情,境既景。意境是情景交融的产物,而不是它们简单的相加。意境之所以成为古典诗歌的命脉,具有动人的魅力,是因为它写出了真景物、真感情以及将真景物、真感情融为浑然天成、含蓄隽永的境界,以致使人如临其境,欣然会意,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15.
意象是诗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客观的自然景物即"物象"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了诗人的情感色彩,赋予它灵性,便成了浸透着主观意愿的"意象"。意象对于诗人创造意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者进入诗歌意境总是先从感  相似文献   

16.
韩延明 《高中生》2012,(21):6-7
命题角度一:理解、赏析诗歌的意境这是一种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答题时三个方面缺一不可。答题步骤①描绘诗歌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歌,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特点和情调的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  相似文献   

17.
"诗贵言境,以境表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这种文学体裁是把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引导学生揣摩意境,既要把握诗人抒发的感情,又要理解这种感情是通过什么事物来表现的。我们以欣赏的角度去读诗歌,感受作者所描写的景物,揣摩诗歌的意象,就能领悟到作者所创造的美。一、感受其整体一首诗是完整的。诗人在创作时,其思维是前后呼应、紧密联系的,这就是在学习诗歌时要感受其完  相似文献   

18.
唐诗英译的最佳翻译模式是中外译者的合作翻译,这一翻译模式解决了翻译过程中语言层面的问题。但是诗歌中意象、意境的翻译仍是中外译者的最大难题。唐诗具有景物造型的特征,诗歌展现的画面类似于"蒙太奇"效果。文章从唐诗意象的蒙太奇特征入手,通过对意象和意境的深入分析,从诗画同质的角度,并以《望庐山瀑布》为例论证画能成为唐诗中意象、意境翻译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9.
诗歌中的意象特别是动态意象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全诗意境的营构,影响到诗歌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根据英国翻译家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对诗歌这一典型表达性文本意境美的构成要素——意象(此处主要讨论动态意象)应该采取的直译策略,通过翻译实践对其可行性进行了论证,证明了直译策略有利于更好地转存原诗的意象美乃至意境美。  相似文献   

20.
我国文艺发展至唐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变革倾向,即诗与画的融合,遂使原为表现的诗歌而能兼具景物造型之美,原为再现的绘画而能兼具抒情写意之长,标志着传统诗画性质的一次巨大飞跃。而“诗情”和“画境”的结合,即中国文艺所特有的“意境”。“诗中有画”,即诗歌的景物造型化,它开启了有唐一代之特殊诗风,并成就我国诗歌进入其创作巅峰期。唐诗的景物造型化以通体浑融、互根互生的情景结构为基本特征,唐诗意境之奥妙亦正存于其中。此外,唐诗在关于景物造型的意境创造上应如何避免直白叙述、抽象议论,如何开头结尾,如何营造中心意象等方面,都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创作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