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土地工程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土地市场开发正在各地普遍展开,但我国目前对土地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施工过程中的生态效益和项目后效益评价问题研究较多,对土工程的开发发展后管理与建设实施方面重视不足,从而使建后工程管理环节普遍薄弱,影响了土地工程的建设与发展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2.
土地管理是我国社会公共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土地供给能力、发挥土地的生态服务功能、社会保障功能有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进行,可利用土地资源逐渐减少,土地的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不断攀升,在一定程度制约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将科学发展观运用到土地管理中,以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为指导,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高效和人文管理。  相似文献   

3.
关于工程项目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的不断融合,工程建设市场正发生着深刻变化。项目管理集中了工程建设中的各类专业人才,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工程管理。国内工程管理正在不断发展中,已经显示出国际化和信息化的特征,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必须不断加以改善以提高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家对农业政策有了新的调整策略,虽然目前我国集体土地效益在不断提升,但在农村土地问题上矛盾也在日益突显,这对农村的土地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和挑战。对此,土地管理部门必须要认清当前农村土地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在维护农民切身利益的基础上,提出维护农村土地管理的解决措施,促进农村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土地机制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化,由此我国的土地管理制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我国的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大幅度的提高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得到了较大的推动。需要在土地资源管理改革的过程中制定合理的资源利用策略,因为只有制定的资源策略科学,才能够进行合理的土地资源配置,最大程度的开发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资源的价值,政府还要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改革的力度,促进土地资源管理改革的顺利进行。现本文就土地管理改制中的资源利用策略进行探究,仅供交流借鉴。  相似文献   

6.
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这既是优势,同时也为土地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想要管理好如此之大的土地,就必须有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得管理方案。在我国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对土地管理进行了必要的改革,但是,在改革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革的实际成效,为此,必须针对改革过程中的这些问题,采取有效地解决措施。因为土地管理是国家政府的工作,所以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才能使管理中的问题获得根本解决。基于此点,本文首先对我国土地管理改革中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我国土地管理改革中现存问题的政策建议。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于促进我国土地管理改革的顺利进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土地可用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做好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利用效率是土地管理部门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在现有的土地管理制度中,土地抵押保障权制度体现出了地尽其利的管理效果,闲置土地监管制度体现出了地尽其用的管理效果,两者都是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保障制度。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两者却出现了一定的冲突和矛盾,影响了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现主要探讨了在土地资源管理中,有关土地抵押权保障制度与闲置土地监管制度之间存在的冲突问题与协调对策。  相似文献   

8.
土地是国家最根本的资源,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农业生产,都是以土地为发展的根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土地作为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其重要性显得越来越突出。本文分析了我国在土地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从土地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土地产权模糊、土地使用制度不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不到位、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就加强土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土地管理信息化方案与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密度也在不断的增加,这也就给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当今社会,信息化管理不断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有关国土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也逐渐成为一种时代的趋势,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地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都先后实现了土地管理信息化。本研究针对土地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土地是重要的生物要素和物质载体。土地资源管理需要从长远着手,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土地资源管理方案,这样才能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益,合理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决定着一个城市未来发展的潜能。本文对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进行了探讨分析,旨在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土地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合当前的形式。中国的土地管理体制在不断的进行着改革,本文从当前完全统一土地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入手,重点分析了此种模式下土地利用的不利影响,并探索性的提出了在土地统一管理下的分区域管理的思想,并对其优势和实际运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做了系统的分析,认为土地统一管理下的分区域管理可以很好的解决我国土地利用的地域差异性问题,有利于各地区土地资源优势的发挥,也便于国家针对性土地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中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着变化,进而对我国土地管理的结构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主要探讨城市建设中土地管理结构的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地籍管理越来越重视,这不仅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大幅度的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文章首先对地籍管理的概念和现状进行简要的介绍,讨论了我国现阶段地籍管理过程中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土地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中心问题,走节约集约的土地利用路子,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文章就土地执法监察工作中提出了考验与要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不断加大土地执法力度,实践中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土地执法监管中存在的许多薄弱环节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经济上飞速的发展为人民带来殷实富裕生活的同时也为我国的自然资源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经济上的发展可以推进对土地管理及土地市场监管的工作进程,经济上的发展是进行其他领域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富足可以让我们引进更先进的土地管理技术以及高效率的耕地种植技术,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可以有效地保护我们紧缺的耕地资源。就如何完善土地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人口众多,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也加速增长,这也带来了一定的土地管理问题,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需求,需要我们应用现代技术解决土地管理的难题,信息化的土地管理对于提高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项工程不断开发,各行业规模得到扩大。但规模的扩大离不开土地勘测,这是工程顺利完成的关键。我国经济形势的转变要求加快提高土地勘测技术水平、优化完善土地勘测管理工作,以适应逐渐增加的工程需求量,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帮助,促进各行业工程发展。新形势下的土地勘测管理需要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在国家相关政策制度的领导下以创新精神为理念,不断坚持推动土地勘测管理水平进步。但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发现依然存在监管不力、技术人员专业水平不够、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将对土地勘测管理内容进行阐述,分析其中出现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促进土地勘测管理制度完善,管理工作进步,充分发挥管理效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将土地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管以配合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针对土地资源的查询和登记工作,如果可以拥有一个准确而强大的数据库提供确认数据的调配与查找,将会极大地便利土地管理部门的工作,并且有效地提高相关审核的进度和能够有充分的整体考量时间来确定方案的可行性。所以将地籍测量和现代测绘工作相结合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和深入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对现代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经济上飞速的发展为人民带来殷实富裕生活的同时也为我国的自然资源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经济上的发展可以推进对土地管理及土地市场监管的工作进程,经济上的发展是进行其他领域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富足可以让我们引进更先进的土地管理技术以及高效率的耕地种植技术,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可以有效地保护我们紧缺的耕地资源。本文就如何完善土地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提高,生产力水平也不断提高。建筑行业在生产力的推动下快速发展起来。在我国,城市高楼林立,新建筑不断拔地而起,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但是,随着建筑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中的问题也开始凸显出来。尤其是建筑管理中的工程质量问题。就建筑管理中工程质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