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知识储备1.平衡常数:人们为了描述可逆反应进行的限度,引入化学平衡常数,用化学平衡常数来描述化学反应的限度。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aA(g)+bB(g)cC(g)+dD(g),各物质的平衡浓度之间存在一个关系式,即K=ca(A)cb(B)/cc(C)cd(D),叫做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  相似文献   

2.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定义中减弱的含义较难理解,教学中使用化学平衡常数通过计算定量进行比较,可以较好突破难点。  相似文献   

3.
<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同时也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的学科,有些理论知识在高中阶段无法用实验加以验证,这就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如高中教材涉及到的一些基本理论: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等。这些理论知识较为抽象,不易理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如果教师能够在授课过程中充分联系实际,发挥想象,将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用生活中常见或易于理解的现象进行恰当的比喻,从而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守恒法是高考化学解决计算试题的一种重要方法,特别是在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计算.但是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因不能掌握其要点而不愿意使用,或者不会用,而习惯用繁琐的常规方法解题,这样在考试中不仅浪费时间,还容易半途而废.下面就电荷守恒法在解决电解质溶液计算的应用举一些实例,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6.
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是历年来高考中的热点和难点,主要以选择题和图像的形式呈现。电解质溶液中某些微粒存在相互依存的数量关系。将电解质溶液中各微粒的数量关系构建成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常数函数这三种函数模型,选用七个实例说明借助三个函数模型解决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平衡问题的教学思路。运用函数模型解决电解质中离子平衡问题,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广大教师提升教学智慧和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化学平衡常数是2007年新课改以来,人教版选修四的《化学平衡》章节中新增设的内容,进而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中又相继出现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和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因而掌握好化学平衡常数对后面的两个常数的学习具有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8.
化学教学不仅是化学知识的再现过程,更是渗透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载体,它能够使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的同时,使哲学思想、科学品质、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等各种素养都能得以发展.同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有助于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简单介绍了运用“守恒”、“矛盾原理”等哲学思想进行教学的案例.  相似文献   

9.
2010年考试说明要求学生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陈谦 《化学教学》2012,(3):70-72
中学化学关于电解质溶液方面不少习题有许多知识点交织在一起,情景较复杂,解题思路难以一时理清。此时,教师可尝试借助假设的方法进行问题的处理,以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例题介绍了概念假设或物质假设、数值假设、过程假设等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探究不同类型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在建立平衡观基础上,用定量思维解析不同现象的本质。让学生形成学科特征的定量思维和探究能力,培养证据推理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对平衡常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2.
电解质溶液理论是中学化学中的三大理论(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之一,也是命题考试的重点内容,因而熟悉电解质溶液中基础知识,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创新性地应用智能手机的传感器,主要包括光学传感器和声音传感器,对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实验进行改进,设计并构建了可运用在课堂中的实验改进装置。该装置实现了低成本、易操作的数字化实验教学,使抽象的导电性变化“具象化”“可视化”,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刘正娟 《化学教与学》2011,(7):28+24-28,24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中化学学习必须尊重物质客观存在的状态。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融熔状态下发生电离,是以微观离子形式存在。因此,得对学生建立微观粒子的运动模型,而微观粒子的运动情况又无法观察到。于是,正确地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是很重要的,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离子反应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太阳》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中一篇经典的科学小品文,文中介绍太阳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地球的关系时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学习本课时可以重点体会文中说明事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郭俊辉 《考试周刊》2011,(34):191-192
一、解读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地位 本章内容理论性强,知识点之间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理论与实际、知识与技能并举,而本节内容又是化学平衡理论的延伸和拓展,是化学平衡与溶解平衡的桥梁和纽带,是学生学好本章的前提和基础,有利于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探究和认识化学,激发学生探究和学习的兴趣,对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7.
戴峰 《高中数理化》2013,(19):52-54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在不同版本的教材和江苏省高考考试(选修科目)说明中均位于“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版块,江苏省2008年以来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高考考试说明中,对该知识点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具体如下表:  相似文献   

18.
电解质溶液问题主要涉及电解质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关系和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尤其是以数形结合或多元化物质结合的试题出现频率较高.直接用电解质电离和盐类水解的知识来解题,可能会因某些细节上的关系考虑不周而导致出错,但若利用水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关系图表解析法来解决此类问题,就简单多了.  相似文献   

19.
基于酸碱电离理论不能解决物质在非水溶液中酸碱性问题的局限性,化学家提出了酸碱质子理论。该理论认为,凡是在反应中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都是酸,凡是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如HCl、NH4+、HSO4-、H2PO4-等都是酸,因为它们都能给出质子;而NH3、CO32-、NaOH等都是碱,因为它们能接受质子。质子理论中,酸和碱并不局限于分子,还可以是阴、阳离子,而酸碱反应的实质是酸碱之间的质子转移作用,实际上是H+的传递反应,即在反  相似文献   

20.
考试,不仅仅是检查学习的手段,而且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环节,起着指挥棒的导向作用。开放式的考试形式能起到解放师生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主性;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和丰富人文情感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