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解质溶液问题主要涉及电解质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关系和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尤其是以数形结合或多元化物质结合的试题出现频率较高.直接用电解质电离和盐类水解的知识来解题,可能会因某些细节上的关系考虑不周而导致出错,但若利用水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关系图表解析法来解决此类问题,就简单多了.  相似文献   

2.
电解质溶液的内容在高中化学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解决有关电解质溶液的习题:当中常常要用到3种守恒式:电荷守恒式、物料守恒式、质子守恒式(混合守恒式).  相似文献   

3.
关于电解质溶液中的有关问题是每年高考的必考题,经常出现在选择题中,主要涉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水解的规律以及溶液的酸碱性,而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工具就是3个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本文就这3个守恒在近几年高考中的应用做如下聚焦:  相似文献   

4.
和山平 《考试周刊》2011,(59):166-167
如何判断电解质溶液中离子间的关系是中学化学的难点之一,使用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规律可以有效地解决此类问题。本文专题探究了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规律。  相似文献   

5.
在中学阶段,电解质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包括:电荷守恒、物料守恒以及质子守恒. 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所有的阳离子所带有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的阴离子所带有的负电荷总数相等.  相似文献   

6.
电解质溶液中有3个守恒关系: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这3个守恒是考试的重点,也是考生面对的难点,考生在复习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或者对这些问题混淆不清,导致做题时常常出错.如何把握好这3个守恒关系,熟练应用守恒法解答化学试题,并能举一反三,这是高考复习中应当认真思索、深入探讨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对电解质溶液中的3个守恒关系做一简单总结,以方便同行帮助考生顺利备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高考全国卷化学选择题中的图像题考查内容主要涉及电解质溶液中的三大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考查的知识点多为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平衡常数、溶液中的三大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离子浓度的等量关系、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等。解决这类题型的关键步骤为:读图(弄清图像含义)——识图(提取关键信息)——用图(运用数学运算解决化学问题)。备考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图像的能力是破解这类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电荷守恒即对任一电中性的体系(如电解质溶液、化合物、混合物等),电荷的代数和为零,即阳离子的电荷总数和阴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在电解质溶液中巧用电荷守恒可使很多问题简单明了、易于解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将其应用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9.
李森 《中学理科》2008,(5):138-139
电解质水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关系的判断是近年化学高考的重要题型之一.解此类题的关键是“抓两弱、用守恒”,即抓弱电解质的“微弱”电离、盐类物质的“微弱”水解和用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原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0.
林飞  戴洁 《化学教学》2013,(1):65-66
介绍了解决单一溶液中质子守恒题的图示法,提出了用图示法解决混合溶液中质子守恒题,并归纳其解题规律。  相似文献   

11.
电解质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是近年来高考化学试题中常见的一类题型.这类题型的关键是掌握“两平衡、两原理”,即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和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原理.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强、弱电解质的电离(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电解质之间的反应,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电荷守恒,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等.现归纳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解题原理]运用守恒法解题就是利用物质变化过程中,某一特定的量固定不变,它包括质量守恒、某原子或原子团的物质的量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电荷守恒等.  相似文献   

13.
化学计算的解题技巧是高考试题的重点之一,是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的关键,而守恒法是解计算题的一种常用方法,现就常见的几种守恒归纳如下:一、物料守恒所谓物料守恒即电解质发生反应或电离(或水解)前某元素原子或离子的物质的量等于电解质变化后溶液中所含该元素的微粒中原子(或离子)总物质的量.  相似文献   

14.
1电解质溶液——“3”个守恒 1)电荷守恒 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即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例如在NaHCO3溶液中c(Na^+)+f(H^+)=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用质子守恒法计算酸碱混合溶液pH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了在计算酸碱混合溶液PH的应用,对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具有指导意义。根据质子守恒法书写质子条件式,结合物料平衡、酸碱平衡常数等进而计算出酸碱混合溶液pH,然后从相同型体的非共轭体系酸碱混合溶液和共轭酸碱溶液的pH计算来说明其应用。  相似文献   

16.
要解决离子浓度的大小问题,必须牢固地掌握以下知识点:电解质的电离、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浓度的关系、电解质问的相互反应。另外还要掌握3个守恒关系:物料守恒(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守恒)、电荷守恒(溶液中各阳离子的正电荷总量与阴离子的负电荷总量相等)、质子守恒(水电离出的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  相似文献   

17.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既是化学中的基础知识,也是各地高考的考点.此类问题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电解质之间的反应、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等.下面分类举例分析,以期对同学们学好这部分知识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溶液中离子浓度问题综合性强,学生在解答此类题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若能掌握电解质溶液中三种守恒关系,这类题便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9.
在高考复习中,电解质溶液的三个守恒关系: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是考试的重点,也是学生面对的难点,学生在复习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或者对这些问题混淆不清.导致做题时常常出错。如何把握好这三个守恒关系,熟练应用守恒法解答化学计算题,并使学生在学习中举一反三,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高考复习中应当认真思索、深人探讨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20.
解决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这类问题应该把握两个原则和三个定量关系,这两个原则是:(1)弱电解质电离产生的离子的浓度比被电离的微粒的浓度小;(2)水解生成的微粒的浓度比被水解的离子的浓度小.三个定量关系是:(1)物料守恒(即微粒数守恒);(2)电荷守恒(即溶液是呈电中性的);(3)质子守恒(即水电离产生的H^ 和OH^-的物质的量相等).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